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古龙考证 | 解读古龙 | 古龙影视 | 武侠名家 | 原创文学 | 古龙全集 | 武侠全集 | 图片中心 | 侠友留言 | 古龙武侠论坛 |
导航: 悬疑推理小说全集 >> 陈舜臣 >> 门阀乱:且说魏晋南北朝 >> 正文  
第五十一章 雄霸北方            双击滚屏阅读

第五十一章 雄霸北方

作者:陈舜臣    来源:陈舜臣作品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2/11

  北方政权全属短命王朝这个现象,前面已有所交代,文中并附述“如‘代’这种几乎只在塞外的政权,自属例外”之语。尽管是例外,代也不过勉强维持半个世纪余——六十多年——而已。代是鲜卑族中的拓跋部政权。它的始祖是西晋末建兴三年(公元315年)被封为代王的拓跋猗卢,公元376年什翼犍(猗卢之弟拓跋弗之孙)时代,被前秦苻坚打败而亡国。之所以属于例外,是因为代于亡国十年后复活了。
  在被前秦灭亡的五年前,拓跋部族曾经发生谋反事件。一个叫长孙斤的将军,企图杀害什翼犍。当时,什翼犍的儿子寔挺身保护其父,与长孙斤格斗后终于将之制伏。长孙斤当然被处死刑,然而寔也因此身受重伤,于这年的五月死去。寔的妻子贺氏于七月临盆,出生的儿子被取名为珪。
  代灭亡时,拓跋珪才六岁;十年后,拓跋部共同拥立已十六岁的珪进行复兴大业。这是公元386年的事。代国得以复兴,是因为前秦三年前大败于淝水,已无力统治边境地带的缘故。
  拓跋珪将国号改为魏,不过,他似乎并没有完全丢弃代这个国号。敦煌石窟寺壁面有将两个国号连在一起写成“大代大魏……”的实例。拓跋部之魏,一般称为“北魏”,以与曹氏之魏区别。
  拓跋珪就是北魏的创始者道武帝。
  同为鲜卑族的慕容部,由于很早就进入中原,与中国文明有所接触,因而颇为开化。拓跋部则因为始终被封阻在塞外,并未失其未开化的勇猛本质,动辄挥动武器逞暴——这一点,不难由长孙斤的谋反窥知一二。
  这样的蛮勇,对维持政权的秩序是令人头痛的一件事,但在对外战争上却能发挥令敌人丧胆的威力。
  身处塞外的拓跋部,频频与周边匈奴的铁弗部以及土耳其系的高车族、蠕蠕族交战,这些都是比拓跋部更未开化的游牧民族。拓跋部每次战胜,就掳获无以计数的家畜作为战利品。在塞外,家畜可以用来作为雇用战士的报酬。
  ——帮助我们,我会给你们一万只羊。
  这样的一句话,能够立即招募数千战士。
  北方诸政权之所以弱小短命,欠缺战士也是原因之一。拓跋部每打一次战争,兵力就会增加一次。何况由于当时的政治情势,他们在塞外作战反而可以免除后顾之忧。
  拓跋部南部有鲜卑独孤部及西燕等势力,但西燕却不曾偷袭拓跋部的背后。这一方面是因为拓跋部与慕容垂建立的后燕订有同盟关系;另一方面,西燕乃受苻坚宠爱的俊美青年慕容冲所建立,冲后来却为将军段随所杀,而段随又为慕容永所杀。在皆为弱小的五胡十六国中,西燕尤其弱小短命,因此,一些史家甚至不将它列入十六国之中。
  后燕是淝水战后,不忍心杀掉苻坚的慕容垂建立的国家。由这件事情可以得知,它是具有道义观念而开化的政权。有道义观念固然好,但是,在那样的乱世,毕竟力量胜过一切,因为弱肉强食已是这个时代的铁律。
  西燕终于被后燕灭亡。后燕与拓跋部的北魏结盟,为的是要应付西燕。西燕既已消灭,后燕与北魏的结盟自然没有存在的必要。
  不仅如此,由于西燕这个中间者消失,后燕与北魏之间便有了明显的敌对关系。
  过去,北魏对后燕而言是可以依赖的同盟国,现在却成为再可怕不过的敌人。乱世英雄慕容垂是个阅历丰富的人,而且甚得人心,因此,在他统治下的后燕,国力之强令人不敢小觑。
  不过,换个角度看,这表示后燕是在慕容垂的独裁政权之下。慕容垂在山西上谷去世,是公元396年的事。太子慕容宝即位后,失去独裁者的后燕,在与北魏交战期间国力遽减。
  强敌慕容垂死去的这一年,魏王拓跋珪在群臣怂恿下,以“皇帝”自称,竖起天子旌旗,改元为皇始。
  拓跋最初以一个叫盛乐的地方为根据地,这个地方属并州云中郡,约为今日内蒙古自治区中心都市呼和浩特市南方五十公里处的和林格尔县。到拓跋猗卢时代,它才由此向东南前进,置根据地于平城,并且于南下途中,越过长城之线。平城就是现在的山西省大同市。
  拓跋珪被后燕攻打从平城撤退,正当危急存亡之秋,后燕慕容垂却在这个时候遽逝,这对北魏来说真可谓情势逆转。
  后燕太子慕容宝即位,诚如史书记载:
  ——太子之不才为天下所知。
  这个人实在不成器,当然也欠缺统率能力。慕容垂深以此为忧,却由于宝的儿子会相当优秀,因而瞩望于他,遗言中也再三交代“以会为后嗣”。
  然而慕容宝却宠爱幺子,并立他为皇太子。结果,当然发生因争夺继承权问题的家庭内部纠纷。骨肉之争随即在敌人面前展开;之后,皇族慕容德自立,就是后来遭刘裕攻打而丧命的南燕之主。
  拓跋珪乘后燕内部纷乱之际,南下夺取太原,将黄河以北之地纳入掌握。原先,北魏拓跋氏以在边境掠夺游牧民族维持其政权,由于领土扩大,现在已到非转变为中原国家不可的局面了。
  ——我该如何做呢?
  拓跋珪大感迷惑。他不晓得如何与农耕民族往来,真有束手无策的感觉。
  ——不知道的事情,交由知道的人去处理吧!
  拓跋珪决定将如何建造中原国家的大计,交由汉族官僚解决。由于知道自己不懂,所以道武帝拓跋珪对官僚做的事情不太插手。被充分授权的官僚,当然也因此而能大大发挥。一般称许道武帝周边有许多能干的汉族官僚,实际上,是因为汉族官僚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发挥自己才华的缘故。
  道武帝把在各地战争得到的专业技术人员迁徙到国都平城。据说,被集中到平城的这类专业技术人员,达到十万人以上。例如,占领敦煌,就把曾经从事石窟建造工程的工匠大量带回平城。建于平城附近的云冈石窟,至今尚存,而建造此窟的技术人员,大部分就是从敦煌带回来的工匠。
  强制大量人民移居,可以说是北魏的传家绝技。塞外时代,他们也曾以强制手段迫使游牧民族成为战士,并借此建立强大的军事国家。现在,他们又为了建设中原国家,以强制手段老远从高丽带来大量农民,使之从事耕作。
  计口授田,他们以人头计算,分给农民土地和耕牛,期使农业发展。由于三国以来的大动乱,农业人口锐减,即使有土地,也常常没有耕田的人;同时,农民也无法安心从事于农耕作业。北魏的政策是以强制带人的方式,从治安较安定的国都附近土地开始,逐渐扩大农耕地。
  这个相当大胆的政策,是由崔宏以及邓渊等汉族官僚所提案的。
  “失败就失败,算不了什么,反正这是夷狄之国的事……”
  受到道武帝充分授权的他们,持的是这个想法,因此能放手去推动这大胆的政策。北魏也因此成长为支配整个中国北部的大势力。过去成立的十六国政权,全都以称霸整个中国北部为目标,却没有一个能够成功。前秦苻坚眼看成功在望,却因败于淝水,一切顿成泡影。
  道武帝的治世,与南方的东晋孝武帝与安帝同时代,也是刘裕猛然抬头的时候。
  道武帝拓跋珪也是“英雄好色”之流。鲜卑族的伦理观念,并不像汉族那样受到诸多道德规范的约束,年轻时,他曾经到母亲娘家的贺兰部落,并且在那里看上母亲的妹妹。
  “我一定要带她回去。娘,你帮我想想办法吧!”
  道武帝向母亲苦苦央求。
  “不行,她太美丽了。”母亲回答,“过于美丽,有时候不是一件好事。何况她已经是别人的妻子了。”
  如果是汉人,一定会以阿姨和外甥不可有乱伦关系为第一个反对的理由,而道武帝的母亲却以“过于美丽”做理由。
  道武帝可不会因为母亲反对就作罢。他偷偷把这位阿姨的丈夫杀掉,然后把她带进后宫,这就是贺夫人,她生了名叫绍的儿子。
  道武帝从众多儿子当中选出最优秀的一个,作为继位者,他是刘贵人所生的儿子,名叫嗣。拓跋部首长家庭的规定是,继位者一旦决定,其生母就需赐死。设这个规定的目的在于使国家不受外戚之祸,因此以杀死新君主的母亲作为预防。这项残忍的规定不只见于塞外民族,汉武帝立皇太子时,也杀了其生母钩弋夫人。
  道武帝叫来儿子拓跋嗣,告诉他指名为继位者之事,并且宣告:“你的母亲不能再活下去了,这是为了国家长久之计。”
  拓跋嗣是个孝子,听完父亲的话后,泪水滂沱地当场哭倒。
  “有什么好哭的!又不是婴儿,这样哭不怕难为情吗?”
  由于道武帝厉声叱责,拓跋嗣只有收住眼泪,肩膀却在颤抖着。回到住所后,他又悲从中来,再度流泪放声大哭。
  ——日夜号泣。
  史书如此记载他悲伤的程度。
  “什么?……一天到晚在哭!没想到这个儿子这么懦弱,这不是叫朕失望吗!……立刻叫他来!”
  道武帝激怒地命令道。
  道武帝近来非常容易动怒。或许是一种歇斯底里的症状,而他的情形是在这之外更加上“凶暴”。这大概是因为服用太医调制、说是有长生不老效果的“寒食散”引起的副作用吧?他的喜怒哀乐变化很大,时常有彻夜独语或多日不食的现象。一些家臣连连以走路的样子不好看或说话口齿不清为由被杀。
  皇太子拓跋嗣听到父皇召见,准备立刻进宫,却被表情紧张的侍从死命地劝止:“现在千万不可进宫,进去无疑是送死!”
  “可是,父皇召见,我怎么可以不去呢?”
  “陛下此刻不是在寻常状态之下,可以说已是身染重疾……在病情转好之前千万不可进宫。”
  “可是,皇命怎么可以违抗呢?”
  “就算违抗皇命,总比白白送死好。您最好暂时躲起来,等待机会吧!”
  “是吗……”
  十八岁的拓跋嗣听从家臣的劝告,决定暂时躲起来。
  这个时候,贺夫人生的拓跋绍在市井为非作歹之事时有所闻。比皇太子年轻两岁的绍是个小无赖,因经常惹是生非颇受人民诟病。这会儿他又干出杀人抢夺的勾当了。
  “太子还年轻,这是无心之罪……”
  有人如此求情,因此,道武帝只把他往井里倒吊,惩戒一番就饶了他。然而道武帝并没有因此罢手,他以儿子胡作非为母亲应负责任为由,将贺夫人囚禁起来。被囚禁的贺夫人,偷偷派使者至儿子绍处。
  “娘即将被杀,你迟早也逃不过被杀的命运。娘和你如果想活命,方法只有一个。”
  拓跋绍虽然是个无赖,却明白母亲的意思。母子如果想活命,杀死狂暴的父亲是唯一的途径。一天深夜,绍带着一批心腹部下和太监,潜入天安门。
  “有贼闯入!大家快来!”
  道武帝听到警卫人员的喊叫声,走出寝殿欲取武器时,被绍的部下所杀。
  翌日,绍召集百官于南门。
  “我有叔叔,也有哥哥,卿等准备跟随谁?”
  他以这样的话胁迫众臣。结果,没人表示愿意跟随绍这个无赖。于是他从宫库取出布帛之类的东西,分赠众皇族和大臣,企图获得他们的欢心。
  为回避盛怒的父皇而避居外面的拓跋嗣,听到发生事变,立刻赶回平城。
  “皇太子回来了!”
  平城居民因为听到这个消息而沸腾起来。在半疯狂的道武帝统治下战战兢兢、也在不良少年拓跋绍的肆虐下极为不满的平城百姓,因此有了在黑暗中见到光明的感觉。
  精神为之大振的禁卫兵,立刻逮捕绍,将他送到城西的皇太子处。皇太子嗣杀掉绍和其母贺氏,并且诛杀参加谋反的十几个人。弑杀道武帝的凶手伏诛后,被剁成肉块供群臣啖食。
  皇太子拓跋嗣立即即位,举行大赦,并且改元为永兴,是为北魏第二代皇帝明元帝。
  这是公元409年十一月的事。

 
 
 
  • 下一篇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文章录入:凌妙颜 编辑校对:凌妙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