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柳北岸的旅游诗
2023-05-07 08:09:32   作者:梁羽生   来源:梁羽生家园   评论:0   点击:

  柳北岸是新加坡著名诗人,原名蔡文玄,原籍广东潮安,一九零三年出生,今年(一九八八)已经八十五岁了。但他得天独厚,望之仍似不过六旬。他平生最喜旅游,足迹遍五大洲,因之作品也以纪游的诗最多。结集出版的有《十二城之旅》《雪泥》等等。他的旅游诗很有特色,讲究格律音节,注重修辞炼句;而且由于他对历史的熟悉,对各大名城的描写也就更富“内涵”,而感怀亦常寓哲理。新加坡作家赵戎这样评论他的《十二城之旅》:“读了它胜读十二本游记,与其读那些矫揉做作的散文游记,不如读柳氏那简洁明快扣人心弦的诗篇更为深刻与难忘。柳氏通过这七十多首诗,表现其艺术风格的老练与感怀底适当,非时下一般诗人可比。”已故名作家徐訏为《十二城之旅》所写的“序诗”则这样称赞他道:

  如今我又读到你纪游的新诗,

  对各地的风光与景色发问,

  我看你在十字街头静观,

  在象牙之塔前闲等,

  是一个灼热的灵魂,

  披着无情的外衣,

  细数古今东西的名城,

  向人低诉你对灿烂世界的幽思。

  ……

  “一个灼热的灵魂,披着无情的外衣”,说的也是他的艺术风格。诗人的内心充满着激情,表现的形式则如冷静睿智的大夫,在透视和解剖各大名城。

  凡尔赛归途

  世界各大名城,自然是少不了有许多名胜古迹,由于作者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学知识,因而对这些名胜古迹,也就能勾划出它的特征,剖析它的内涵,以及抒发与历史相结合的感慨,写景、抒情、哲理往往合成一体。这是柳北岸旅游诗的一大特色。下面是一些例子。

  凡尔赛归途(摘录)

  山容水意穿入了车窗,

  接来了一片初黄的丛林。

  三百年前皇帝在这儿行猎,

  妃嫔们在绿茵之上昼寝。

  豪华的宫庭终于建立起来,

  但亦有许多贵人经过这条大道出殡。

  同车的女人们对镜楼恋恋不舍,

  巴不得长坐那儿弹着竖琴。

  周遭全是拉丁人的声音,

  说来说去不外是爱情和黄金。

  女人们认为玛丽鲁意丝的睡床最柔软,

  望见男人便拨着云鬓。

  亦有人说拿翁只存一副白骨,

  休说能够听听约瑟芬的哀吟。

  初黄的林木连续从窗口飞过,

  习习的风儿吹着女人们的香襟。

  按:凡尔赛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城,始建于十七世纪,后来成为法国帝王的行宫。一八零四年拿破仑称帝,和他的皇后约瑟芬曾住在此宫。镜楼是宫中一个著名建筑。凡尔赛宫一面是大花园,另一面有放射形驰道通向市区。这首诗将眼前的景物与古代的历史结合,令人发思古之幽情。形式上隔行押韵,颇具音律之美。

  二条城

  同样的历史感慨,见之于作者在旅游时所写的《二条城》。城是德川家康(一五四二至一六一六)所建,虽然没有凡尔赛宫那样宏伟壮观,但德川家康在日本历史上的地位却是非常重要,可以和拿破仑在法国历史上的地位相比。

  二之丸御殿有画栋雕梁,

  千匹骏马在屏风里驰骋,

  料不到德川亦有恐怖病,

  地板踏出了夜莺之声。

  妃嫔们小心进酒,

  家臣们跪出忠贞,

  佩剑的武士到哪儿去了,

  只留下小池的水澄澄。

  按:诗中的“德川”即德川家康。京都本是日本的古都,一六零零年,德川家康击败丰臣秀赖后,在江户(今东京)建立封建政权,对内抑削藩侯,大权集于幕府。史称他为“江户幕府的创建者”。江户幕府维持了将近三个世纪(一六零三年至一八六七年)才“还政天皇”。一八六八年明治天皇迁都江户,改称东京,幕府制度方告终结。相传德川家康疑心甚重,居处地板是经过特殊设计的,一踏上就会发声,防刺客也。

  神州异域 时空交错

  柳北岸的旅游诗还有个特色,就是在异国的胜地联想起中国的山川,抒发游子的心情,作出时空交错的比较。我想,这也说得是作者的“中国心”的一种表现吧。下面就是两个例子。

  看过了三万六千顷的太湖,

  登上了三万九千级的黄山,

  人比蚁还微还小,

  大地是绿绿斑斑。

  目前的山庄是用手所砌,

  妙处是蠕动的女女男男,

  在穴里饱赏小涧枫林,

  领略了幽芳与清山风。

    ——摘录自《椿山庄》

  按:这是作者在日本游览了“椿山庄”的联想。椿山庄是东京名胜之一,日本高僧一休和尚开山堂的地方,作者登椿山庄而联想到中国的太湖与黄山。前者是人工所砌,后者则是大自然风景。但作者并非抑此扬彼,而是认为各有妙处,这也显示出作者在美学上“兼收并蓄”的观点。

  弯弯曲曲小道,

  处处流泉潺潺,

  白鹭笑指赤脚的人赶路,

  仿佛是杏花春雨江南。

    ——摘录自《伊豆道上》

  按:伊豆是日本著名的风景区,颇有中国的江南风光。“白鹭笑指赤脚的人赶路”,构想新鲜,喻象生动。

  花与树

  托物起兴,是中国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如李商隐之咏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苏东坡之咏杨花:“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似,无情有思。”诗的形式容有新旧之分,但这种抒情手法却是一脉相承的。在柳北岸的旅游诗中也有许多“咏物”的诗篇,是借所咏之物抒情,且含人生哲理的。例如《花与树》:

  谁说四季有不谢的花,

  谁说万年有常青的树,

  过往的皇帝希望岁月长春,

  但终于不能永听晨钟暮鼓。

  庶士看见花树似薄还浓,

  希望减轻的是大寒大暑。

  其实何须为花树生了幽忧,

  乱世的人有的是长叉利斧,

  且看荒烟乱草的前身,

  当年住的还不是高僧贵妇。

  能站一站就算是人生,

  应为落日和花树相映而欢呼。

  攻城穷凶杀人盈野,

  能站一站已不算辜负,

  休怨轻浅飘忽的时光,

  秋虫之鸣,正是花树灿烂的脚步。

  肚皮里纵有希望的灰尘,

  可把灰尘看成花树的香馥。

  诗人因花与树而引起的感慨是深沉的,结句“可把灰尘看成花树的香馥”所含的哲理尤其值得咀嚼。

  游子自比蜗牛

  又如《蜗牛》:

  廊下有不少欢颜,

  一只蜗牛却在石缝中受苦,

  它背上一个壳儿,

  慢吞吞地找寻归途,

  因为冬天即将到来,

  该爬回故居忍受孤独。

  ……

  故居有绮梦系心,

  待春天到来再爬向山麓,

  探问那坚深弥久的爱情,

  看看旧侣是否蓄上了黄胡,

  万一看到的只剩一个壳儿,

  它亦可自由爬到了他处。

  剩下的自由可以凝神细思,

  或再找个隙儿来一回踏步,

  在丁香花旁嗅嗅香味,

  在木槿叶上啜啜清露,

  宇宙既是上帝所营,

  除了羽化谁说是无权安住?

  蜗牛而有绮梦系心,把“蜗牛”和“绮梦”相连,真是妙句,充分显露出诗人的浮想连翩,构思独特。但读者也不难理解,因为蜗牛的绮梦是因怀念故居而引起的。作者把蜗牛拟人化,看来是把蜗牛比作异乡的游子的。

  这个“蜗牛”是“背上一个壳儿,慢吞吞地找寻归途”的,这象征了游子思归的心情;而蜗牛的“自叹”自己的壳儿重得可怜”,这个壳儿当然亦有双关意义,可以理解为令游子滞留异乡的包袱。看来,作者也是以“蜗牛”自况吧。

  步儿踏碎旅人迷惘

  柳北岸的旅游诗不但擅于描写各个不同地方的特殊景物,也擅于描写“特殊人物”。例如他写日本的艺伎:

  肩儿披上了云和雾,

  脸儿贴上了花黄,

  香味从袖子里喷出来,

  琴声透过了纸窗。

  镜里有隙影风光常临,

  亦有春浓秋洁来往,

  多彩雨虹任扇儿轻摇,

  步儿踏碎旅人迷惘。

  红灯转移盈盈倩影,

  酒瓶儿在柔荑的手中发狂,

  说是蕴蓄无限情意,

  给旅人献上了珍珠时光。

  鸭川的水不舍昼夜,

  旅人从笑声中相忘,

  京舞文乐温存片刻,

  休管那西厢月色如霜。

  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很新颖,“写实”和“象征”并用。第一节是艺伎出场的画相,“肩儿披上了云和雾”,云和雾象征所披的轻纱;“脸儿贴上了花黄”的“花黄’则是实物(古代女子的面饰。《木兰辞》有“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句)。第二节写艺伎之艺,“多彩雨虹”象征彩色扇子摇动时给人的感觉。三四两节写旅人的感受(包括作者自己)。“从笑声中相忘”意境超脱,“休管那西厢月色如霜”更留下不尽的韵味。

  从形式上说,这是一首典型的格律诗,句法齐整,通篇押韵,可见作者修辞的功力。

  江湖载酒 避世佯狂

  柳北岸的诗,在表现形式上属于格律派,“使人有整齐、端正、稳健之感”(赵戎的评语),但其内蕴的“诗情”却是“浪漫”的,我很喜欢他的一首题为《牵惹》的小诗,就以这首诗为例吧:

  望望山山水水,

  给心灵讨了一个喜欢,

  而今又从九州飞过,

  送行的云团千万。

  碧浪朱栏系心,

  风吹落花纷乱,

  真是梦中寻梦,

  只惹得一片悲酸。

  昨日看过纱灯闪闪,

  坐过了笙弦交织的床,

  目前剩下千丝别绪,

  付与竹影纸窗。

  天边的落霞岂有今古,

  江湖载酒才是避世佯狂,

  浅颦深笑都已消失,

  谁想春红秋白,月黑山黄?

  这是收辑在作者的日本纪游诗集《旅心》中的一首小诗,戏剧有“主题曲”,这首诗或者也可说得是《旅心》的主题诗吧,因为它表达的就正是作者的“旅心”。“落魄江湖载酒行”,柳北岸用上杜牧的诗句,柳北岸并不“落魄”,但诗情(或说旅心)却是相通。从其诗而想其人,我想柳北岸也是有其“避世佯狂”的一面吧。牵惹诗人旅心的是难以名说的惆怅,用诗人的话来说,就“真是梦中寻梦,只惹得一片悲酸”。

  苦瓜藤上开的淡淡小花

  《雪泥》是《梦土》与《旅心》的合集,作者为《旅心》写了一首“序曲”,题名“静思”。这是作者心灵的独白,也说明了他为什么写下了这许多纪游诗。就让我们看看他所思的是什么吧。

  我们似一条藤上的苦瓜,

  默默地开过了淡淡小花,

  看骄阳摆着好大架子,

  亦让轻佻的风姨乱刮。

  因为要在这片土地生长,

  便不能说为寂寞所啮痛,

  我们还得到一份矜持和沉静,

  最少亦可望见朗月朦胧。

  上帝指定我们制造苦味,

  但我们自生了智慧和孤高,

  心上亦敲着相同的音节,

  配合了翡翠一般的美貌。

  至上的恋情常常霉锈,

  大地那无衰老的一天,

  你还在怨艾着什么呢?

  难道想到那青幽幽的烟。

  赵戎的评论说得好:“诗人以苦瓜自比,多么谦逊与虚让,这和晋陶渊明以傲霜的秋菊自比,是有异曲同工之效的,因为同样地有着‘一份矜持和沉静’,‘智慧和孤高’。……这素来不登大雅之堂的为高人雅士所轻视的植物,正显出其质朴无华的高洁,比起春兰秋菊之类,更大众化更有意义得多了。‘因为要在这片土地生长,便不能说为寂寞所啮痛!’这些话不但代表诗坛,也是代表整个文坛的。”

  (一九八八年八月写于悉尼)

相关热词搜索:笔花六照

下一篇:十三 尤今就是尤今
上一篇:十一 雪泥鸿爪 旧地深情——《美游心影》代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