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的剑
 
2024-05-13 14:08:58   作者:西门吹水   来源:   点击:

  七种人生之态

  诗仙李白天性不羁,具游侠之气,他同时也是一个剑客。古龙的作品亦多狂放豪迈之气,但是古龙不会舞剑,他只会写。

  剑原本不过是武器一件,人人都可以用。但是,用剑用出名堂可就不容易。和刀比起来,剑更多一份飘逸,成名的剑客往往都是很特别的人,特别到你无法忘记,他们的故事已经成为传奇,被江湖中后来之人代代传颂。

  古龙书里面出现的剑客数不胜数,这里,我想说的却只是其中的七位剑客,他们不一定是最好的剑客,但是他们的经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本书,你可以由里面学到很多东西,他们代表了七种态度,七种人生。


  寂寞之剑——东海白衣人:白色,纯洁而脱俗,喜欢白色的人往往也多为孤傲之人。但是,没有人像东海白衣人一般寂寞,他把自己全部身心都奉献给了剑,他活着就是要让手里的剑更加犀利。对于剑来说,这是最好的报答。这是个寂寞的人,剑就是他的爱人。


 
  幸福之剑——西门吹雪:很多人说,西门吹雪很寂寞,可是,西门吹雪的剑真的寂寞吗?他有自己的家庭,他有朋友,他还有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他们之间的一战,光华直冲霄汉,引无数名剑竟折腰。有此一战,西门吹雪的一生已然不虚。抛开世俗并不是剑客的全部,西门吹雪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情义之剑——郭嵩阳:他的剑不是最快的,剑法也不算最好。所以他没有办法和白衣人一样但求一败,但是,他也要求败,尽管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依然觉得他必须这样做,这一切,只是因为一个朋友,那个朋友叫李寻欢。于是,他也一样成为人们传颂的对象。


  本色之剑——阿飞:他是一匹来自北方雪原的孤狼。他的剑简陋到就像是玩具一般,很多人因此而蔑视他。那是因为他们都已经忘记,剑,本来如此。以最简单的剑,使用最简单的招式,通过最直接的方式解决一切,这就是剑的本色。一旦阿飞心里不再简单,一旦他迷失在滚滚红尘中,他的剑就已不再是剑,本色如此,简单有时候就是最好的。

  邪气之剑——荆无命:这本来就是第二把本色之剑,如果他够简单的话。可惜他不是。荆无命的剑很快,也很简。但是他不够直接,他受到太多影响。荆无命和阿飞唯一的区别在他们的朋友身上。阿飞因为李寻欢而保持本色,荆无命因为上官金虹而失去自己的思想。没有思想的剑,有一种邪气。荆无命以一只手的代价,才渐渐地找回自己。

  诅咒之剑——中原一点红:这把剑曾经代表着一个噩梦,他的存在就是为了杀人。杀的人多了,自然会有一种凄厉之气附于其身。越来越多的人诅咒着这把剑。以致于最后,当中原一点红想要回到阳光下的时候,他失去了右手。只有彻底地割断一切,才可以和诅咒之剑说再会。

  恐惧之剑——燕十三:他自创了一套不错的剑法,他有一个很好的对手。这对每一个剑客来说,都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可是,当燕十三终于找到剑法的极致妙招之后,却发现他掌控不住自己手里的剑,那种感觉是幸福还是恐怖?一式天下无敌的剑法,它的存在究竟是福还是祸?燕十三和谢晓峰都没有感到幸福,他们感到的只有恐惧,恐惧于剑法的威力。最后,燕十三以身殉剑,谢晓峰也割下了自己的拇指——他唯有以这样的方法来保证自己不会用到这一剑。原来,无法抗拒的能力给人带来的更多是恐怖。
燕十三的第十五剑终于还是没有出手,江湖也还在继续。但是,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杀戮。
一个剑客,他究竟应该怎么面对?杀?还是不杀?
古龙选择了放弃,你呢?

  诱感

  人是一种情感动物,他有着最理智的大脑,同时他也有最丰富的情感。

  江湖是江湖人的江湖。只要有人,就有欲望。同样的,有了欲望,就会有诱惑。

  很多人说,古龙好色。古人说,食色性也。

  古龙真的很好色吗?未必。古龙笔下尚不会出现原始的马赛克。看看现在充斥在中国文坛的所谓先锋作家们的作品,更加赤裸裸的情欲描写无处不在,甚至连贾平凹都写出了一部到处标明“此处删去XX字”的《废都》。和他们相比,古龙无比纯洁。

  所有批评古龙作品带色的论调,不过都是一般假道学们的梦呓。中国历来谈性色变,甚么事情都要安上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比如《金瓶梅》,以前要够等级的人才可以看,后来出来一本洁本,再后来又打着研究古籍经典的旗号将一干带色作品统统出版。因为是研究,所以自然披上一层高尚的外衣。

  古龙何辜?依我的观点,那是因为古龙写的是武侠小说,武侠小说是上不了台面的,自然也就没有了这一层保护膜。于是便有一群假道学出来说三道四。真是令人汗颜,古龙究竟写了甚么会让人们如此诟病?


古龙写情欲场面,留给人们很多遐想的空间

  古龙写情欲场面不少,但是极有分寸,他不会靠赤裸裸的描写来渲染,但是人们还是觉得古龙笔下写的东西太诱惑人了。为甚么?这就要说到古龙的文字技巧了。文字给人带来的阅读快感,不止于文字本身,更在于文字留给人的想像空间。古龙无疑是一个文字大师,在他的作品里,留给人们很多很多的遐想空间。

  说到诱惑,下面这段《武林外史》里的文字应该可以当作代表:

  春水咬着嘴唇,盯着那扇门,悄声道:「你瞧,晚饭都还没吃,就把门关上了,你说他们在干甚么?」
  明珠红着脸道:「骚狐狸,真是骚狐狸。」
  春水轻笑道:「你也莫要骂她,若换了是你陪着沈公子,只怕你门关得更早……若换了是我,三天三夜不开门也没关系。」
  明珠咯咯笑道:「小鬼,你连饭都不吃了么?」
  春水道:「吃饭?吃饭有其么意思?」

  《武林外史》里的这段文字,没有一个暧昧的字,也没有甚么直接的描写,但是,我们却很清楚地明白古龙到底在说些甚么。那种靡靡的气氛给人一种很诱惑的感觉。为何?就是古龙常说的一句话了,会心人都明白的。

  「会心人都明白的」这句话古龙使用的频率很高,他的目的就是让所有的读者都成为这个会心人,都去联想一下。这也就是充分地运用了文字背后的空间。和会心人联系在一起的,就是女人眼里的秋波。「好像要滴出水来」是古龙描写情欲场面使用得最为频繁的一句话。

  在电影《毕业生》中,本恩的那句「罗宾逊太太,你是在引诱我,对吗?」至今仍随着影片广为流传;《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玛莲娜款款而行的诱惑,更是跨过了少年人飞翔的单车,跨越了美丽的西西里小岛。

  西方的社会开放程度远远超过了中国,当西方逐渐以直言性事的「美国派」来掀起诱惑的时候,早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古龙就以他自己的更隐讳却也是更高明的「古龙派」名驰江湖了。

  甚么样的社会文化土壤产生甚么样的诱惑形态。

  某些道貌岸然的评论家,认为武侠上不了台面的人,也大可从社会环境,从文学技法上,深入分析一下了。

  鲁迅说过,单以看《红楼梦》,就有如下种种:「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真是各花入各眼,各有不同。

  所以,他们如何看诱惑,如何看古龙,似乎也没有甚么大不了。

  颠覆

  有个朋友前段时间跟我说,他觉得古龙的书里有浓浓的摇滚味道。这话正好和我不谋而合。

  摇滚的定义是很模糊的,但是他的核心从来就是对陈旧传统的批判和新思想的创造。没有权威,没有一定,只有怀疑和寻觅。摇滚的冲击性不在于他使用了多少分贝的噪音,而在于噪音下的冷静的思想。

  一言以蔽之,摇滚就更颠覆。

  古龙在武侠世界里,刚好也扮演了一个颠覆者的角色。古龙初出道时,面前有多座高山,只能仰止。然而,他从来不是一个跟随者,他需要创造属于他自己的新世界,他需要颠覆传统。于是,一场武侠革命开始了。

  没有人规定武侠小说一定要如此这般,没有人可以阻挡古龙的脚步。

  传统武侠喜欢长篇大论,古龙就给你来一个长歌行。几字为行,几行为段。决不拖泥带水。甚至一词一段。很多人说:你这不是骗稿费嘛。古龙说,对不起,你审美眼光太旧了。读者是最好的裁判。

  传统武侠刀光剑影,招式一清二楚,拿上一本拳谱抄上半天,看得人云里雾里。古龙小李飞刀出招,破尽天下。没有甚么几天几夜的无聊,只需要寒光一闪,高下立判。很多人说:快,我还没看清楚啊。

  古龙说,看不清楚就对了,因为他们是高手,所以他们够快,但是我不提供慢动作。传统武侠里奇遇巧遇层出不穷,动不动一个果子或者一粒小药丸就可以提升一甲子的内功。

  古龙笑,内功?拜托,你以为一颗「伟哥」就可以纵横天下?没有苦练,哪里会有成功?所以,古龙笔下有练拔剑练几年的,就是没有到处考古寻宝的。

  再后来,干脆省略练功升级的过程,出来就是成品。没错,武侠写的是江湖里的事情,读者需要看的是你如何大展神威,不是三九三伏天里的苦练。这就好比我们喜欢看球赛却不需要看那些球员如何苦练的一样。我们只要知道他们有这个成就,一定下过苦功就好了。

  传统武侠里,太多苦儿复仇的段子,以致于拿到手里就知道结局,实在没有创意。所以古龙抛弃复仇模式,以游侠模式问鼎武林。游侠的生活是多变的。所以,古龙的作品,更多的是冒险故事。好比《古墓丽影》,人是一个人,但是事件是多姿多彩的。同样的,女性的角色也被古龙改革了。既有贯穿故事的传统女主角,也有邦女郎一样的配角,在一次浪漫邂逅后各走各路。于是,很多人说,你这个是对女性的不尊重。古龙冷笑,现在的世界,就是有这么多伪君子。古龙保证了最尊重女性的一夫一妻制度,也保证了女性寻找自己幸福的权利。伪君子们,你们不过是放不下处女情结罢了。

  最大的颠覆在于武侠小说的内容。传统武侠很少会涉及人性的剖析,但是古龙不是。在古龙的笔下,关于人性的探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古龙给武侠小说注入了更多的人文精神,他使得武侠小说有了更多的内涵。他重新创出了一本好的武侠小说的标准。

  古龙对武侠小说的颠覆是革命性的。不论是故事结构、武打描写还是人物塑造方面,都深深地印上了古龙体的标签。甚至于同时期受古龙影响最少的萧逸,同样同意,人性的描写应该在武侠小说里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古龙对于武侠的颠覆,影响深远,现在的武侠电影,很多还是古龙一派。王家卫拍了《东邪西毒》,不过是借了金庸的皮,他的内在精神却是古龙的。张艺谋的《英雄》更是最近的一个范例。可惜,古龙逝去,武侠式微。盖因无人可以再度颠覆古龙的缘故。

  数风流人物,可待今朝乎?谁可还我河山?

  我醉欲眠君且去。

  (完)

相关热词搜索:古龙

上一篇:[风云古龙导读]《誰來跟我幹杯》:誰來跟我幹杯
下一篇:《流星.蝴蝶.剑》向《教父》的致敬和异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