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金眼神雕 侠女奇缘
 
2019-11-21 22:05:20   作者:倪匡   来源:倪匡作品集   评论:0   点击:

  四川峨眉山,是蜀中有名的一个胜地。昔人谓西蜀山水多奇,而峨眉尤胜,这句话实在不假。西蜀神权最盛,山上的庙宇寺观不下数百,每年朝山的善男信女,不远千里而来,加以山高水秀,层峦叠嶂,气象万千,那专为游山玩景的人,也着实不少。后山风景,尤为幽奇。自来深山大泽,多生龙蛇,深林幽谷,大都是那虎豹豺狼栖身之所。游后山的人,往往一去不返。一般人妄加揣测,有的说是被虎狼妖魔吃了去的,有的说被仙佛超渡了去的。众说纷纭,从无结果,益使峨眉山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清康熙二年,一日傍晚,有一艘小船,从巫峡溯江而上。除操舟的船夫外,舟中只有父女二人。一肩行李,甚是单寒。那老者年才半百,须发已是全白。抬头看人时,双目精光四射。一望而知不是普通的老人。那少女年才十二、三岁,出落得非常美丽,依在老者身旁,指点烟岚,问长问短,显露出一片天真与孺慕。

  这时侯已经暮烟四起,暝色苍茫。从那山角边挂出了一盘明月,清光四射,鉴人眉发。那老者忽然高声说道:“那堪故国回首月明中!如此江山,落入了满人之手!”言下凄然,老泪盈颊。那少女道:“爹爹又伤感了,天下事各有前定,徒自悲伤也是无益,还请爹爹保重身体要紧。”

  正说时,那船家过来道:“老爷子,天已黑了,前面有村镇,我们靠岸歇息,上岸去买些酒饭。”老者道:“好,你只管去,我今日有些困倦,不上岸了。”船家说着,已然到了目的地,便各自上岸去了。这时月明如昼,父女两人自己将带来的酒菜,摆在船头对酌。

  正在无聊的时候,只见远远树林中,走出一个白衣人来。月光之下,看得分外清楚,那人一路走着,一路唱着歌,声调清越,可裂金石,渐渐离靠船处不远。老者一时兴起,便叫道:“良夜明月,风景不可辜负,我这船上有酒有菜,那位老兄,何不下来同饮几杯?”

  白衣人正唱得高兴,忽听得有人叫他,抬头看来,神色倏然变得十分怪异,身影一晃,白衣飘飘,人已掠到了船上。船上老者也站了起来,二人定睛一看,忽然抱头大哭起来。那少女在一旁看着,一脸英气,神情透着刚烈,但又不失稳重,并不发问。

  二人执手相看泪眼,良久,老者长叹一声,道:“京城一别,谁想在此重逢?人物依旧,山河全非,怎不令人肠断呢!”白衣人道:“扬州之役,听说大哥已化为异物,谁想在异乡相逢!这位姑娘,想就是令爱吧?”老者道:“我一见贤弟,惊喜交集,也忘了教小女英琼拜见!”

  老者随向少女招手道:“琼儿过来,与你周叔叔见礼!想当年我‘通臂神猿’李宁与你二位叔父‘云中飞鹤’周琅、‘神刀’杨达,在齐鲁燕豫一带威名赫赫,人称‘齐鲁三英’。你杨叔父自明亡以后,因为心存故国,被仇人陷害。如今只剩下我与你周叔父二人了!”言毕泫然。

  那女子听了她父亲的话,过来纳头便拜。白衣人还了一个半礼,对老头说道:“我看贤侄女满面英姿,大哥的绝艺一定有传人了。”

  老头道:“贤弟有所不知。愚兄因为略知武艺,所以闹得家败人亡。我抱定庸人多厚福的主意,又加以这孩子两眼煞气太重,学会了武艺,将来必定多事。天下异人甚多,所学不精,反倒招出杀身之祸。愚兄只此一女,实在放心不下,所以一点也未传授于她。”

  白衣人道:“话虽如此说,我看贤侄女相貌,决不能以丫角终老,将来再看吧。”那女子听了白衣人之言,不禁秀眉轩起,喜形于色;望了望她年迈的父亲,不禁又露出了几分幽怨。

  当下问明白周琅在离京之后,一直隐居峨眉山,并易名“周淳”,在附近村落教蒙馆。李宁和李英琼也有归隐之意,难得劫后重逢,索性不再分开,商议好三日后一起上山。言谈片时,不觉日已沉西,大家用过晚饭,便各自歇息。

  只有英琼,听了白日许多言语,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时已三鼓左右,忽听屋外有破空之声传来。英琼轻轻起身,在窗隙中往外一张望,却是白衣人周琅在月下舞剑。当下屏息静观。

  只见初舞时,还看得出一些人影。后来越舞越急,只见一团瑞雪,银光闪闪,在院中滚来滚去。舞到酣处,忽然疾起一团白影,随带一道寒光,如星驰电掣般飞向庭前一株参天桂树,“咔嚓”一声,将那桂树向南的一枝大枝桠削将下来。树身突受这断柯的震动,桂花纷纷散落如雨。

  英琼定睛一看,周琅早已渊渟岳峙站在当地。在这万籁俱寂的当儿,忽然一阵微风吹过,檐前铁马兀自“叮咚”。把一个英琼看得目定神呆。如是者三日,周琅夜夜练剑,英琼也夜夜俱起来偷看。

  英琼看得心痒难禁,几次三番对她父亲说要学剑。李宁被她纠缠不过,又经周琅劝解,心中也有点活动,便对她道:“剑为兵家之祖,极不易学。第一要习之有恒;第二要练气凝神,心如止水。有了这两样,还要有名人传授。你既坚持要学,等到了山中,每日清晨,先学养气的功夫及内功应做的手续。二、三年后,才能传你剑法。只怕你没那耐心。”

  英琼正要开口,周琅插言道:“你父所说,甚是有理,要学上乘剑法,非照他所说练气归一不可。你想必因连夜偷看我练剑,觉得好玩轻易。我因见你偷看时那一番诚心,背地劝过你父多少次,才得应允。你父亲剑法比我强得多,他所说的话丝毫不假,贤侄女当记在心上。”英琼得偿心愿,除喜悦已无其他,听罢忙道:“琼儿受教!”

  光阴易过,不觉到了动身的那一天。三人买了些应用杂物,同往峨眉进发。俱都是无挂无牵的人,一路上游山玩景,慢慢走去,走到日已平西,方才走到山脚下,迳自向山上行去。

  起初虽走过几处逼仄小径,倒也不甚难走。后来越走山径越险,景致越奇,白云一片片只从头上飞来飞去,有时对面不能见人。英琼直喊有趣。再走半里多路,已到了舍身崖,回头向山下一望,只见一片溟濛,哪里看得见人家?连山畔的庙宇,都隐在了烟雾中。头上一轮红日,照在云雾上面,反射出霞光异彩,煞是好看。

  三人一直向高处走,又过了几个峭壁,约有三里多路,才到了周琅隐居的山洞门首。只见洞门壁上有四个大字,是“漱石栖云”。进洞一看,只见这洞中共有石室四间,三间作为卧室,一间光线好的,可作为大家读书养静之所。真是避乱隐居的好所在。

  第二天清晨起来,李宁便与英琼订下练功的课程。先教她练气凝神,以及种种内功。英琼本来天资聪敏异常,不消三年,已将各种柔软的功夫一齐练会,只因她生来性急,每天缠着李、周二人教她剑法,周琅见她进境神速,也认为可以传授。惟独李宁执意不肯,只说未到时候。

  有一天,周琅帮英琼说情,李宁道:“贤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难道不知她现在已可先行学习么?你须知道,越是天分高的人,根基越要扎得厚。琼儿的天资,我绝够不上当她的师父,所以我现在专心一意,与她将根基扎稳固。一旦机缘来到,遇见明师,便可成为大器。现在如果草率从事,就把我平生所学,一齐传授与她,也不能独步一时,再加上她的性情激烈,不肯轻易服人,天下强似我辈的英雄甚多,一旦遇见敌手,岂不吃亏?我的意思,是要她不学则已,一学就要精深。虽不能如古来剑仙的超神入化,也要做到尘世无敌的地步才好!”

  周琅听了此言,也就不便深劝。李、周二人,因怕懈散了筋骨,每日起来,必在洞前空地上,练习各种剑法拳术。英琼因他二人不肯教她,便用心在旁静看。等他二人不在跟前,便私自练习。这峨眉山上猿猴最多,英琼有一天看见猴子在山崖上奔走,矫健如飞,不由打动了她练习轻功的念头。她每日清早起来,将绳子两端拴在树上,在绳上练习行走,又逼周、李二人,教她种种轻身之术。她本有天生神力,再加这两个名手指导,不但练得身轻如燕,并且力大异常。

  在山中住得久了,英琼的胆子也越来越大,攀山过崖,远处也敢去。这一日,李宁和周琅在山洞对弈,英琼闲着无聊,正在山间遨游,忽听一声雕鸣,抬头看时,只见左面山崖上,站着一只过半人高的大雕,金眼红喙,两只钢爪,通体纯黑,更无一根杂毛,雄健非常。望着英琼,“呱呱”叫了两声,不住剔毛梳翎,顾盼生姿。

  李英琼看了,心中高兴,暗忖:“这类猛禽,大都通灵,若能收服来养,岂非佳事?”她又怕大雕不服,先翻腕将佩刀擎在手中,却不料刀才在手,忽觉耳旁风生,跟前黑影一晃,一个疏神,手中佩刀,竟被那金眼雕用爪抓了去。那雕将刀抓到爪中,只一掷,便落往万丈深潭之下,随即飞向适才山崖角上,快疾无比,仍旧剔毛梳翎,好似并不把人放在心上。

  英琼惟恐那雕飞走,不好下手,轻轻掩了过去。那雕像是已看见英琼持着兵刃逼了过来,可是不但不逃,反睁着两只金光直射的眼睛,斜偏着头望着英琼,大有藐视的神气。惹得英琼性起,一个箭步,纵到离那雕丈许远近处,左手连珠弩,右手金镖,同时朝着那雕身上发将出去。

  英琼这几样暗器,平日得心应手,练得百发百中,无论多灵巧的飞禽走兽,遇见她从无幸免。谁想那雕见英琼暗器到来,并不飞腾,抬起左爪,只一抓便将那只金镖抓在爪中。同时张开铁喙,将英琼三枚弩箭横衔在口中,然后又朝着英琼“呱呱”叫了两声,好似非常得意一般。

  那崖角离地面原不到丈许高下,平伸出在峭壁旁边,崖右便是万丈深潭,望不见底。英琼一时忘了崖旁深潭的危险,把偷学来的六合剑中“穿云拿月”的身法,施展出来。一个箭步,连人带剑飞向崖角,一剑直向那雕颈刺去。

  那雕见英琼朝它飞来,倏地两翼展开,朝上一起。英琼刺了个空,身到崖角,还未站稳,被那雕展开门扇一般的双翼,飞向英琼头顶。英琼见那雕来势太猛,知道不好,急忙端剑,正待朝那雕刺去时,已来不及,被那雕横起左翼,朝着背上扫来,一下打个正着。

  大雕两翼上扑起的风势,已足以将人扯起,英琼一个立足不稳,从崖角上坠落向万丈深潭,身子轻飘飘地往下直落。只见白茫茫两旁山壁中积雪的影子,照得眼花缭乱。知道这一下去,便是粉身碎骨,性命难保,想起石洞中的老父,心如刀割。

  正在伤心害怕间,猛觉背上隐隐作痛,好似被什么东西抓住似的。速度减低,不似刚才投石奔流一般往下飞落。急忙回头一看,正是那只金雕,不知在什么时候,飞将下来,将自己束腰丝带抓住。

  英琼猜那雕不怀好意,但一则自已宝剑业已刚才坠入深潭;二则半悬空中,使不得劲,又怕那雕在空中用嘴来啄。只得暂且听天由命,索性等它将自己带出深潭,到了地面再作计较。定了定神,用手一摸身上,且喜适才还剩有两只金镖,未曾失落,不由起了一线生机。便悄悄取在手中,准备一出深潭,便就近给那雕一镖。

  谁想那雕并不往上飞起,反一个劲直往下降,两翼兜风,平稳非凡,慢慢朝潭下落去。英琼不知那雕把她带往潭下作甚,好生着急,情知危险万状,事到其间,也就不作求生之想了。

  下降数十丈之后,雪迹已无,渐渐觉得身上温暖起来。只见一团团、一片片的白云,由脚下往头上飞去,有时穿入云阵之内,被那云气包围,什么也看不见;有时成团成絮的白云,飞入襟袖,一会又复散去。再往底下看时,视线被白云遮断,简直看不见底。

  那云层穿过了一重又一重,忽然看见脚下面,有一个从崖旁伸出来的大崖角,上面奇石如同刀剑森列,尖锐嶙峋。心想:“这一落下去,还不身如齑粉?”

  英琼目闭心寒,刚要喊出“我命休矣”,那雕忽然速度增高,一个转侧,收住双翼,往那峭崖旁边一个六、七十尺方圆的山洞口,钻了过去。英琼满以为必死无疑,及至不见动静,身子仍被那雕抓住往下落,不由再睁双目看时,只见下面已离地只有十余丈,隐隐微闻木鱼之声。心想:“这万丈深潭之内,哪有修道人居此?”不禁好生诧异。

  这时那雕飞的速度,越发降低。英琼留神往四外看时,只见石壁上,青青绿绿、红红紫紫,布满了奇花异卉,清香馥郁,直透鼻端。面积也逐渐宽广,简直是别有洞天,不由高兴起来。身子才一转侧,猛想起自己尚在铁爪之下,吉凶未卜,即使能脱危险,这深潭离上面不知几千百丈,如何上去?况且老父尚在洞中,不知如何悬念自己,又不禁悲从中来。

  那雕飞得离地越近,便看见下面山阿之旁,有一株高有数丈的古树,树身看去很粗,枝叶繁茂。那木鱼之声忽然停住,一个小沙弥从那树中走将出来,高声唤道:“佛奴请得嘉客来了吗?”

  那雕闻言,仍然抓住英琼,在离地三、四丈的空中,盘旋不肯下去。离地渐近,英琼早掏出怀中金镖,准备相机行事。那雕不住在高空盘旋,这时自然回翔,不比得适才是借着它两翼兜风的力,平平稳稳的往下降落,人到底是血肉之躯,任你英琼得天独厚,被那雕抓住,几个回转,早已闹得头昏眼花,天旋地转。那小沙弥在下面高生喊嚷,她也未曾听见。

  那雕盘旋了一会,倏地一声长鸣,收住双翼,弩箭脱弦般,朝地面直泻下来。到离地三、四尺左右,猛把铁爪一松,放下英琼,重又冲霄而起。

  这时英琼神智已半昏迷,倒在地上,只觉心头怦怦跳动,浑身酸麻,动转不得。停了一会,听见耳旁有人说话的声音,睁开秀目看时,只见跟前站定一个小沙弥,正在问她道:“佛奴无礼,檀樾受惊了!”

  英琼勉强支持,站起身来问道:“适才我在山顶上,被一大雕将我抓到此间,这里是什么所在?我是如何脱险?小师父可知道么?”

  那小沙弥合掌笑道:“女檀樾此来,大有前因,不过佛奴莽撞,又恐女檀樾用暗器伤它,所以才累得女檀樾受此惊恐,少时自会责罚于它。家师现在云巢相候,女檀樾随我进见,便知分晓。”

  这时英琼业已看清这个所在,端的是仙灵窟宅,洞天福地。只见四面俱是灵秀峰峦,高崖处一道飞瀑,降下来汇成一条清溪。前面山阿碧岑之旁,有一株大楠树,高只数丈,树身却粗有一丈五、六尺,横枝仰桠,绿荫如盖,遮蔽了三、四亩方圆地面。树后山崖上面,藤萝披拂,许多不知名的奇花,生长在上面绿苔痕中。在山崖上,隐隐现出“凝碧”两个方丈大字。

  英琼虽然神思未定,已知道此间决少凶险,便随那小沙弥,直往树前走来。见那树身,业已中空,树顶当中,结了一个茅篷。心想:这人在这大树顶上住家,倒好耍子。”及至离那山崖越近,那“凝碧”两个摩崖大字,越加看得清楚。忽然想起江湖上的传说,不禁脱口问道:“此地莫非是‘凝碧崖’么?”那小沙弥笑答道:“此间正是凝碧崖。”英琼心头怦怦乱跳,揉了揉眼,再向崖上的“凝碧”两字,望了一眼。

  在未到峨眉山之前,她就听得江湖上传说,峨眉后山凝碧崖,是峨眉派剑仙所居。峨眉剑仙有时也游戏人间,但是人却如同神龙一现,见首不见尾,难觅踪迹。剑仙的本领,已远远超乎普通武学的范畴之上,御剑飞行,出入青冥,简直已是神仙一流。

  在到了峨眉隐居之后,李英琼不是没有想过,能找到一位飞行绝迹的剑仙,拜之为师。但是她父亲李宁却谆谆告诫,说由人到仙,路途艰难,若不是夙缘注定,绝不是人力所能强求的事。英琼听了父亲的话,口上虽然唯唯,但心中一直在想,只要能一睹剑仙风采,也是好的。却料不到,刚才处境如此凶险,转眼之间,因祸得福,身临仙境。

  李英琼正在想着,忽听一声佛号,面前一晃,业已多了一个高僧。那高僧生得慈祥无比,白眉如雪,一身袈裟,洁净得纤尘不染。项际一串念珠,看来非金非玉,隐隐有祥辉缭绕。英琼一见,又立时想起:江湖上俗人也都知道,有三大高僧,不知他们年纪多大,只知他们佛法无边,大慈大悲,专渡有缘之人。其中之一,眉如白雪,法号“白眉和尚”,最易辨认。眼前这位高僧,看来一定就是他了!

  英琼一想及此,立时跪拜了下去。那高僧语音慈祥动人,道:“你父亲应是佛门中人,也与我有缘,我想将他渡入空门,今日才命佛奴前去接引。它野性未驯,因见你起意,想同你开开玩笑,一个不小心,竟然将你打入深潭,它才把你带到此地同老僧见面。”

  李英琼怔了怔,一时之间,又悲又喜。喜的是难得自已父亲有此机缘,这位老禅师定是仙佛一流;悲的是父亲若是身入空门,父女分离,何日再能相见?不由得心酸起来。

  她想了一想,又叩了下去,仰起头来,眼中已是泪水满盈,道:“弟子与父亲,原是相依为命,家父承师祖援引,得归正果,实是万千之幸。只是家父随师祖出家,抛下弟子一人,伶仃孤苦,年纪又轻,如何是了?望师祖索性大发慈悲,使弟子也得以同归正果吧!”

  那高僧笑道:“你说的话,谈何容易?佛门广大,难渡无缘之人,况且我这里从不收女弟子。你根行秉赋均厚,自有你的机缘,缠绕老僧,与你无益。快快起来!”英琼见这位高僧严辞拒绝,不敢再求,只得遵命起来。

  高僧又道:“老僧名叫白眉和尚。这凝碧崖,乃是七十二洞天福地之一,四时常春,十分幽静,现为老僧静养之所。你和上面远隔万丈深潭,还得借佛奴背你上去。它随我多年,颇有道术,你休要害怕。”

  那旁边小沙弥闻言,忽然嘬口一呼,其声清越,如同鸾凤之鸣一般。一会儿功夫,便见碧霄中隐隐现出一个黑点,渐渐现出全身,飞下地来,正是那只金眼雕。

  这时英琼细看那雕站在地下,竟比自己还高。两目金光流转,周身泛起黑光,神骏非凡。正在惊异不已,那雕来到白眉和尚面前,趴伏在地,将头点了几点。

  白眉和尚道:“你既知接她前来,如何令她受许多惊恐?快好好送她回去,以赎前愆,以免你异日大劫当头,她袖手不管。送她回去之后,立时接她父亲来我处,不得耽误!”那雕闻言,点了点头,便慢慢一步一步地走向英琼身旁蹲下。

  白眉和尚所说的话,什么“异日大劫临头”等语,李英琼此际,全然不明。但是神雕一送她回去,就要将父亲接走,英琼却是听懂了的,更急于和父亲去相会。

  白眉和尚从身旁取出三粒丹药,付与英琼,说道:“此丹乃我采此间灵草炼成,你留在你的身旁,日后自有妙用。现在各派剑仙物色门人,你正是好材料,不久便有人来寻你。急速去吧。”英琼正要答言叩谢,一转眼间,白眉和尚已不知去向。只得朝着茅棚跪叩了一阵。

  当下谢别小沙弥,坐上雕背,双手紧把着那雕翅根,一任它健翮冲霄,破空而起。眨眨眼工夫,下望凝碧崖,已是树小如芥,人小如蚁。飞了有好一会儿,渐渐觉得身上有了寒意,崖凹中也发现了积雪,知距离上面不远。

  果然一会儿工夫,飞上山崖,已回到李英琼父女隐居的山洞之前。这时日已衔山,金眼神雕在斜晖中束翅稳稳下降。英琼向洞口奔去,只见李宁穿束停当,等在洞口,竟像是知道父女将要别离一样。

  李英琼天性极厚,一想起父母别离,不知何日再行相见,不禁抱住父亲,流下泪来。李宁抚着英琼头顶,笑道:“痴儿,我去后不久,你也有仙缘巧合,你常自诩是女中英豪,哀哀何为?如今各派剑仙,都在广收门徒,还怕没机会么?”

  英琼渐收了哭声,仍依依不舍。问起周琅,才知道也有了女儿周轻云的消息,已拜在黄山餐霞大师门下,周琅也下山去了。

  李宁又叮嘱了几句,吩咐英琼小心,又答应让神雕回来陪伴,跨上雕背,冲霄而去。英琼仰头目送,直到什么也看不见了,才垂下头来,心中好生怅惘。

  当晚,英琼一人在洞中睡了,睡到第二天巳末午初,才醒转过来。忽听耳旁有一种轻微的呼吸之声,猛想昨日进来时,忘记将洞门封锁,莫不是什么野兽之类的闯了进来?轻轻掀开被角一觑,只欢喜得连长衣都顾不及穿,从石榻上跳将起来,心头怦怦跳动,奔过去将那东西长颈抱着,又亲热、又抚弄。

  原来在她床头打呼的,正是那只金眼神雕,不知何时进洞,见英琼安睡,便伏在她石榻前守护,这时见英琼起身,便朝她叫了两声。英琼不住的用手抚弄它身上的铁羽,问道:“我爹爹已承你平安背到师祖那里去了么?”那雕点了点头。回过铁喙,朝左翅根侧一拂,便有一个纸条掉将下来。

  英琼拾起看时,正是李宁与她的手谕。大意说:见了白眉师祖之后,已蒙他收归门下。由师祖说起,才知白眉师祖原是李宁的外舅父。其中还有一段很长的因果,所以不惜苦心,前来接引。又说英琼不久便要逢凶化吉,得遇不世仙缘。那只神雕曾随师祖听经多年,深通灵性。已蒙师祖允许,命它前来与英琼做伴,不过每逢朔望,要回凝碧崖去听两次经而已。叫英琼好好看待于它,早晚要用功保重。

  英琼见了来书,好生欣喜。自有神雕为伴,山居也不寂寞。那一日,正在后崖闲步,忽然闻得一阵幽香,从崖后吹送过来。跟踪过去看时,原来崖后一株老梅树,已经花开得十分茂盛,寒香扑鼻。英琼大是高兴,便在梅花树下,徘徊了一阵。

  其时天色已渐黄昏,不能再携雕出游,便打算进洞去练功,刚刚走到洞口前面,忽见相隔有百十丈的悬崖之前,一个瘦小青衣人,在那冰雪纵横的山石上面,跳高纵远,步履如飞,直往崖前走去。

  李英琼心中不禁大奇。她所居的石洞,因为地形的关系,后隔深潭,前临数十丈的峭壁断涧,天生成的奇险屏障,人立在洞前,可以将十余里的山景,一览无遗。而从山崖上来,通到这石洞的这一条羊肠小径,又曲折又崎岖。春夏秋三季,灌木丛生,蓬草没膝;一交冬令,又布满冰雪,无法行走。自从来此之后,从未见一人打此经过。

  如今英琼见那青衣人毫不思索,往前飞走,好似轻车熟路一般,暗暗惊异,心想:“这条冰雪满布的山石小径,又滑又难走,一个不小心,便有粉身碎骨之虞。自己虽然学会轻身功夫,都不敢走这条道上下。这人竟有这样好的功夫,定是剑仙无疑。莫不是白眉师祖所说的仙缘巧合,就是由此人前来接引么?”

  正在心中乱想,那青衣人转过了一个崖角,竟自不见。正感觉奇怪之间,又见离崖前十余丈高下,一个人影,纵了上来。那雕见有人上来,一个回旋,早已横翼凌空,只在英琼头上飞翔,并不下来,好似在空中保护一般。

  英琼见那上来的人,是一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少女,穿着一身青,头上也用一块青布包头。身材和自已差不多高下,背上斜插着一柄长剑,面容秀美,装束得不男不女。心中已自有了几分好感。

  正要张口问时,那人已抢先说道:“我奉了家师之命,来采这凌霄崖的宋梅,去佛前供奉。不想姊姊隐居之所就在此间,可称得上是幸遇了。”说时,将头上青布包头取下,现出螓首蛾眉,秀丽中隐现出一种英姿傲骨。

  英琼常听说,有道之士,真实年龄,绝看不出,往往看来只是少年,实际上道行极深。是以那少女现身之际,心中尽管有好感,却也不敢随意。而今听得那少女这样称呼自已,分明是和自已一样的少女,不由得大喜。

  英琼自和父亲分离,劳苦忧闷,独处空山,忽然见她来做不速之客,又见人家有这一身惊人的本领,一种敬爱之心油然而生。自己正感寂寞的当儿,无意中添了一个山林伴侣,正好同她结识,彼此来往盘桓。先陪她到崖后去采了几枝梅花,然后到洞中坐定。

  两人当下就交谈起来,一问之下,才知道那少女姓余,名英男,原是一个孤儿,身世极苦,因为受不住虐待,逃进山中来,蒙峨眉前山解脱庵广慧师太收留,作了记名弟子,学了基本的气功,也一心向往炼剑修道,可是未有机遇。

  英男因见她孤身一人,便问:“尊大人往哪里去了?”英琼闻言,不由一阵心酸,几乎落下泪来,便把李宁出家始末说了一遍,英男也陪她流了几次热泪。

  英琼又道:“只顾同姊姊说话,我的金眼师兄还忘了给姊姊引见呢。”说罢,照着近日习惯,嘬口一呼。那雕闻声便飞将下来,睁着两只金眼,射在英男面上,不住地打量。

  英男笑道:“适才妹子说老伯出家始末,来得太急,也不容人发问。当初背妹妹去见白眉师祖的就是它么?有此神物守护,怪不得妹子独处深山古洞之中,一丝也不害怕呢。”说罢,便走到那雕面前,去摸它身上的铁羽。那雕一任她抚摸,动也不动。

  两人越说越投机,成了好友,时有来往。英琼得英男时相来往,携手同游,二人一雕,颇不寂寞。每日兴高采烈,舞刀弄剑。只苦于冰雪满山,不能到处去游玩而已。

  这天早起,忽听得洞外雕鸣,急忙出洞,见那佛奴站在地上,朝着天上长鸣。抬头看时,天空中也有一只大雕,与那神雕一般大小,正盘旋而下。仔细一看,这只雕也是金眼钢喙,长得与佛奴一般大,只是通体洁白,肚皮下面和勾嘴,却是黑的。神雕佛奴便迎上前去,交颈互作长鸣,神态十分亲密,宛如老友重逢的神气。

  英琼一见大喜,便问那神雕道:“金眼师兄,这是你的好朋友么?”神雕朝着英琼长鸣三声,便随着那只白雕冲霄飞起。英琼不知佛奴是送客,还是被那只白雕将它带走,便在下面急得叫了起来。那神雕闻得英琼呼声,重又飞翔下来。

  英琼见那白雕仍在低空盘旋,好似等伴同行,不由心头发慌,一把将神雕长颈抱着,问道:“金眼师兄,我蒙你在此相伴,少受许多寂寞和危险,现在你如果是送客,少时就回,那倒没有什么。如果你一去不回,岂不害苦了我?”

  那雕摇了摇头,把身体紧傍英琼,作出依依不舍的神气。英琼高兴道:“那么你是送客去了?”那雕却又摇了摇头,英琼又急道:“那你去也不是,回也不是,到底是什么呢?”

  那雕仰头看了看天,两翼不住地扇动,好似要飞起的样子。英琼忽然灵机一动,说道:“想是白眉师祖着你同伴前来唤你去听经,你去听完经仍要回来的,是与不是?”神雕将头点了点,英琼这才把心放下。那白雕在空中好似等得十分不耐烦,长鸣了两声。

相关热词搜索:紫青双剑录

上一篇:卷一:侠女·神剑
下一篇:第二回 绿毛僵尸 紫郢神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