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寻欢的疾病隐喻
2024-11-10 22:13:27 作者:云慕湮 来源: 点击:
胡马嘶风,汉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残照。 古木连空,乱山无数,行尽暮沙衰草。
星斗横幽馆,夜无眠、灯花空老。 雾浓香鸭,冰凝泪烛,霜天难晓。
长记小妆才了,一杯未尽,离怀多少。 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时烦恼。 料有牵情处,忍思量、耳边曾道。甚时跃马归来,认得迎门轻笑。
时彦的《青门引》一直给我造成一种错觉,总是觉得《多情剑客无情剑》和《武林外史》是发生宋朝的故事,总是把李寻欢和沈浪出场的风雪与这首宋词的氛围混淆在一起。当然按照书中所说李寻欢与沈浪都应该是明朝的人物。我的印象中,苏轼柳永之前的宋词大多是清丽、凄冷、乍暖还寒的清秋午后,峨冠博带的士人流露着淡淡的闲适与落寞。代表人物如晏欧就不用说了,不以词作闻名的人物也多半如此,诸如王禹偁的《点绛唇》、林和靖的《长相思》。记得李泽厚曾经说过苏轼的“人生如梦”是中国传统的封建文明没落的伤感,或许宋初的文人这种伤感相对苏轼而言更加含蓄,淡淡地隐藏在清丽的风物之中。
李寻欢给我印象近似于宋初的文人,矜持的风雅与无尽的落寞,正如王怜花所说李寻欢是江湖中的艺术家,或者更确切地说他本不属于江湖,他本是庙堂上的名士,钟鸣鼎食的贵族,但偏偏他又是一个江湖人。这种奇怪的身份自然让人很不解,江湖上首屈一指的枭雄上官金虹也为之感叹:“你本是三代探花,风流翰林,名第高华,天之骄子,又何苦偏偏要到这肮脏江湖中来做浪子?”而古龙力捧李寻欢为江湖第一名侠,读者对李寻欢又颇多非议,令李寻欢身上有了更多的神秘色彩。要想真正理解李寻欢,我觉得还要从李寻欢的疾病开始。
也许看官会问,李寻欢的病和他的人物形象有什么关系?但我觉得非常有关系。在文学类作品,疾病绝不单单是身体机能出现了问题。肥皂剧中特别韩剧居多,如《蓝色生死恋》,主角往往会因疾病死亡,而得最多的往往是白血病。是因为“这种癌症并不像其他癌症般会有可见或可触摸得到的“可憎肿瘤”,能相当维持当事者的‘形象美感’;而且血是生命的象征,病人因此病而脸色苍白,在‘白’与‘血’之间,很巧妙地营造出病人‘美丽的生命正逐渐被吞噬’的意象。”(王溢嘉《优雅艺术家之病:林黛玉的爱情、疾病与死亡》),非常符号煽情的需要。因此苏珊桑塔格提出了疾病的隐喻的理论:疾病之外的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社会重压。
那我们来看看李寻欢得什么病?古龙很爽快,开门见山地给出了答案。
“李寻欢叹了口气,自角落中摸出了个酒瓶,他大口的喝着酒时,也大声地咳嗽起来,不停的咳嗽使得他苍白的脸上,泛起一种病态的嫣红,就仿佛地狱中的火焰,正在焚烧着他的肉体与灵魂。”(第一章《飞刀与快剑》)。或许有些看官看出来了,这不是肺结核嘛。国人或许对肺结核没有多少疾病的隐喻的认识,但肺结核在西方可是不一般。苏珊桑塔格认为:“它被想象成一种裹着一层光辉的通常具有抒情色彩的疾病。”(《作为疾病的隐喻》)19世纪工业革命后欧洲爆发第一次肺结核病高峰,很多文人死于此病。拜伦、济慈、萧邦、史蒂文生、劳伦斯、梭罗、卡夫卡等知名的艺术家都患有肺结核,而勃朗特三姐妹均是死于肺结核,肺结核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家之病”。雪莱就曾对“肺病鬼”济慈说:“这种痨病特别喜欢像你这种能写出如此优美诗文的人。”据说肺结核病人多愁善感,身体的病痛使得精神的灵感更加活跃,更有利于文学作品的创作。需要说明的是,肺结核病只是结核菌感染所致,因为与文人的渊源以及病人的一些特征,成为了一种浪漫的疾病,算是和中国的梅花有些相似,“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因此苏珊桑塔格极力反对疾病的隐喻给病人带来的社会和心理压力,但在文学作品中疾病的隐喻强化了读者的心理感受,增减了作品和人物的魅力。
在中国小说这种肺结核的隐喻不是特别多,但却又有一位举世闻名的大人物,那就是林黛玉。林黛玉孱弱的身体,多愁善感的性格,灵秀敏捷的诗才,孤傲高洁的品格与肺结核结合在一起就有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卓与杜鹃啼血的凄艳,如此的林黛玉在凄风苦雨之夜吟唱《葬花词》,“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映衬着不停地咳嗽,掩绢一抹雪白中的鲜红,有着极强的毁灭美,加上林黛玉看似柔弱,实则极其执拗的性格,则代表了传统贵族精神在大厦将倾之时固守精神殿堂的风姿,宛若泰坦尼克号沉没前的乐队鸣奏。
古龙可谓综合中西方对肺结核病的浪漫化,加上学医中的体验,将肺结核病的隐喻带入了武侠,是古龙在武侠小说中文艺化的探索一个经典案例。通过李寻欢疾病的隐喻,我们不难发现他身上蕴含的深层意义。因肺结核病造成的虚弱肉体,暗示着李寻欢所代表的传统武林世家或者贵族的一种没落。这种没落在之前的南宫平和沈浪身上已经体现,南宫平沉默的坚毅,沈浪微笑后的寂寞。而李寻欢有着更剧烈的象征意义,三代探花,世代高第,一代江湖名侠,随着岁月暗换不仅是李园的衰落。当赵正义之流的伪君子大行其道,当林仙儿色诱江湖,当上官金虹君临天下,江湖笼罩于腥风血雨群魔乱舞人性丧失之中,江湖已经不再是那个江湖。贵为兵器谱排名第一的天机老人面对江湖乱象也无可奈何,当他死于上官之手,意味江湖的格局已经改变。而李寻欢正是象征着武林贵族精神的没落,所以李寻欢格格不入于江湖之中,只能在荒野之中与阿飞相交为友。
身体越虚弱,脸色越苍白,精神的反抗力就越大。精神的热情如同地域的火焰升腾起来,燃烧着肉体与灵魂,在苍白的两颊上泛起病态的嫣红,这不仅是肺结核病人的临床症状,也是精神上暗示。武林贵族精神没落的江湖,李寻欢还在固执地坚持,以他血缘和灵魂的传统对抗着江湖的逆流。在上官金虹林仙儿主导的金钱情色的欲望江湖中,李寻欢坚持着的风度。举手投足之间表现着他武林传统贵族的风范,在小说中随处可见,李寻欢代表了一种风度。尤其在少林寺中李寻欢与心树的相逢,当年风流探花与铁胆御史,今朝的江湖名侠与少林高僧。
古龙与武侠都不仅是怀旧,林黛玉肺结核的热情表现出的诗才,而李寻欢疾病下的热情表现出来的是他的飞刀。小李飞刀,例不虚发。技术层面之上的是精神力量。小李飞刀有着李寻欢坚守的武林传统贵族的力量,当然也可以解释为古龙所说的博爱。小李飞刀射杀龙凤双环,同时也是武林传统贵族精神对江湖新兴枭雄权力的胜利。武侠中武功往往是需要精神力量支撑的,李寻欢之后小李飞刀的神奇似乎不复存在,尽管古龙极力维护小李飞刀的神话。但叶开显然没有小李飞刀所需要的精神力量,相反傅红雪快刀就显得更加耀眼了。
在小说中李寻欢的追忆显得非常引人注目,意识流般的追忆对比着污浊江湖的争夺杀戮,益加显得洁白。当年的桃李春风,当年的流金岁月,当年的似锦繁花,转瞬即逝。风月不知人事改,只有李寻欢还固守着精神的李园。在这里我不是吹捧武林贵族或者世家的优越,只是找一个词来代表李寻欢所代表和坚持的风度。李寻欢虽然可以击败上官金虹和金钱帮,但无法挽回武林贵族精神的没落,当然也无法逆转他那个时代的消逝。正如肺结核病人肉体的虚弱倦怠与精神的亢奋过敏隐喻了一种浪漫的气质,李寻欢现实生活的失意与内在精神的孤傲则表现了无限的落寞。这种代表了一种传统精神没落的落寞和宋初文人是有几分相似的,但李寻欢要强烈很多,只是李寻欢的武林贵族的风雅使之含蓄一些。
从南宫平到沈浪再到李寻欢,以后古龙的主角出身开始平民化,也许是尧吉所说的武林世家的没落,也许是王怡所说“武功资本主义”到“金钱资本主义”的转变,李寻欢所代表的武林贵族的风度,以及因这种没落而产生的落寞,在古龙江湖中真的是小李飞刀成绝响。叶开是一个尝试,但他的风度和沈浪李寻欢不是一个档次的。傅红雪代表了随后的人物走向,虽然后来也有赵无忌谢晓峰这样的世家子弟,但已与李寻欢等人相去甚远了,他们更像黑社会中的大佬。在古龙生活的年代,也正是台湾社会工业化进程中社会转型期,也许李寻欢蕴含了古龙对传统古典逐渐消逝的哀伤。
最后再谈李寻欢的爱情,李寻欢将林诗音让给龙啸云一事,被无数读者诟病,我觉得就此事很言,很难为李寻欢找到辩护的理由。但从整个小说来看,这应该是古龙人为一个处理。我们应该注意古龙不是李寻欢安排一个完美的婚姻,至少开始不是这样,而是为了打造一段感人的爱情。关于这个话题,王溢嘉在<从梁祝与七世夫妻谈浪漫爱及其他>> 讲的很清楚,我就直接引用如下: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说:“柔情乃是性欲的升华”,诗人济慈说:“欲望会死亡,因为每一次触摸都耗损了它的神奇。”精神分析学家和诗人都同时体会到:性欲一经消耗,就会减损情爱的强度,只有不能消耗的情欲才能浓缩、提炼出清纯而又炽烈的浪漫爱。情欲因受阻而不能消耗,因此各种横逆、困难、挫折、痛苦就成为浪漫爱必备的条件,而且是愈挫愈勇。初始的爱意也许是来自性欲本能,但它的无由消耗终于使爱逐渐独立成为一种新的感觉经验,它的对象也逐渐由对方的肉身转移到自己内心骚动的感觉(feelings),他开始爱爱情本身,以及爱情中的喜乐与痛苦。于是浪漫爱成为一个感情的黑洞,吸融一切,使当事者茶饭不思,全心全意的放弃自我,沉溺在自己的感觉中。
在西洋,中世纪游吟诗人的讴歌为浪漫爱开发出一个更高的境界:爱成了一种“非性与无望的热情”(non-sexual and hopeless passion),与对方结合并非这种浪漫爱的目的,当事者所倾慕的是一个经过理想化的完美女人,她的完美令人神往,也令人自惭形秽,因此,爱不仅是一种自我感觉的体验,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净化与自我提升的过程。要使爱维持在高亢状态,除了消耗的问题外,还有时间的问题;时间会使感觉弱化,欲望消褪,只有肉体适时的毁灭才能使欲望与激情永远悬搁在它的巅峰,同时使伟大的爱情故事永远悬搁在读者或观众的心灵中。因此,伟大感人的爱情故事永远是个以痛苦与死亡来收场的悲剧。”
古龙人为让李寻欢无法与林诗音结合,这种受阻拦的无性爱情在岁月的煎熬中得到升华,愈加的炽烈。并且面对自己所坚持的贵族精神没落时,林诗音与这段爱情都成为李寻欢的精神家园。李寻欢中毒险些不治时,当李寻欢赴约上官金虹,玲玲为之梳头时,记忆潜入时间的河流,林诗音与李园出现在眼前,纵然江湖混乱,纵然李园冷落,纵然此生永隔,纵然命在旦夕,拥有了沉浸于记忆的刹那幸福,一切为之释然。林诗音也成为李寻欢理想化的完美女人,即使林仙儿这样的完美肉体,恐怕连李寻欢的性欲都勾不起来。相对于金庸笔下女主角都是未婚少女,林诗音已成人妇的形象有些近似西方骑士文学中贵妇,而同期的《萧十一郎》沈璧君也应是这个类型。古龙应该是刻意营造李寻欢与林诗音无法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悲剧,但这个处理有些过分了,这一点上李寻欢是很难被原谅的,
注:前几天看到《十月》张闳的《疾病的修辞》一文中结核病的部分,而且文中描写结核病的症状有一段文字与描写李寻欢的很相似,觉得得李寻欢也是这个类型的,应该讨论一下李寻欢的这个问题。写帖子的时候,发现王溢嘉的《古典今看:从诸葛亮到潘金莲》中很多地方谈到与李寻欢相似的问题,帖子中引用了相应的观点。王溢嘉是台湾人,我觉得台湾学者对中西方知识都比较了解,并且注重考据,相当严谨深刻。
(完)
星斗横幽馆,夜无眠、灯花空老。 雾浓香鸭,冰凝泪烛,霜天难晓。
长记小妆才了,一杯未尽,离怀多少。 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时烦恼。 料有牵情处,忍思量、耳边曾道。甚时跃马归来,认得迎门轻笑。
时彦的《青门引》一直给我造成一种错觉,总是觉得《多情剑客无情剑》和《武林外史》是发生宋朝的故事,总是把李寻欢和沈浪出场的风雪与这首宋词的氛围混淆在一起。当然按照书中所说李寻欢与沈浪都应该是明朝的人物。我的印象中,苏轼柳永之前的宋词大多是清丽、凄冷、乍暖还寒的清秋午后,峨冠博带的士人流露着淡淡的闲适与落寞。代表人物如晏欧就不用说了,不以词作闻名的人物也多半如此,诸如王禹偁的《点绛唇》、林和靖的《长相思》。记得李泽厚曾经说过苏轼的“人生如梦”是中国传统的封建文明没落的伤感,或许宋初的文人这种伤感相对苏轼而言更加含蓄,淡淡地隐藏在清丽的风物之中。
李寻欢给我印象近似于宋初的文人,矜持的风雅与无尽的落寞,正如王怜花所说李寻欢是江湖中的艺术家,或者更确切地说他本不属于江湖,他本是庙堂上的名士,钟鸣鼎食的贵族,但偏偏他又是一个江湖人。这种奇怪的身份自然让人很不解,江湖上首屈一指的枭雄上官金虹也为之感叹:“你本是三代探花,风流翰林,名第高华,天之骄子,又何苦偏偏要到这肮脏江湖中来做浪子?”而古龙力捧李寻欢为江湖第一名侠,读者对李寻欢又颇多非议,令李寻欢身上有了更多的神秘色彩。要想真正理解李寻欢,我觉得还要从李寻欢的疾病开始。
也许看官会问,李寻欢的病和他的人物形象有什么关系?但我觉得非常有关系。在文学类作品,疾病绝不单单是身体机能出现了问题。肥皂剧中特别韩剧居多,如《蓝色生死恋》,主角往往会因疾病死亡,而得最多的往往是白血病。是因为“这种癌症并不像其他癌症般会有可见或可触摸得到的“可憎肿瘤”,能相当维持当事者的‘形象美感’;而且血是生命的象征,病人因此病而脸色苍白,在‘白’与‘血’之间,很巧妙地营造出病人‘美丽的生命正逐渐被吞噬’的意象。”(王溢嘉《优雅艺术家之病:林黛玉的爱情、疾病与死亡》),非常符号煽情的需要。因此苏珊桑塔格提出了疾病的隐喻的理论:疾病之外的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社会重压。
那我们来看看李寻欢得什么病?古龙很爽快,开门见山地给出了答案。
“李寻欢叹了口气,自角落中摸出了个酒瓶,他大口的喝着酒时,也大声地咳嗽起来,不停的咳嗽使得他苍白的脸上,泛起一种病态的嫣红,就仿佛地狱中的火焰,正在焚烧着他的肉体与灵魂。”(第一章《飞刀与快剑》)。或许有些看官看出来了,这不是肺结核嘛。国人或许对肺结核没有多少疾病的隐喻的认识,但肺结核在西方可是不一般。苏珊桑塔格认为:“它被想象成一种裹着一层光辉的通常具有抒情色彩的疾病。”(《作为疾病的隐喻》)19世纪工业革命后欧洲爆发第一次肺结核病高峰,很多文人死于此病。拜伦、济慈、萧邦、史蒂文生、劳伦斯、梭罗、卡夫卡等知名的艺术家都患有肺结核,而勃朗特三姐妹均是死于肺结核,肺结核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家之病”。雪莱就曾对“肺病鬼”济慈说:“这种痨病特别喜欢像你这种能写出如此优美诗文的人。”据说肺结核病人多愁善感,身体的病痛使得精神的灵感更加活跃,更有利于文学作品的创作。需要说明的是,肺结核病只是结核菌感染所致,因为与文人的渊源以及病人的一些特征,成为了一种浪漫的疾病,算是和中国的梅花有些相似,“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因此苏珊桑塔格极力反对疾病的隐喻给病人带来的社会和心理压力,但在文学作品中疾病的隐喻强化了读者的心理感受,增减了作品和人物的魅力。
在中国小说这种肺结核的隐喻不是特别多,但却又有一位举世闻名的大人物,那就是林黛玉。林黛玉孱弱的身体,多愁善感的性格,灵秀敏捷的诗才,孤傲高洁的品格与肺结核结合在一起就有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卓与杜鹃啼血的凄艳,如此的林黛玉在凄风苦雨之夜吟唱《葬花词》,“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映衬着不停地咳嗽,掩绢一抹雪白中的鲜红,有着极强的毁灭美,加上林黛玉看似柔弱,实则极其执拗的性格,则代表了传统贵族精神在大厦将倾之时固守精神殿堂的风姿,宛若泰坦尼克号沉没前的乐队鸣奏。
古龙可谓综合中西方对肺结核病的浪漫化,加上学医中的体验,将肺结核病的隐喻带入了武侠,是古龙在武侠小说中文艺化的探索一个经典案例。通过李寻欢疾病的隐喻,我们不难发现他身上蕴含的深层意义。因肺结核病造成的虚弱肉体,暗示着李寻欢所代表的传统武林世家或者贵族的一种没落。这种没落在之前的南宫平和沈浪身上已经体现,南宫平沉默的坚毅,沈浪微笑后的寂寞。而李寻欢有着更剧烈的象征意义,三代探花,世代高第,一代江湖名侠,随着岁月暗换不仅是李园的衰落。当赵正义之流的伪君子大行其道,当林仙儿色诱江湖,当上官金虹君临天下,江湖笼罩于腥风血雨群魔乱舞人性丧失之中,江湖已经不再是那个江湖。贵为兵器谱排名第一的天机老人面对江湖乱象也无可奈何,当他死于上官之手,意味江湖的格局已经改变。而李寻欢正是象征着武林贵族精神的没落,所以李寻欢格格不入于江湖之中,只能在荒野之中与阿飞相交为友。
身体越虚弱,脸色越苍白,精神的反抗力就越大。精神的热情如同地域的火焰升腾起来,燃烧着肉体与灵魂,在苍白的两颊上泛起病态的嫣红,这不仅是肺结核病人的临床症状,也是精神上暗示。武林贵族精神没落的江湖,李寻欢还在固执地坚持,以他血缘和灵魂的传统对抗着江湖的逆流。在上官金虹林仙儿主导的金钱情色的欲望江湖中,李寻欢坚持着的风度。举手投足之间表现着他武林传统贵族的风范,在小说中随处可见,李寻欢代表了一种风度。尤其在少林寺中李寻欢与心树的相逢,当年风流探花与铁胆御史,今朝的江湖名侠与少林高僧。
古龙与武侠都不仅是怀旧,林黛玉肺结核的热情表现出的诗才,而李寻欢疾病下的热情表现出来的是他的飞刀。小李飞刀,例不虚发。技术层面之上的是精神力量。小李飞刀有着李寻欢坚守的武林传统贵族的力量,当然也可以解释为古龙所说的博爱。小李飞刀射杀龙凤双环,同时也是武林传统贵族精神对江湖新兴枭雄权力的胜利。武侠中武功往往是需要精神力量支撑的,李寻欢之后小李飞刀的神奇似乎不复存在,尽管古龙极力维护小李飞刀的神话。但叶开显然没有小李飞刀所需要的精神力量,相反傅红雪快刀就显得更加耀眼了。
在小说中李寻欢的追忆显得非常引人注目,意识流般的追忆对比着污浊江湖的争夺杀戮,益加显得洁白。当年的桃李春风,当年的流金岁月,当年的似锦繁花,转瞬即逝。风月不知人事改,只有李寻欢还固守着精神的李园。在这里我不是吹捧武林贵族或者世家的优越,只是找一个词来代表李寻欢所代表和坚持的风度。李寻欢虽然可以击败上官金虹和金钱帮,但无法挽回武林贵族精神的没落,当然也无法逆转他那个时代的消逝。正如肺结核病人肉体的虚弱倦怠与精神的亢奋过敏隐喻了一种浪漫的气质,李寻欢现实生活的失意与内在精神的孤傲则表现了无限的落寞。这种代表了一种传统精神没落的落寞和宋初文人是有几分相似的,但李寻欢要强烈很多,只是李寻欢的武林贵族的风雅使之含蓄一些。
从南宫平到沈浪再到李寻欢,以后古龙的主角出身开始平民化,也许是尧吉所说的武林世家的没落,也许是王怡所说“武功资本主义”到“金钱资本主义”的转变,李寻欢所代表的武林贵族的风度,以及因这种没落而产生的落寞,在古龙江湖中真的是小李飞刀成绝响。叶开是一个尝试,但他的风度和沈浪李寻欢不是一个档次的。傅红雪代表了随后的人物走向,虽然后来也有赵无忌谢晓峰这样的世家子弟,但已与李寻欢等人相去甚远了,他们更像黑社会中的大佬。在古龙生活的年代,也正是台湾社会工业化进程中社会转型期,也许李寻欢蕴含了古龙对传统古典逐渐消逝的哀伤。
最后再谈李寻欢的爱情,李寻欢将林诗音让给龙啸云一事,被无数读者诟病,我觉得就此事很言,很难为李寻欢找到辩护的理由。但从整个小说来看,这应该是古龙人为一个处理。我们应该注意古龙不是李寻欢安排一个完美的婚姻,至少开始不是这样,而是为了打造一段感人的爱情。关于这个话题,王溢嘉在<从梁祝与七世夫妻谈浪漫爱及其他>> 讲的很清楚,我就直接引用如下: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说:“柔情乃是性欲的升华”,诗人济慈说:“欲望会死亡,因为每一次触摸都耗损了它的神奇。”精神分析学家和诗人都同时体会到:性欲一经消耗,就会减损情爱的强度,只有不能消耗的情欲才能浓缩、提炼出清纯而又炽烈的浪漫爱。情欲因受阻而不能消耗,因此各种横逆、困难、挫折、痛苦就成为浪漫爱必备的条件,而且是愈挫愈勇。初始的爱意也许是来自性欲本能,但它的无由消耗终于使爱逐渐独立成为一种新的感觉经验,它的对象也逐渐由对方的肉身转移到自己内心骚动的感觉(feelings),他开始爱爱情本身,以及爱情中的喜乐与痛苦。于是浪漫爱成为一个感情的黑洞,吸融一切,使当事者茶饭不思,全心全意的放弃自我,沉溺在自己的感觉中。
在西洋,中世纪游吟诗人的讴歌为浪漫爱开发出一个更高的境界:爱成了一种“非性与无望的热情”(non-sexual and hopeless passion),与对方结合并非这种浪漫爱的目的,当事者所倾慕的是一个经过理想化的完美女人,她的完美令人神往,也令人自惭形秽,因此,爱不仅是一种自我感觉的体验,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净化与自我提升的过程。要使爱维持在高亢状态,除了消耗的问题外,还有时间的问题;时间会使感觉弱化,欲望消褪,只有肉体适时的毁灭才能使欲望与激情永远悬搁在它的巅峰,同时使伟大的爱情故事永远悬搁在读者或观众的心灵中。因此,伟大感人的爱情故事永远是个以痛苦与死亡来收场的悲剧。”
古龙人为让李寻欢无法与林诗音结合,这种受阻拦的无性爱情在岁月的煎熬中得到升华,愈加的炽烈。并且面对自己所坚持的贵族精神没落时,林诗音与这段爱情都成为李寻欢的精神家园。李寻欢中毒险些不治时,当李寻欢赴约上官金虹,玲玲为之梳头时,记忆潜入时间的河流,林诗音与李园出现在眼前,纵然江湖混乱,纵然李园冷落,纵然此生永隔,纵然命在旦夕,拥有了沉浸于记忆的刹那幸福,一切为之释然。林诗音也成为李寻欢理想化的完美女人,即使林仙儿这样的完美肉体,恐怕连李寻欢的性欲都勾不起来。相对于金庸笔下女主角都是未婚少女,林诗音已成人妇的形象有些近似西方骑士文学中贵妇,而同期的《萧十一郎》沈璧君也应是这个类型。古龙应该是刻意营造李寻欢与林诗音无法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悲剧,但这个处理有些过分了,这一点上李寻欢是很难被原谅的,
注:前几天看到《十月》张闳的《疾病的修辞》一文中结核病的部分,而且文中描写结核病的症状有一段文字与描写李寻欢的很相似,觉得得李寻欢也是这个类型的,应该讨论一下李寻欢的这个问题。写帖子的时候,发现王溢嘉的《古典今看:从诸葛亮到潘金莲》中很多地方谈到与李寻欢相似的问题,帖子中引用了相应的观点。王溢嘉是台湾人,我觉得台湾学者对中西方知识都比较了解,并且注重考据,相当严谨深刻。
(完)
相关热词搜索:李寻欢
上一篇:由对林仙儿的刻画浅谈古龙的女人观
下一篇:双生花
评论排行
- ·《绝代双骄》录校后记(3)
- ·第四章 疯妇痴情(2)
- ·古龙这个人(2)
- ·第一章 名剑香花(2)
- ·顾雪衣《古龙武侠小说知见录》精装本已上市(1)
- ·珠海古龙全集PDF版(1)
- ·《午夜兰花》中的兰花先生是谁?(1)
- ·刀劈温瑞安:细数温瑞安十大罪(1)
- ·古龙《欢乐英雄》剧版来袭,主角都是演技派(1)
- ·阳朔《血煞魔君》PDF 三册全(1)
- ·38年了,举酒一杯,遥祭古龙(1)
- ·珠海古龙全集PDF版(1)
- ·第九九章 良缘巧订(1)
- ·第三十章 收回神剑谱 棋后撞岩亡(1)
- ·第六章 黄金万两 到死可曾在手(1)
- ·延边人民出版社的功与过— 司马翎小说的版...(1)
- ·寻找朱贞木(1)
- ·第一章(0)
- ·第一章 居扬河畔(0)
- ·楔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