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锦心绣口笔生花——“沟通艺术”的对话
2023-05-07 08:08:10   作者:梁羽生   来源:梁羽生家园   评论:0   点击:

  甲:喂,喂!你在读什么书,读得这样入神?我是特地来找你的,你竟然连令郎为我开门的声音都听不见。

  乙:对不起,我正在读陈耀南博士的新著《中国人的沟通艺术》。不是你走到眼前,我还不知道你已经进了房门呢!

  甲:这本书何以令你如此着迷?

  乙:你总应该知道陈耀南是谁吧?

  甲:我知道他是“一身而二任焉”,教授兼作家。

  乙:不错,他在这两方面都有出色表现。他讲文学课程往往中外兼陈、古今并列,擅言辞,多妙喻,听课的学生没有觉得闷的。写文章呢,也是不拘一格,骈、散、诗、词,件件皆能。不过以散文写得最多,尤其擅长于说理的散文。真是为文则显风格于庄谐雅俗之间,授课则见妙趣于缕析条分之际。

  甲:好,请言归正传吧。

  乙:稍安毋躁。你以为我说的是“闲话”吗?

  甲:请别误会。其实是“闲话”也不打紧,在适当的地方插入一些“闲话”正是散文的特点。

  乙:可是我刚刚说到陈耀南的散文,这“闲话”就给你打断了。

  甲:是我不对,请继续说你这不是闲话的“闲话”。

  乙:你说得对,许多堪称绣虎雕龙般的文字或者语言,就是从“貌似寻常”的“闲话”中道出来的。不仅“闲话”,连夸张都是一种艺术呢。你熟读中国文学史,想必知道像《左传》这样优美的文字,得唐代史学家刘知幾称赞为“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史通·杂说》上)的叙事文,都有学者认为其文字失之浮夸,有文胜于质的毛病呢。

  甲:所以这就引来了现代文史学家刘大杰的评论,认为“这都是那些死守六经为文章的正统的迷古派的意见”,“他们所说的浮夸与文胜于质,正是中国散文的艺术的进步”(见刘著《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卷)。刘氏说的不无道理。

  乙:可我从陈耀南的文章扯到了《左传》,你不嫌这个圈子兜得太大吗?

  甲:我倒觉得你好像已经“入题”了。

  乙:你终于看出一点眉目了。陈耀南这本《中国人的沟通艺术》,类别并非创作,而是古文今译,所举的例子,都是从《左传》、《战国策》、《国语》、《史记》等古典名著中挑选出来的。陈耀南得兼“文”、“口”两才之美,自是得力于熟读这些名著之功。其实,甚至不必打开这本书,单单看书名的副题,也可以回答你的问题。

  甲:是啊,这本书书名副题是“锦心绣口笔生花”,说的当然是和语言文字有关的艺术了。陈耀南在这两方面都出色当行,难怪吸引你了,对吧?

  乙:这正是我心中的答案。

  甲:但你说的另一句话,却似有点语病。

  乙:是哪一句?

  甲:你说这本书依类别不能划为创作。其实翻译也是一种创作,或云再创作。翻译也需要心思,甚至有时可能比创作更花心思。没有他的精彩译笔,你自是可以读得懂原文,但许多年轻学子就未必啃得下那些古典名著了。何况,他也并非全部直译,还有意译和改写,还有补充说明,说明其前因后果。这些都是有助于读者了解的。总之,是否创作,不能机械划分,你同不同意?

  乙:高见,高见。如此说来,“锦心绣口笔生花”七个字,也可以用来送给陈耀南了。

  甲:当然可以。你刚才不是提到有关《左传》的文质之辩么?陈耀南在该书的“导言”部分说到语言艺术时,他提出了十六个字的准则,就比刘大杰说得更加全面。虽然他这十六字,并非专为论证《左传》的语言艺术而设。这十六个字是:“知己知彼,合情合理,有质有文,不亢不卑。”

  乙:哦,原来你也看过这本书,看得比我更仔细。该轮到我问你对于这本书的意见了,最好跳出学院派的范围。

  甲:好,那就一跳跳到“今天”吧。你看我们所处的时代像不像春秋、战国时代,尤其像《左传》与《战国策》所写的那个战国时代?

  乙: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记得好像是在四十年代初,中国内地出版的一本综合性半月刊,名称就叫做《战国策》。

  甲:我的问题,不局限于中国,是就整个世界而言。

  乙:今日世界像不像战国时代,我说不准。你说呢?

  甲:那就再来一个时空跳跃,让孟子先说。春秋、战国在孟子口中,乃是“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的时代。古代的圣王,能让万众归心,靠的不是政治独裁,更非军事镇压,靠的只是道德力量。孟子说的“圣王不作”和庄子说的“圣贤不明”,往往被人相提并论,说的差不多是同样意思。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偶像和权威都已消失,也没有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观了。于是列国纷争,各行其是(失了共主,诸侯放恣);不是掌权的知识分子,也都各自有各自的主张,各自有各自的信仰(失了共识,处士横议)。这就造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乙:这样说来,倒是有好有歹呢。

  甲:春秋战国的时代,就学术思想而言,本来就是个繁荣昌盛的黄金时代。

  乙:就算今日世界和春秋战国时代相似,却又和陈耀南的那本书扯得上什么关系?

  甲:那本书说的虽然是语言艺术,但其所举的事例,大部分却是发生于春秋战国这个时期。

  乙:那又怎样?

  甲:“古为今用”你懂不懂?

  乙:哦,你是说陈耀南在借古讽今么?或者这只是你的意思呢。

  甲:或者是吧。不过我作此想,亦是有根据的。

  乙:什么根据?

  甲:你翻开“导言”所举的例子仔细看看,有许多例子,说的不管是国家大事也好,是个人应对也好,你都“似曾相识”,可以用以喻今。

  乙:好,我一定再三看看。但不管你猜对猜错,我都佩服你独到之见。

  甲:不算独到之见吧,我只是依书直说。你可以多问问几位有学问的朋友,听听他们是否也有同感。

  乙:我有一事不明,倒要先问问你。

  甲:请说。

  乙:你对陈耀南其人其书的了解,好像都比我深,为何还要特地跑来问我?

  甲:客气,客气。我是想集思广益。

  乙:如此郑重其事,真是小题大做。

  甲:不是小题大做,是大题小做。

  乙:吓,“大题小做”,什么意思?

  甲:实不相瞒,陈耀南请我为他的书写一篇序,这可是涉及古代的语言艺术的,题目够大了吧?

  乙:啊,他找你写序文,我还以为你们是尚未相识的呢。

  甲:世事多变化。前两年他来了悉尼,和我住在同一个区,距离只有五分钟的车程,几乎可以说得是近邻。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之命,岂敢推辞。但他的书是“三有”,而我却是“三无”,无锦心,无绣口,更无生花妙笔,又怎能侈谈什么语言艺术?无已,只好找个有学问的朋友聊聊,说不定可以聊出一点名堂,便可聊以塞责。这就叫做大题小做。

  乙:其实你心中想要写什么,那就写什么好了。黄遵宪诗云:“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管他什么“三无”、“三有”。

  甲:我心中想写、口中要说的只得一句。

  乙:一句话怎可当作“题词”?

  甲:勉强也可以凑成一首打油诗,但翻来覆去,其实也只得一句,而且还是借用别人的成句。

  乙:这倒是前所未闻的了,姑且说来听听。

  甲:请听:

   锦心绣口笔生花,妙语奇文两足夸。

   读罢只能题一句,锦心绣口笔生花。

  乙:原来你借用的成句,就是陈耀南那本书的副题,“起句”是它,“结句”也是它。这是仿苏东坡的题庐山诗体——那首诗也是两用“庐山烟雨浙江潮”这一名句。虽然前后两句相同,但各有所指,不能算是重复。不过,寥寥二十八字,而且还是打油诗,分量究嫌不够。

  甲:既嫌不够,那就惟有把你我的“对谈”搭上了。

  乙:谁叫我们是朋友呢,无可奈何,由得你吧。请请。

  甲:多承相助,无以为报。谢谢。

  ——“对谈”结束。

  (一九九六年五月悉尼)

相关热词搜索:笔花六照

上一篇:八 日本汉学家的水仙词
下一篇:十 看澳洲风流盼大同世界——序张奥列新著《澳洲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