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棋坛历史开新页——写在全国象棋大比赛之前
2023-05-04 22:19:57   作者:梁羽生   来源:梁羽生家园   评论:0   点击:

  如果不是临时有什么更改的话,全国象棋大比赛后天(十二月十五日)就要在北京开始了!这是象棋坛空前的盛事,全国性的大比赛,在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

  过去,虽然也有许多名闻全国的“棋王”,也有人荣获“国手”称号,但到底不是经过全国公开比赛而获得的,所以是不是全国第一,尚未能肯定。即算地区性的冠军,也多是成名好手较量的结果,而不是经过一级级选拔赛“打出来”的。例如二十多年前在香港举行的华东华南象棋赛,华南的选手是冯敬如和李庆全,冯敬如是当时广东省单人象棋赛的季军,李庆全是殿军,第一名的黄松轩和第二名的卢辉都没有参加。我不是说冯李二人的棋艺比黄卢低(事实上冯敬如的实力恐怕还在黄松轩之上),而是说那不是“正式”的各区冠军的较量。

  过去因为交通不便与各省军阀的割据,更加上成名好手的保名避战,事实上全国性的大比赛也不可能举行。这次的全国象棋大比赛,却是先由各省市公开选拔赛选出代表,即算是最出名的棋手,也都要参加选拔,才能取得代表资格(例如杨官璘,就是以七胜三和的成绩,在广州市十一名选手中荣获第一,而当选出席全国棋赛的广州代表)。所以经过这次大比赛所产生的“棋王”,那自然是名符其实的全国棋王了。

  中国象棋虽然很流行,可是一直没有严密的组织与评选制度。日本围棋有九段分段制,有棋院组织,比起中国的象棋,那是精密得多。我们谈起象棋好手,虽然也常有“一流头” “二流尾”等说法,但根据什么标准来分“一流”“二流”,却是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没有大家公认的分级标准。我不知道这次全国大比赛之后,会不会产生全国象棋院的组织,但我希望能因此而把象棋运动推上一个新的阶级,在组织和评级上都能创立一个新的制度。

  我和香港的象棋名手多数认识,谈起全国大比赛的事,他们都很兴奋。我们也谈过组织和评级的问题。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意见,可以将这次大比赛的前十名,授以棋院院士或象棋大师衔,正式组织棋院,由政府培养专业棋手,地位和其他艺人一样,让他们完全不需顾虑生活,而专心研究棋艺,并经常作公开表演赛,满足棋迷的要求。事实上,政府也正在培养专业棋手,例如杨官璘和陈松顺在广州文化公园供职,卢辉在广州文史馆,他们都是以象棋的一技之长,获得国家的培养的。

  谈到评选制度,我也有一个不成熟的意见,可以仿日本的九段分段制,全国冠军是九段,每段约差三分之一步数。即九段可让初段单马或“三先”,让二段两盘单马一盘“二先”,让三段两盘“二先”一盘单马,让四段“二先”,让五段“一一二”(即两盘一先,一盘二先),让六段“长先”,让七段“先相先”(即三盘中让两盘先),与八段“平先”。至于要让到单马以上的,那便不入段了。这只是个人不成熟的意见,也许全国比赛委员会已有更周密的计划。另一方面,我也希望能多听一些香港棋友的意见。

  确立评定等级的制度有个好处,即可以确定谁有资格做专业棋手。以上述的分级法而论,上五段的可称“高段”,可入棋院做“研究员”,也有资格做各县市文化宫的象棋指导。上七段的有资格做棋院院士。现在还没有经过比赛,照我个人的看法,杨官璘有九段资格,香港的曾益谦、上海的何顺安等可以有八段的资格。

  国际象棋有“特级象棋大师”“象棋大师”等称号,每三年举行一次世界冠军争夺战,制度也比中国象棋严密。关于国际象棋,我以后再写一篇。世界象棋冠军的产生,也是很有趣的。

  这次全国象棋大比赛的冠军,最“热门”的是杨官璘,但正因为太“热门”了,我很怕他心理紧张,反而会有失手。不过他是身经数千战的棋手,也许我的顾虑是多余的。

  1956.12.13

  附录:棋坛掌故二三事——请教梁羽生先生(何鲁荫)

  昨读十二月十三日《三剑楼随笔》梁羽生先生的《棋坛历史开新页》一文,具见梁先生对于象棋艺术的发扬光大,极其爱护热望。他同时希望我国象棋界加强严密组织,树立评选制度,参考日本棋院的办法,采用新的体制,把象棋运动推进到一个新的阶级。这一呼吁,不啻是象棋界共同的心声。只就发扬国粹而言,一个修明的政府,对于象棋运动之奖掖与提倡,是决不应予以漠视的,必须具体切实地扶助象棋运动之发展。我们希望梁先生继续挥动生花妙笔,倡导此项理论,以促其实现。

  梁先生在那篇随笔里,谈及二十多年前在港举行的华东华南象棋大比赛,华南代表李庆全、冯敬如两位以粤省季军和殿军的资格出席,所以梁先生认为“不算正式的冠军较量”。本来这是无关宏旨的插话,但既然作为棋坛掌故而谈,我必须指出梁先生此一段叙述,是与当年的事实不符的。据我所知,当年东南大赛的缘起,是香港的华南象棋会(一九二九年成立,会长是粤东三凤之一、年近八秩、健存居港的曾展鸿先生,亦即当代著名高手曾益谦之尊翁,黎子健之宗师)于一九三〇年六月函邀上海万国象棋会谢侠逊先生以电讯联络举行比赛。谢君以此项办法虽新颖可喜,但时间及手续方面困难很多,提议推派周德裕、林奕仙两君南来观摩。港方欣然承诺,于是东南棋友首次联系之大比赛遂告实现。华南代表,原定黄松轩、李庆全两位(冯敬如因有怯场毛病,未获选取)。不料开赛前夕,黄君因母病沉重,不能来港,临时改由冯敬如瓜代。当时并非以冠军或殿军的资格挑选的。其实所谓“四大天王”的名衔,是一九三二年广东全省棋赛以后产生的。羽生先生对于当年情况,大约不甚清楚,所以就不免失诸臆度附会了。

  其次,羽生先生在其大作里又谈到当代棋手实力方面,认为:“照我个人的看法,杨官璘有九段资格,香港的曾益谦、上海的何顺安等可有八段资格……”云云,此一“看法”能否成立,就大有商榷余地。据我们所知,去年穗港棋赛,杨官璘对曾益谦之役,不过平分春色,较前则何顺安尝败于曾君手下。香港棋坛名手,与曾君实力相培者,尚大有人在。据港九国奕会理事长欧阳长先生于本年度全港棋赛颁奖席上说过:“目前本港棋坛,高手云集,阵容鼎盛,实力强劲,为各地之冠。任何外埠棋友,如组队来港比赛,本会将予热烈欢迎, ……我们且对港队之水准具有充分信心……”此话骤听似觉夸张,但若揆诸实际,却并不过分。试观年前港澳棋赛,今年的港台棋赛,港队均以绝对的优势制胜,可见一斑。我国散居东南亚各地之侨胞数千万人,其中棋艺超卓能够见诸经传者寥寥可数,而香港以一隅之地,拥有实力可以晋入如羽生先生所谓“八段”“九段”资格之棋手,却可动辄以十数计。羽生先生既然“和本港象棋名手多数认识”,应该不至于一笔抹煞香港棋坛的地位。人是感情的动物,有时总不免会“阿其所好”,但“奖饰过情”,就不见得会令人折服。所以对于羽生先生的“看法”,我虽然自叹老夫耄矣,仍然未敢苟同,这就难怪一般棋友们对此纷纷论列了。羽生先生高明不知以为如何?

相关热词搜索:三剑楼随笔

下一篇:十六 从香港小说谈到阮朗的《格罗珊》
上一篇:十四 辩才无碍说玄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