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重读古龙之四:七种武器之孔雀翎 | |
作者:安石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6/17 16:38:57 文章录入:凌妙颜 责任编辑:凌妙颜 | |
|
|
武侠小说是种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古龙就曾不无悲哀地说过:“在很多人心目中,武侠小说非但不是文学,甚至也不能算是小说。”这应该是他强调武侠小说要写“人性”、“人性的冲突”的外在原因。实际上他的努力提供了一个范例,一个书写类型小说、而能超脱类型限制的范例。这当中很重要的一点不妨概括为“去武侠化”。 武学的精义是什么?曾经的天下第一武林高手金开甲答案是:专心、苦练。他只用一斧就解决了青龙会七月十五的首领西门玉,返璞归真,接近完全的一斧。熟能生巧。和世界上大多数技艺并无不同。 去掉繁复机械的招式描写(不仅因为“无招胜有招”的领悟,着重精神力量、气氛的渲染等),没有武功秘笈、可以增长数十年功力的神奇丹药,去除坠崖不死、毒药、易容、魔头、除了巧合还是巧合的武侠套路。不仅因为读者已经腻味,还因为它们对人性的遮蔽与扭曲,——在“武”、乃至“侠”以外有更多更丰富的人性。采用新式语言。当然,“去武侠化”并不意味着去除全部的武侠元素,那些熟练的技巧、资源仍然是财富,——能把“严肃小说”写的有吸引力,不那么质实,绝不是件坏事。 他们是组织的背叛者。他们本应是冷血的杀手,忠于职守的螺丝钉,但他们“忽然”有了思想意识,并对组织反戈一击。悲剧也就由此注定了。一个为了报恩,一个为了“道义”——以及个人英雄主义。组织当然不会放过他们——怎么会忘记?“就算是一条内裤、一张卫生纸,都有它的用处”,何况背叛?逃窜、直面死亡就是抉择结果。故事写到这里,和一般的侠义精神并无不同,有所不为,有所必为,所谓大丈夫云者。 当然,如果深入发掘,也能发现一些“存在主义”的东西。比如高立,加入“七月十五”是因为他已走投无路,他需要一个立足点,一个寄托,就算是合作杀人,也表明他和这个世界还有那么点联系。组织待他不薄。他有住的地方,每天都可以吃饱,睡在不漏雨的床上,每次任务完成后都有一笔可观的收入,并且容许他们尽情发泄上几天。他们在杀人中也掌握了许多经验技巧。可是他却觉得自己只是一具行尸走肉。终于,他把自己“抛离”了这种生活轨迹。逃离,决裂,再次流浪。和亲密爱人在乡村隐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简单而又健康的生活。 这段爱情故事无疑是极动人、感人的,我不想多说什么,记得有些人喜欢把古龙、琼瑶并称,我只想说,在言情方面,和《孔雀翎》的作者相比,琼瑶还只是个在吃奶的孩子:) 再如对酒的诠释(可能还包括女人),那也不只是展示豪侠风格的工具,也有生存意义上的体验: 你若认为酒只不过是种可以令人快乐的液体,你就错了。你若问我,酒是什么呢? 那么我告诉你:酒是种壳子,就像是蜗牛背上的壳子,可以让你逃避进去。 那么,就算有别人要一脚踩下来,你也看不见了。 人生的无奈,也许是造物弄人,使得必须是一种握紧刀锋式的生存?这种紧张毕竟是不能持久的。 如何才能与青龙会相抗?金开甲在临死前发表了他的意见: 秋凤梧道:“你不能死,决不能死!只有你活着,我们才能对付青龙会。” 他咬着牙,接着道:“只有等到青龙会瓦解的那一天,我们大家才能过好日子。” 金开甲道:“你们会有好日子过,但却用不着我。” 他又勉强笑了笑,接着道:“你最好记住,要打倒青龙会,决不是任何人能做到的事,就连孔雀翎的主人都不行。” 秋凤梧道:“你……” 金开甲道:“我更不行。要打倒青龙会,只有记住四个字。” 秋凤梧道:“哪四个字?” 金开甲道:“同心合力。” “同心合力!” 这四个字就是这纵横一世的武林巨人,最后留下的教训。 他自己独来独往,纵横天下,但他到了临死时,所留下的却是这四个字。 因为这时他才真正了解,世上决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比得上“同心合力”的。 可惜,孔雀山庄的主人却忘了这四个字。为了山庄三百年的声名,八十里的基业,五百条人命,他毒死了高立。是古龙觉得“侠义与责任要大于人的生命”?还是觉得必须一个悲剧性的结局才和这个故事匹配?也许是,也许还有别的原因。也许古龙真正要写的是人的局限性,信心的局限性。孔雀翎带来的信心虽然可以格杀麻锋,但比麻锋可怕百千倍的对手呢?秋凤梧还有信心吗?所以他就犯了一个错误。 关于这点,一位叫西门秋水的网友解释得很好,照录如下: 不过关于责任和信心,小秋的选择可以有另外一个解读。 不错,孔雀翎是没有了,而且这个秘密可能会由高立那里泄露出去,但是小秋选择让高立自尽来维持这个秘密,显然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小秋已经没有自信。对朋友的怀疑暂且不说,但是不敢面对失去孔雀翎的局面才是根本。他不敢承担失去孔雀翎后引来的狂风暴雨。所以他退缩了。 然而,高立自尽了,孔雀山庄的问题就得到解决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长生剑里面提到,后来的孔雀山庄传人一门心思已经放在了如何找回那个失去了的孔雀翎上面了。这样的传人,难怪孔雀山庄一蹶不振。因为小秋之后,没有一个人勇于面对失去孔雀翎的局面重新开始。 这个其实也是孔雀翎给我们的启示之一。 用句很俗的话来说就是:谁动了我的孔雀翎?他们选择了最差的一条路。 末了添几句蛇足…… 人生在世不称意,纵酒挥刀斩人头,是一种超越法律之上的快意。我曾经困惑的一个问题是,武侠世界与现代社会如何能合拍?现代社会要求的是公民,绝不是侠客,——实际上旧社会也不容许侠客存在的,政府对他们只有两个字:捕、杀。武侠小说要输出何种价值观?所以有些作者强调“侠”比“武”更重要,侠义精神嘛,不一定要付诸武力,进言之,“武”也可解释为“止戈”。 但侠客们终究是要打打杀杀的,有时甚至杀人如草芥,一个为现代价值观武装的成年人能接受这点吗?只能当故事看?或者孩童才能看?对此我有两点看法,一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拒绝现代主流价值观的国家,侠义精神还是可以占据一席之地的,如艾未未、韩寒之徒,有人说他们是公民,但我却觉得他们很侠客;这是一种过渡,以后会逐步内化,不那么激烈。二是武侠小说中的“武”和“侠”可以不是最重要的,不妨将其视为寓言和隐喻,更重要的(也就是古龙关注的)是人性,在这点上武侠和现代社会是可以沟通的。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