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古龙小说的结构缺陷
作者:曹正文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8/16 17:31:50  文章录入:凌妙颜  责任编辑:凌妙颜

  古龙决不是完美无缺的大手笔。他小说的优点与长处是显而易见的,他小说存在的毛病,也叫人能一眼看出。
  古龙小说最大的缺陷,是在其结构上。
  武侠小说本身有许多特点,比如真正的武侠小说(不是唐传奇),都是长篇。
  这原因很简单,不是几十万字的长篇,不足以抓住读者的兴趣,也不足以表达曲折的情节。但一部长篇小说成功与否,关键之一是其结构是否严谨。在这方面,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已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非常讲究结构的严谨。《西游记》、《红楼梦》是如此,《水浒传》、《三国演义》更是如此。这四大名著在结构上有共同的特点:有始有终,首尾呼应,一气呵成,交代清楚,看似山穷水尽,却又绝处逢生,合情合理。这种结构有助于故事的连贯,更有助于人物形象性格的有机统一。评论家论小说,往往把结构视为一部作品的骨骼,而把情节与文采视为作品的肌肤与衣服,这话颇有道理。
  可惜的是,古龙的小说在结构上却有致命伤。我们不妨举几部代表作作一些简单的分析。《七种武器》由六个不同主角的故事构成一个主题。《陆小凤》看来是一个长篇,其实是同一主角的六个中篇(或称小长篇),每一个中篇就是一个独立的故事。由于故事不连贯,人物也就不能与故事融为一体。作为长篇小说,就犯了结构上的大忌。

  古龙在创作长篇小说时,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其原因有三:第一,古龙在文体上时有创新,追求欧化,改用散文写法,这种文风与武侠小说传统结构不一致,很容易引起情节散乱。第二,古龙喜欢写离奇的故事,由于过分追求情节的曲折与扑朔迷离,因此很难在结构上把握全局。第三,与古龙的创作态度有关。古龙成名之前,急于卖文换钱;成名之后,又有许多出版社催他的稿子,一部刚刚完成,就有人在背后等着另一部。这种“急就章”的写法,使古龙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对故事发展缺少通盘考虑。古龙的一生又太短促,他中年夭折,无法像金庸那样在壮年收笔之际把发表的作品重新润色整理。这三个原因,造成了古龙小说结构上的缺陷。
  但古龙小说结构上的缺陷,也有他个人追求的一种新风格。比如他写《白玉老虎》,当小说的情节正发展到白热化的阶段,古龙突然搁笔收卷。虽然《白玉老虎》并非古龙的最佳作,但它的尾声也可以说是别出心裁,留给读者颇多回味。
  因此《白玉老虎》尽管结构上有毛病,却并不影响它的艺术感染力。我这样论述,也许有人认为我的讲法有点矛盾,其实不然。有的缺陷,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又未尝不是长处。当然,古龙小说结构上的缺陷,有些是不得已而为之,有些则是古龙有意追求结构变化的一种新尝试。

  一个成熟的作家,应该挥洒自如,使文笔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古龙在这方面是有上乘表现的。他的为文也如他的为人,散漫而狂放不羁,这恐怕是他的性格对他小说结构的一种影响。
  但毫无疑义,古龙是个写中篇小说的高手。在他留下的几十部长篇小说中,除《绝代双骄》、《名剑风流》的结构相对严谨些,大多数都是由几个中篇组成的。我们不免为古龙在创作鸿篇巨制方面才气不足而深感遗憾。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