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万水千山 草莽豪英归岱岳 清溪明月 风萍儿女说因缘
 
2021-01-07 15:52:28   作者:百剑堂主   来源:百剑堂主作品集   评论:0   点击:

  “黑里刀”邹人鹤把李庭光这些人留在已成灰烬的万柳庄附近,是想等待宋一龙、柳贯虹前来入网。
  可是在万柳庄被焚之后,宋一龙已向泰山方面赶了好几程。他一面惦记着爱子宋如蛟,又不知道妻子柳贯红在安顿了老母之后,现在已赶到了哪里。所以无论白天赶路,夜里落店,凡是碰到妇道人家,都特别多看几眼,总希望最好突然发现了柳贯虹的踪影,就好双双同赴泰山。
  但因行藏上需要加倍小心,因之在路上连言语也得简省。心事重重,夜里就常常醒一阵、睡一阵的,不得安心,所以精神相当疲累。就这样的日行夜宿,一天傍晚,他终于走到泰山山麓的一个小集。
  小集地方本来不大,而过路的客人却特别挤,宋一龙花了不少唇舌,才在一个小客店里找到了一个仅堪容膝的小房间。乘夜又在小集上买了一些香烛之属,再用黄布把随身利剑包起来,与香烛之属扎在一起,把自已打扮成一个香客的样子。至于在路上夺来的“夺魂索”,则缠在腰干上。
  一切停当之后,第二天早上便登山。宋一龙清晨起步,走了几里,到“红门”的时候,村落人家还未开门。再又走过了“头天门”、“高老桥”一连十多里路,便到了“马棚崖”。
  举头一望,见有许多嶙峋奇怪的大石,嵬垒嵌空,周围又有几百参升天的古柏荫蔽着,映得连石头都染上碧绿。山隙里流着小溪,在林边石罅间亮着澄澈寒光,宋一龙满身都觉得凉飕飕的,不觉打了一个冷颤。
  这时候,忽然从柏林间闪出了一个人,年纪约五十左右,人极矮小,头上扎了一块黄布巾,脚上却不鞋不袜,打着大赤脚。他肩上一条黑麻麻的扁担,挑着两大桶水,看来没有一担也有八九十斤。
  那人走到宋一龙面前,轻轻把担子一放,说:“客人这么早就登山,昨晚是宿在泰安城里么?”
  宋一龙只含糊地点了点头,顺便也探探路,便问道:“不知到封禅台还有多少路?大概多少时候才可以走到?”
  那挑水的人道:“那就很难说了,有人走得慢,有人登山像走平地,有人走平地像登山。”
  宋一龙听他说话含里含糊,虚虚无无,说了等于不说,便随便问道:“你老人家是住在附近的么?”
  那挑水的人道:“我就住在泰山。”
  宋一龙想,谁不知道你住在泰山,便再逗弄他道:“你老人家在这里是耕山?是修道?”
  那挑水的人道:“耕山也是修道,修道也是耕田。”
  宋一龙更觉他疯疯癫癫,不想再谈,正要举步,那挑水的人一担上肩,已赶在他的前头。
  那挑水的老人走了几步,又回头望望宋一龙,招呼道:“客人,你要赶上封禅台,可得走快点。要是你认不得路,可以跟着我走,包你没错。”
  宋一龙便跟在他的后面,又走了一大段路。忽见眼前的山路已由平转险。
  那挑水的老人指一指道:“这叫做回马岭,不但马匹要到此回头,胆小的人到此也要回头。”说罢冲着宋一龙笑笑。
  宋一龙心想:“你这老家伙看不起人,难道我就走不过你,况且你还挑着两桶水。”便赶前两步,对他说:“要是你老人家觉得累,我可以替你挑一程。”
  那挑水老人道:“等到挑不动了,再来劳烦你。”
  那时脚下的路已经很窄,但因凿在沿崖上,所以极之奇险。不时又有水从石壁凌空飞溅,如雾如霰,撒到路面上,弄得非常滑泽,一不小心,便会滑倒下去。
  那老人挑着两只大桶,走得平均轻快。遇到特别险窄的地方,他则侧身蟹行,一手攀岩,两桶压肩,还是有谈有笑。
  不到半个时辰,便已走过了“黄岘岭”,到达了“快活三”。
  这地点所以得名,是因为前头走了七八里的险路,到了这里忽然平坦,可以松了口气。
  宋一龙见附近一座建筑,构造得相当讲究,近前看,见题着“壶天阁”数字,从这里向西望去,尽眼平平坦坦,野花草从,竹篱茅舍,掩映杂发,另有一番好景,与刚才的处处险崖,步步崎岖,真有天壤之别。
  行人到了这里,好像送了严宾,再接好友,顿觉胸怀舒坦。那挑水的老人忽又笑道:“客人想累了,要歇歇么?”宋一龙望见不远处一崖平远,上有宽阔的青石砰,急速走了几步,赶在挑水老人的前边,再回头道:“老人家,你累了可不必客气,我还可以赶几步。”
  那老人挑水赶去,不多几时,便与宋一龙同时到了青石砰上。两人坐下来,那老人毫无倦容,仍然谈笑自若。他又告诉宋一龙,这里叫做“御帐崖”,宋真宗曾在这里驻荜,所以得名。
  附近有茅舍几间,有人卖茶,老人去捧了两碗,一碗给宋一龙,吩咐道:“客人可得爱惜脚力,前面还有更险的路。你随带的香烛,可要挂在我的扁担上么?”
  宋一龙觉得那老人总是看不起自己,道了谢,又继续登山。行了十多里,眼前又出现了一个奇景。仰头而望,只见西面和北面,两山奇峭璧立,中间只有一线通天。由低而高,有数不尽的石级,像是一道天梯,陡峭地放在这里。数百株的松树,飞植在两边的崖山上,像无数的鹏鸟展翅临空。罡风冲击在这道天梯中间,蓬蓬作响,使入听了心寒胆落。宋一龙正停步躇踌,那挑水的老人却已飞步而上。
  这峻似千级天梯,邃如万寻古井的所在,叫做“十八盘”,是泰山最险的地方。因为上覆浓阴,两边又有峭崖挡着,只有上面出口的地方见天,所以从下面望上去,好像井底观天,只见又青又白的一块,如高悬的明镜一样。
  这时那挑水的老人矫捷上行,宋一龙跟在后头,永远只见前头的老人的人影嵌在那块明镜中,与自己不即不离,而老人的脚底却像要踏到自己的鼻子上一样。偶然脚下一滑,使有一两块石头滚滚而下,发出阁阁阁的声音,经久不停,令人心怖!
  宋一龙回观下方,身体好似空际游丝,袅袅欲坠,不禁眼睛一眩。他急转头上向,继续攀登。就在这转身之间,那挑水的老人已离开他相当的远。他赶紧追上去,听到那挑水的老人朗声唱着歌,歌的是:“身登十八盘,快步莫盘桓。仰天如对镜,回身附设命。身下十八盘,有如坠鬼门。五体浮空际,罡风脑后旋。一上又一下,不死心胆寒!”听得人毛骨悚然。
  那时候两人差不多已走到了出口的地方,忽有一股罡风,从上口旋钻而下,势急而劲,几乎要把人冲下去。那挑水老人脚步一浮,叫一声:“客人,请帮帮忙。”那肩上的一挑水竟整个滑了下来。宋一龙赶快用右手接过,当初本以为最多不过是百斤左右,怎知到手之时,才发觉非同小可,竟有两担重有多。
  宋一龙赶快用左手去帮力,就在一举手之间,左手上成扎的香烛与包裹着的利剑,已给那老人顺手接去。他惊疑还来不及,那老人一声“多谢”,已把那一担水接了回去,走出“十八盘”的口上去了。
  宋一龙赶快追出,当头又一阵罡风,几乎把他打回去。
  出得“十八盘”来,地势突然平旷,心境略定,那老人却已走在三四十步之前。
  这时又听到他的歌声,歌的是:“出了十八盘,上望南天门,一山还有一山高,堪笑世人多自满!”
  宋一龙因手中的东西被老人取去,又不知道他知不知道里面包的就是兵刃,心中是很焦急。立刻赶步前追,他走那老人也走,一前一后总是相差十数步之遥,一时也奈何他不得。
  过了南天门,眼前更是平坦,而且有数十短墙矮屋,罗列其间,恰像个小市集。屋顶上飘着袅袅青烟,想是人家正在弄饭。门口有三三五五的人,有谈有笑的。山村景象,一片和平。
  宋一龙忽见那老人挑着水走进一家人家,便飞步赶上,只听那老人大声与里面的人打招呼道:“老板!水来了!”声犹未了,人已不见。
  宋一龙紧跟着飞步踏进,突然脚下一浮,眼前一黑,感到好像腾云驾雾一般。
  宋一龙感到腾云驾雾一般,在一片漆黑之中,整个人只觉得是由上坠下,轻飘飘的,不知要坠到哪里去。连想一想还来不及,又觉眼前一亮,已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急速回身去看,只见背后是一堵墙,连自己所从何来也分辨不出。
  眼前则是一个大殿,中间供奉着地藏菩萨。两旁都塑着一些牛头马面的怪像,有些圆睁怒目,有些口插长牙,都露着恐怖的神气。神前灯烛辉煌,香烟缭绕,可是连一个人影也没有,死寂到连苍蝇飞过也听得见,只是阴森肃杀。
  宋一龙正觉惊异,忽见一人从地藏菩萨座后闪出,双手捧着一剑,向他走来。那人哈哈大笑道:“宋贤兄!你一路辛苦了!”
  宋一龙定神一看,才知道原来是“河朔三雄”之一的仇季雄。
  仇季雄走到宋一龙面前,欠身一揖,即将利剑奉上。
  宋一龙接过看,原来就是刚才被那挑水老人拿去的东西,又是喜悦,又感惭愧。
  仇季雄跟着说明此次泰山聚会,因为事关重要,诚恐龙蛇混杂,一切特别谨慎。为怕人多口杂,事前不传暗号,不交凭信,而只提出泰山的一个地点,并派人伺守山下,先摸来人的虚实,再由受命去四方约会的人暗中面认,以保机密。
  他细细话明之后又道:“宋贤兄心存大义,一定不拘小节。”宋一龙一笑作答。
  仇季雄又问道:“宋贤嫂不是一道来么?”
  宋一龙道:“我们河西暂别,相约分道前来,仇贤兄这样相问,想是未见到了。”
  仇季雄道:“到月下为止,我们还没有得到消息。”
  宋一龙听罢,不禁眉头一皱,忧形于色。
  仇季雄见他这个样子,便安慰他道:“宋大嫂精明能干,想不致有什么差池。”
  宋一龙便将自己一路上所遇到的意外,详细告诉了仇季雄,又道:“我们夫妻分手出门之时,一点风声也没有透露,消息又怎会走漏的呢?”
  仇季雄又道:“赵猛这几年都在济南府里混事,万柳庄不属济南府地界,他们就算管事,也怎会管到那里去。”因此两人都觉得奇怪,但一时都想不出道理来。
  仇季雄道:“宋贤兄路上辛苦,先到后面歇歇。我们再从详计议。”说罢带着宋一龙走入地藏菩萨像后,举手一按,一个小门轻轻开启,两人先后入内,见有数间房舍,房舍前面有一个井,井边正有一人赤着上身,在用冷水擦汗。身旁有两个水桶,水桶上架着一条挑担。
  宋一龙上前一看,就是刚才那挑水的老人。仇季雄替宋一龙介绍道:“这位是石臼道人,刚才替宋贤兄领路的就是他。”宋一龙正欲施礼,那石臼道人却先怡然一揖道:“客人到了此地,已经不是客人,所以我们也不必再客气了。”
  宋一龙觉他说话萧爽诙谐,心中顿感坦悦。正想答话,又有一个人走来。来人是一个童子,名叫性真,只有十五岁左右,生得白皙无伦,十分韶秀,使人如见无瑕之玉,有剔透真纯之感。
  那性真走到仇季雄而前,轻轻一揖道:“无常道长请两位进去。”语声清亮,直如雏凤新音。宋一龙赶快还剑腰间,即随仇季雄入内。
  穿过一间明静无尘的内室,仇季雄双掌向墙上一推,一扇重门呀然而启,两人出外,那门立即合闭。挡面是密密的丛林,荫蔽得不见阳光。
  仇季雄对宋一龙道:“刚才经过的都是地下的密室。”随即带领宋一龙穿林绕树而行,不多一会,走进一间非常敞阔的大堂,只见四边围满了席地而坐的人,坐北面南,则摆着一排椅子,中间一席,坐着一个老人,须发如银,颜酡似醉,身上一袭袍子,却是雪似的白。他人虽近百而神若清晨,在椅上坐得笔直,右手拿着一枝尘拂,态度从容和易。
  仇季雄把宋一龙引到那老人面前,告诉他这就是无常道长,宋一龙连忙施礼,无常道长偏身谦受。留在他旁边的还有两把空椅子,无常道长叫宋一龙和仇季雄坐上,宋一龙看见两边椅上坐的都是比自已年长的人,赶快席地坐下了,无常道长及仇季雄再三邀请他,他仍是不愿坐到椅子上去。无常道长掀髯一笑,也不再强。
  宋一龙坐定之后,细看一下,只见四面坐的足有七、八十人。无常道长把尘拂向上一举,即见石臼道人挑了两桶东西进来,走到大堂中放下。随着又有一人挑了两箩东西进来,放在两桶的旁边。
  这时无常道人站了起来,对众人道:“诸位英雄远道前来。贫道未尽地主之谊,实深歉愧!现在谨备薄酒数石,约诸位来喝几口。大家请随便。”
  一时欢声四起,可是大家你让我让,过了一阵,仍然没有人走开去拿酒。
  那时,在无常道人旁边站着的性真,手持白色花一朵,走到堂中,说道:“看我把花抛到谁人面前,谁就先来取酒喝,好不好?”
  大家都觉得他乖巧,齐声说“好”。他便一连打了几个回旋,转得衣袂飘飘,轻灵柔美,许多人都不禁拍掌,掌声未了,一朵白花已由高处如一只白燕飞下,不远处一个红衣少女,好像舍不得那洁白的山花坠地,立即合着两掌去接,接到之后,立刻放在怀中,喜形于色。
  众人正一片喜笑之声,石臼道人已捧了一碗满满的酒,送到她的面前。她这才想起接花是要先喝酒的,不觉一怔,然后嫣然而笑,却不肯去接酒。
  石臼道人笑着说道:“我们武林中人,最要紧的说话算数。姑娘你怎能只爱接花,却不接酒呢?”
  那少女又腼腆一笑,却更加面有难色。忽见她身畔一个少年,迅手接过了石臼道人的酒,即向口里倒去。
  那红衣少女正想去拦阻,少年已把酒喝完,那少女瞪了他一眼,微嗔地道:“以后不许你喝酒!”
  那时石臼道人已端来第二碗酒,对那少年道:“这一碗替你自己喝。”
  那少女想把酒夺过来,可是那少年转一下背,酒已咽尽。大家看了,轰笑一阵,纷纷走去取酒来喝。只剩那少女和那少年两人站在一处,为喝酒的事在咕嘀。
  那少女名叫李红霜,因为最爱红色的东西,不但爱穿红衣,她手中独擅的飞刀,也每一把都扎上红色的绸巾,与那寒霜一样的刀锋相衬得火辣。又因为爱看红叶,使用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思,取了这个名字。
  那少年姓陈,下面取了一个卤莽的莽字。这少女少男两人,一个来自江南,一个来自塞北,一个为人聪明,一个为人坦直。一见面就谈得很投机。刚才他为李红霜喝酒解围,李红霜却怕他醉了误事。
  众人轰饮一阵,待得李红霜再去注意时,堂中摆的已不止两个空桶,而是六个空桶。李红霜看了陈莽一眼,又顽皮地伸伸舌头。
  无常道长那时又站起来,接过了性真递来的一碗酒,仰头立尽,跟着声如洪钟,对众人道:“我们大家喝过了同心酒,今后生死同心,祸福与共!”众人听了,大声称是。无常道长继续说:“因为尚有三数位英雄未到,大事稍候再议。我想这两天大家正好趁空把武艺拿出来磨练一下,互相切磋印证,对大家都有益处。不知诸位有何意见。”
  众人随着酒兴,无不说好。可是论到谁先下场,大家又谦让了一番。那时性真凝视着无常道长,及见他微微地点了一下头,便又走到堂中,笑嘻嘻地道:“我说先喝酒的先下场。”众人一阵笑表示赞成,石臼道人又走到陈莽面前去催请,李红霜立刻接口道:“我说最先挑酒进场的人先下场。”众人也跟着一阵笑。
  石臼道人对着李红霜笑道:“你这姑娘总不放过我,好,就让我这个老头子先来献献丑。可是我这把老骨头敌不过你们年青的两个,你们谁先来带我这个老头子松筋活络呀?”
  李红霜嗤的一笑,看看陈莽。陈莽走前一步,向石臼道人一揖到地,然后说:“如果道人肯教我几招,由我先来。”
  石臼道人问他用什么东西。他从腰间抽出了一柄长仅一尺左右的短剑。那剑与常见的剑有所不同,一来全身暗黑无光,二来中间并不起棱,反而凹陷下去,像一条小槽一样,可说貌不惊人。石臼道人则顺手拿起了一个酒桶,说了一声“请”,陈莽立刻一剑刺去。
  石臼道人拿着酒桶,把桶底对着陈莽的剑锋顶过去。大家看见,都以为他不过耍滑稽,怎知霎眼之间,陈莽手中的剑已没入桶中,抽不出来,而石臼道人则在哈哈大笑。
  原来陈莽一剑刺去之时,见石臼道人一桶顶来,以为那是他的虚招,正欲收剑,石臼道人的桶早已压到,他想避已来不及,故实际上不是剑刺穿了桶,而是桶套住了剑。而当陈莽的剑没入桶中,石臼道人立即一手捏住,陈莽的剑回旋既无余地,抽出也不可能,瞬息间便形成目前这个近乎可笑的情势。
  当下陈莽的脸涨得通红,李红霜在旁替他非常焦急,也非常忸怩。
  石臼道人即对李红霜说:“姑娘你来帮帮力,我再也捏不住他的剑了。”正在说时,把手一松,陈莽的剑已脱桶而出,向后踉跄了两步,然后站定。
  李红霜正替他难过,怎料陈莽飒的一声,将剑归鞘,立刻一膝跪下,向石臼道人拱手道:“道人答应过教我几招,又说武林中人最要紧的是说话算数,请不要见弃。”
  石臼道人想不到这少年人如此认真,而且当众认输,又认得如此诚直干脆,心中不觉感动,反而觉得很不好意思,立刻上前扶起,但陈莽却不肯起来,同时道:“除非道人肯照前言,答应垂教,我不起来。”说罢又向四周的人看看,有意要他当众答应。
  石臼道人只好点点头,陈莽才一揖而起。
  李红霜刚才很为陈莽难为情,到这时,心里才豁然开朗。她本来冰雪聪明,这时也心生一计,立刻手持刀两把,趋前对石臼道长道:“现在到小辈来向道长讨教。”
  石臼道人看着她那娇憨聪明的样子,哈哈大笑道:“老骨头斗不过你们年青人了。”说着立刻挑起酒桶往外走。
  李红霜追着他连喊“道长”,但石臼道人已经没入绿树林中,只听见他的笑声,却看不见他的人影了。
  李红霜正想走回陈莽身边,忽有一人走到她的面前道:“素慕李姑娘飞刀迅疾无比,狠准非常,在江南各地助令先翁‘追风刀’李白豪前辈,使贪官污吏寒瞻。未知愿转授两手么?”
  说的人有三十多岁年纪,名叫李达,面目黧黑,粗眉短发,原是金陵狱吏,因为常常见到好人受诬,有冤难诉,有一次竟有意协助几个犯人逃狱,亲手也打死了人,迫得走入江湖,人有“铁头李达”之称,又因“达”字与“逵”字相差不多,所以又有索性把他叫作“李逵”的,他也受之得意。
  李红霜听得他仰慕先父的威名,心中高兴,可是觉得在大堂内使起刀来,难免会出意外,便走到无常道长面前,端容请示道:“道长,许不许我们到外头去?”
  无常道人微笑点头,李红霜立刻拉着李达的手,叫一声:“叔叔!”便跳跳蹦蹦地走出大堂外面去。
  李达道:“你怎么叫起叔叔来了?”
  李红霜道:“我爹姓李,叔叔不也姓李吗?”
  李达笑笑,便和李红霜走到隔在大堂与树林中间的空地上,李红霜道:“叔叔,请你答应我一件事。”
  李达道:“什么事?”
  李红霜道:“我听爹说你点穴功夫很厉害,趁这时候有空,请你教一点给我。”
  李达道:“你那手飞刀已经够厉害,再多学些旁门杂学,叔叔怕没有男家敢接你的年庾啊!”
  李红霜诈怒道:“叔叔,你……”
  李达诈作不理,李红霜又道:“叔叔,我觉得只会飞刀不好,才想学上一些别的。”
  李达道:“人家难得你那样的功夫呢,你还嫌不好呀,别再贪了。”
  李红霜道:“飞刀一出手就见血,有些人我们不一定要杀他,却又不能不整治他一下,所以才请你教嘛。”
  李达道:“等你使过了飞刀再说。”
  李红霜无奈,只好从腰里抽出六把刀,每一把都熠熠生光,锋利无比。又顺折了一条树枝,摘下了一撮树叶交与李达,请他走到空地的另一头去。
  李达明白了她的意思,一声“来了”,立即把树叶向上一抛,只见六片树叶如蝴蝶飘下,大家并未见李红霜举手,而六柄尖刀已快如急电,一齐飞去。因为去势极疾,大家看不见刀,只见六条红影,一闪而过,那些刀到了穿着树叶,便不再前飞,而垂直地跌在地上。
  众人本以为李红霜的飞刀,使的只是外功,及看到她身形未动而刀已疾飞,才知道她用的是内劲,莫不表示惊叹。
  李红霜上前拾回飞刀,向看的人环揖一过,再又折了一条树枝,走到李达面前说了两句话,然后走回原地。
  李达即把树枝抛高,众人见李红霜只转了半个身,那边的树枝已分成三截坠下。原来李红霜使的是三把飞刀,只因去势比刚才更疾,且发于身形半转之际,大家未及注意,她的兵器已经出手。
  无常道长看在眼里,即时排众而出,也高兴地鼓掌。这使李红霜两颊飞红,十分腼腆,赶忙向众人施礼道谢,然后向陈莽方面招一招手,便一团红似的转入绿树丛中去了。

相关热词搜索:风虎云龙传

上一篇:第二回 霹雳横来 一声打破田园梦 风雪急变 百劫难摧铁血身
下一篇:第四回 气爽天高 猛鹫苍鹏投网底 言甘计巧 悲声惨血满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