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劈石沉沉 众志成城寒贼胆 乘风破浪 长缨在手渡黄河
 
2024-05-17 15:43:33   作者:百剑堂主   来源:百剑堂主作品集   评论:0   点击:

  这时,那瘦子向他们笑道:“怎么样?价钱是不是很高?”
  阎立人只觉肘弯麻痹,陈石头和黑头李达也余痛未过,大家都有苦说不出。
  洞真道人看在眼里,都明白那瘦子定非等闲人物,又听那瘦子道:“一个人头值一百两,计算起来,便有千多两银子,可是一个人头有多重?恐怕比一百两还要重吧?”说着又向那光头的同伴道:“若是有人出一百两买你的人头,你是要人头?还是要银子呢?”
  光头的人笑道:“我想聪明的人要人头,蠢笨的人要银子。”
  程三玄又已听出话里的意思,暗想:“你们岂不是当面勒索?可惜找错门路了。”乃向那瘦子道:“我跟您两位的有些不同,我看蠢笨的人们留着自己的人头,也要留着自己的银子。还请两位指教!”说时双手合十,暗用“雳雳拳”招法,向那瘦子一拜,那瘦子偏偏身,迅速避过程三玄的一劈,口中说道:“高见!高见!”人已到了面前,正用两手来合抓程三玄的掌。
  程三玄立刻变掌为拳,指骨稷稷,有如钢栗,用劲递了过去,并道:“尚请包涵包涵。”
  那瘦子见程三玄出手不凡,又复胆大,不用手去接招,在程三玄面前鞠一鞠躬,竟用额头去看打程三玄的双拳,程三玄虽经历过积年累月的磨砺,但双拳经那铁头一砍,也觉剧痛难耐,那瘦子抬起头来,若无事的笑道:“我看说又跟这两位客人不同,我是宁愿不要人头,却非要银子不可!”
  洞真道人看了,一个虎步,神光灼灼,迫视着那瘦子,再把尘拂一拖,将金亮的拂丝搭在左掌上,并道:“银子还是寒陈了,我看还是奉上金子吧!”
  那瘦子笑道:“银不如金,确极确极,妙极妙极!且让我看看!”说罢竟去抓洞真道人的拂丝。
  洞真道人见那瘦子来抓他的拂丝,一拉一撇,兜他脑壳打去,那瘦子嘻的一声,斜身一跃,再在阎立人肩上一按,借力腾身,连环两脚,飞踢洞真道长的双眼,招数怪险,出人意表。
  他腾跃极之轻灵,身手异常迅捷,打得似乎不成章法,但洞真道人一枝尘拂挥来劈去,竟也打不着他。
  洞真道人边打边摸他的路道,只觉他的出手,以“柔”、“长”、“疾”见长,一时也辨不出他是哪派哪门,心想:“刚不能制柔,必须用‘黏,的功夫,消耗他的力气。”跟着手来黏手,脚来黏脚,既不让他有讨便宜之机,也不让他有休息换功之暇。
  斗了十数回合,那瘦子忽哈哈笑道:“嘻,你为什么总是‘跟,着我,可不见有什么妙招呀。”
  洞真道人也笑道:“我就是放松你,你想逃,逃不了。你想攻,攻不着,这就妙在其中了。”
  那瘦子的双脚又当腰踢到,锐不可当!
  洞真道人尘拂一横,避上扫下,怎料那瘦子不待着地,腾空一綑,已翻到他的后边,洞真道人一转身,那瘦子已一掌打来,劲风扫面,旁人还没有看清楚,悉索一声,洞真道人的拂丝已被震回,到此为止,那瘦子的“柔”、“长”、“疾”三功都已使过,双方均没有伤损。只听那瘦子笑道:“可用!可用!”
  陈莽血气方刚,听他说话倚老卖老的,便道:“你只是口气大,可也没有本事伤人嘛。”
  那瘦子笑道:“你这位小哥儿口气倒不大,哈哈!”笑声未已,右手贴地一撩,竟把陈莽的脚抓住,顺势一拖,陈莽头下脚上,在他手下成了只提鸡。
  那瘦子又道,“年少无知,该打两记屁股。”左手就他屁股一推,陈莽已被抛到外边去,然后又对众人说,“还有哪位要我招呼?”
  宋一龙扫了众人一眼,又凝视着洞真道人,见他微笑点头,然后长剑出鞘,对那瘦子道,“望您老人家指点一二。”
  那瘦子听了,笑道:“众人中数你客气,肝胆换肝胆,客气对客气,这里地方太小,我们到外头玩玩。”
  宋一龙一剑追出,只见黄河边上,已经暮色苍茫,雨止风停,可显得比刚才更冷,那瘦子在数步外站定,把上衣脱下,招呼宋一龙道:“好剑快来!”
  宋一龙“五龙剑”当胸疾锐截去,那瘦子偏身一卸,向宋一龙的腕上一掌斩下,但是一下即收,宋一龙并未受伤,只听那瘦子喊到:“刚则易断。”
  宋一龙反剑横刺,那瘦子用掌把他肘弯一抵,宋一龙的剑无法伤他,那瘦子又喊道:“短则势蹙。”宋一龙赶快跃开,脚刚着地,那瘦子已在他的前边,堵着他的去路。
  宋一龙的“五龙剑”出到半途,那瘦子已一掌压来,并道,“慢则易制。”
  宋一龙听了他那几句话,觉得很耳热。
  宋一龙见那瘦子连下三手,都只有拆招,并不反击,心想:“你一定无意伤我。”心神更趋宁静,这时才蓦然想起,那瘦子刚才说的几句话,他看无常道长授给他的秘卷时,在“心法”一章上早已读过。但当时不求甚解,今天与那瘦子交了手,实招实拆,经他点破,才领悟得更其透彻。
  心中一亮,喜的非同小可!其余道理,百江归海,汇流畅泻,豁然贯通。又记起了下面的两句话:“当乃变之基,但固常则滞。”心想:“我太守规矩了,规矩是‘常,,可是永远固守常规,不知变化,便成了呆滞了。”又记起那瘦子的不成章法的招法,不觉喊了一声“妙”!“五龙剑”一翻,虚实相生,阴阳互变,只听那瘦子又道:“说的不错,但我得看看。”立即快如闪电,猛若雷车,拳掌齐施,分牛劈虎,重招如雨。
  宋一龙“五龙剑”护身,凝定圆密,大有泰山崩于前其色不变之势,使得那瘦子每招都攻不进去。那瘦子将手一摆,后退数步,宋一龙也不再追但又记起了另外两句话;乃道:“一苇不沉,一舟莫济,敢问何解?”
  那瘦子笑道:“那是‘心法,中的‘心法,,你要能解,得再面壁十年。”
  众人听他们两人一面较量,一面念诀,也知那瘦子并无伤人之心,敌意瞬已全消,正欲与他释兵论技,只听那瘦子朗声道:“黑夜而行,前途珍重!”转眼之间,连同那光头的和粗硕过人的两人,都已不见了。
  那时群雄借着水光,在朦胧中见有五六只船,不知何时已集在岸边,等候他们,船夫个个神态和易,与适间判若天别,乃分别登了船,开棹渡河。
  船到中流,忽听得远处有琵琶弹奏之声,洞真道人耳目聪敏过人,走出船头一听,立刻辨出声音来自上游,可还看不出弹奏者所在,心中疑感,传令众船散开行驶,由他的船鼓桨领先,注视着河面上的动静。
  不多一会,前面已发现一个黑点,愈近愈响,原来另有一条船从上游飘来,琵琶的声音就从那里传过来。琵琶的声音愈近愈响,还听到有人在喝歌,歌声隐约的是:“黄河水,滚滚长流,流向东,誓不回头,随着你,一生一世,但求你,无忧无虑。”
  唱的是个女的,她一唱完,一个男的又接着唱起来:“一个琵琶,两只手,我与你呀,走九洲,九洲万里,有尽日,情是黄河,无尽流!”女的唱得温婉,男的唱得苍沉,歌声刚歇,船只顺流疾下,向洞真道人的船横里冲来!
  那来船横里冲来,洞真道人的船要避已来不及,篷的一声,竟被撞断,洞真道人腾身一跃,已踏上来船的船头,又见黑影一飘,那船夫也已跃到船尾去,两人一头一尾,力量均等,故来船虽加了两人,仍然平定无惊,那时候,洞真道人忽觉酒气触鼻,原来船上的两个人都已喝得差不多,那船上并无别人,只那一男一女。
  他们既不打桨,又不扬帆,只管一唱一弹,但那船儿顺着水流,飘然而下,所以前面有船没船,完全不在他们眼中。待洞真道人的船夫一喝,那两人才停止弹唱,从篷里伸出头来。
  那男的对船夫道:“这位客官既然天上飞来,请进来共醉一杯。”
  那船夫怒不可遏,禁不住骂道:“你愿做醉鬼。我们可不愿做水鬼!”
  那男的道:“天下皆醉,为何独责我?天下皆浊,浊得像黄河。”举杯一倒,又道:“不请你,你已到;你不喝,我们喝。”说罢又想钻回篷里去,那船夫正想拖住他,洞真道人忙加喝止。
  那两人听见人声,转头一望,这倒使洞真道人大感意外,因船上的两人,竟是在血战抚署时见过的,忙招手道:“想不到旅途之上,又得两位幸会。”
  曹琵琶和朱明艳见来者竟是会过面的人,酒意消了一半,当下作揖进了舱中,分别坐下。彼此间不识姓名,但技业已经见过面,心中互相倾佩,曹琵琶知道撞沉了对方的船,忙与朱明艳两人,递酒与洞真道人及船夫谢过,一场误会立即冰释。双方不再说客气话,亢爽地谈了起来。
  洞真道人道:“适间听曹英雄说,天下皆醉,天下皆浊,言语不凡。想来两位都有高人雅致,但不知何处有世外桃烤,可以托足?”
  曹琶琵朗笑道:“这是我这位老伴随口凑的歌,道长请勿以此见笑。”
  洞真道人转向朱明艳道:“曹夫人慧质天生,武业又如此精妙,真是叫人佩服!
  朱明艳不待他说完,赶紧道:“道长这样称呼,真叫我受不了。我跟咱老汉江湖流荡,都是粗人,客气话不会说,道长若不见外,就叫他曹琵琶,叫我朱大。”
  洞真道人虽知他与洞神道人有一段渊源,可并不深晓其中曲折,这时很想多知一点,又不好直问,只问道:“两位这次沿河置下,是回家么?”
  曹琶琵道:“不瞒道长说,咱两人处处为家,可没有定向,到哪里是哪里,只要这琵琶和咱老伴的歌还有人听,把准饿不死,日子也便过去了。只是有时爱管点闲事,有了这点坏脾气,咱们两个人四条腿,也就没有那份命,在一个地方落地生根!”
  洞真道人道:“天下方乱,有血性的人,不容易找到立足之地,何不一道到河西走走?凭你们的慷慨高怀,不难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曹琵琶听了这话,笑看着朱明艳,问道:“老伴!你说?”
  朱明艳被琵琶当着人前一问,有点不好意思,仓促间只好问:“老汉!还是你说吧,反正我依你。”
  洞真道人道,“你们二位倒中了一句古语:相敬如宾。江湖上有二位这样的人,若非我亲眼看见,有人说我还不敢相信。”
  曹琵琶哈哈笑道:“道长可不要见笑。咱这老伴,人确实比我聪明,料事也总有这么一两份准。这些年跟着咱这两个粗人,今日之东,明日之西,简直就没有在哪个地方暖过脚,实在委曲她,可她一句不痛快的话也没有出口,今天有饱的吃,吃一顿饱的;看着明儿要喝西北风了,她不但不嫌咱,反倒过头来,怕咱担忧,还要劝咱几句。咱们就是这样,可也过了许多年了。日子说难过吗,也确实难过;若说是不好过吗,却也霎眼似的就过去了。咱有时做事很糊涂;性子又大意,因此总得问问她,商量商量,才拿得定主意。说什么相敬不相敬,道长,咱这等人,还说不上吗。”
  曹琵琶一说就说了一大堆话,朱明艳在旁,虽然觉得不好意思,可晓得只要让他开了口,就必得让他说完,若是中途堵着他,便可以堵着这条黄河似的,只有越堵越坏。
  这时曹琵琶讲完了,朱明艳对他笑笑道:“老汉!你怎么尽讲我呀,老脾气总是不改。”随又转而对洞真道长道:“他就是这种脾气,碰到了人,不管生的熟的,全把家当向人家搬。人家愿听,他搬些无所谓,有时人家不愿听,他也不管,一问了口就像黄河缺了堤,冲出来真叫人吃不消。那股牛
劲就别说了!看见一点点刺眼的,就好比眼里进了沙,立刻胀红了脸,口不会动就动手,这才叫你觉得莽撞。道长!这样的人,你带着他才叫累赘呢!”
  洞真道长听了,正想插言,却已给曹琵琶截着了,他把一碗洒送到洞真道长面前,道:“道长!你先喝碗洒,别听她的。反正她对咱没有好话。是啊道长,咱是一个莽撞人。真可像咱乡里的一句土话:‘灯盏这么粗,幸亏有根细芯’,咱也幸亏有这么个老伴,要不东撞西撞,该撞的也撞,不该撞的也撞。咱这两根骨头早打了鼓。不明白的人听咱这些话,还会说,唏!怎么你老是‘下雨收架,尽向家里捧’呀!”说罢又向洞真道长举起了碗,一喝而尽。
  他刚喝完,朱明艳把他的碗挪了过去,又道:“你今天酒喝多了,酒喝的愈多,酒话也愈多,歇歇罢!”
  曹托琶把酒碗挪了回来,一边又笑道:“咱的酒还差得远,今天高兴,多喝几碗更不打紧!”
  朱明艳道:“你看,一坛酒快给你喝掉半坛了还说少?”
  曹琵琶道:“半坛酒?你不也占一份?你怕咱酒喝多了,在道长面前说错了话?就算说错了,道长不会怪的,你别愁。”
  朱明艳道:“那你就喝酒,可要停停口,我有些话要跟道长谈谈。”
  洞真道长点点头,等她说话。
  明艳问洞真道长道:“道长既然不把我们当外人,我有几件事想提出来,可不知道道长肯不肯说。”
  洞真道人道:“请不要客气。”
  朱明艳道:“当日抚署里头,刀光剑影之中,有一位使‘迷魂扇’的,是跟道长在一起的么?”
  洞真道长道:“这是我的同道。”
  朱明艳道:“道长能把他的姓名见告么?”
  洞真道人道:“他的道号叫洞神,在家时是姓赵,你和他原来是认识的么?”
  朱明艳仍然不答洞真道人所问,却再问道:”那姓赵的有没有与道长同行?目下在哪里?”
  洞真道人道:“你是不是想见见他呢?”
  朱明艳仍然不答洞真道人所问,却再问道:“当日有一位使飞刀的小姐,长相挺俊,歌也唱得挺甜的,是与他相好的么?”
  洞真道人道:“我们戴上了黄冠,就隔离了红尘,我这么说,你该明白了吧?”
  朱明艳寻思片刻,又道:“那位小姐目下在哪里,我想见见她。”
  洞真道人道:“可惜在那天夜里,我们照应得不周到,因此失散了,要不可以带到你面前,请你教教她。”
  朱明艳道:“道长又说客气话了,那姓赵的英雄,可由道长请过来喝一碗酒么?”
  洞真道人道:“可惜也失散了。”
  朱明艳道:“真这么巧!怕他是为着去找那位小姐吧?”
  洞真道人道:“你的话说对了一半,他的失散,看来与他前半生的情孽有关,可与那位使飞刀的孩子无涉。”
  朱明艳道:“这话怎么说?”
  洞真道人乃把常夜的情形简略地对她说了一遍,又把洞神道人写在壁上的两首诗念给她听。
  朱明艳听了,不禁怃然良久,微微地叹了一口气,然后又道:“这事也难怪,听说便是无常道长这样年高望重的人,近来也被困于情关呢!”
  洞真道人听她蓦然提到了无常道长,已经一惊,况且又涉及了前所未闻的情事,更是怪异,赶快问道:“你这话从何而来?”
  朱明艳端容道:“近日江湖上流传着一种传闻,说‘青蛇帮’的‘五龙’,背后有一位祖师奶奶,武功很是了得,可从来不在世面露脸,所以没有人认得,又听说她是一位绝色佳人,总之传得很神奇。”
  洞真道人想到黑洞中的女人,“唔”了一声。
  朱明艳又道:“这还不算神奇,还有更神奇的,便是说,这位‘青蛇帮’的祖师奶奶,与人人敬重的无常道长本是同门,”朱明艳停了停,呷了一口酒。
  洞真道人在沉思中“呵”了一声。
  朱明艳又道:“还听说他们不但是同门,而且是一对情人,后来不知怎地分开了,可是人分得开,心却分不开,因此有人说‘青蛇帮’不但有个祖师奶奶,背后还有其他的人撑腰。近来‘青蛇帮’的人到处横行,倒不是没有人能制得他,而是大家有所避忌,不知这种话,有传到道长耳朵里吗?”
  洞真道长道:“这倒闻所未闻。多年以前,我们在无常道长左右,知道他对人对事,大义凛然,从不言私,绝不会胡涂至此。但是空穴来风,其来有自,可不知这样的谣传起自何时?起于何地?二位是慷慨人,能依实见告吗?”
  朱明艳道:“我们在河西流荡了几日,便听到这种传闻,道长反正就到那边,想也很容易便吹到耳里,还有一件事,也叫武林人士心中怪诧,不知道长晓不晓得?”
  洞真道人道:“这又是什么事?”
  朱明艳同道:“有一位石臼道人,不晓得道长认得么?”
  洞真道人道:“这也是我们的同道,你们与他会过么?”
  曹琵琶放下酒碗,粗声道:“我们未见过他的人,可先听到他的大名。”
  洞真道人道:“我们这位同道,人很随便,又好滑稽,很容易交朋友。”
  曹琵琶道:‘道长!就怕他太随便了,连鞑子狗官也交上朋友了!”
  洞真道人闻言一惊,赶快同道:“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曹琵琶正欲再言,朱明艳把一碗酒抵到他的嘴边,同时又对洞真道人道:“他说话就爱这么冲!”
  曹琵琶知道朱明艳又要塞他的嘴,接过了酒,只是笑笑。
  洞真道人道:“我与石臼虽是同道,但在这些关涉到公是公非的事体上,绝不致替自己人护短。若二位不愿当面直说,敢情是我的所作所为,也有叫二位不敢过信的了?”
  朱明艳道:“道长别说这种话,若是这样,道长还愿跟我们同坐一船么。”
  洞真道人知道朱明艳是把话题倒转来说,心想:“你的嘴倒厉害!”再道:“还是请二位把石臼的事讲出来吧。”
  朱明艳道:“那让我直说,那位石臼道人和另一位武当派的人物,一脚踏上河西,就给总兵曹胜的手下捕了去。在湖上有人知道了这消息,闻说这是泰山方面来的人,都想设法去救,可是他们简直白多心,不到两天,这二位英雄好汉都已出来了,凭他们的一身本事,竟连一根毛也没有丢掉!这样的事,真是张天师也不定料到的,所以事先想去相救的人,到头来还不是不笑自己眼浅呢!”
  洞真道人听了,很是纳闷,禁不住道:“这真是怪事!你可听说他目下又在哪里呢?”
  朱明艳道:“那可不大说得准,只有一点是保准的,他们都平安无事。”
  洞真道人听了,只是默然,自己倒了一碗酒,一举而尽,然后对曹琵琶朱明艳二人道:“今天幸亏能跟二位不期而遇,听到了许多意外消息,贫道等即到河西,在这满天云雾之时,暂时也不敢相约二位同去。等到怪事澄清,想我们必有重见之日。今天算谢过二位了。”
  说罢拱一拱手,走出船头,朱明艳送了出来,把一个小包交给洞真道人,并道:“若见着你那位姓赵的同道,烦道长代为交去,多多拜托!”
  洞真道人接过了朱明艳交来的小包,向洞玄道人的船招呼了一声,两船一并,他与船夫都跳了过去,只见曹琵琶和朱明艳两人在船头一拱手,同声道:“祝道长和各位前途顺利!”
  洞真道人正待答礼,那船已飘然而去。
  静寞的河面上,只听到他们夫妇一弹一唱,随流渐远,在琵琶声里,朱明艳歌道:“黄河流水啊,一年年,日落月出啊,又一天,月出东啊,日已西,日与月啊,不见面!”
  洞真道人听了,知道朱明艳仍念着洞神道人,不禁喟叹了一声。随又听她续唱道:“一条水啊,两边流,各走各啊,不聚头;你不愁啊,我不怨,你莫怨啊,我莫愁!”到了余音袅袅的时候,洞真道人即嘱各人拨船西指,向对岸航去。
  待在舱里坐定,洞真道人将从曹、朱二人口中听到的消息,向洞玄道人说了个详细,两人都因怪事连连发生,不禁纳闷。且想到黑洞水淹之际,无常道长未随大家冲出,此时吉凶祸福,尚预难卜,又复十分系念。
  洞真道人道:“设若无常道长有个不测,外间的谣言怪语,更难洗得清白。河西方面,所传虽未可尽信,但既有了这种传闻,想来石臼和吴一羽也有困难。洞神走后,我们三洞一石,就只剩你我两人,今后我们的肩胛上,背的就更重了。”说罢欷嘘不置。
  洞玄道人道:“道兄也不用过份担心,道长技业精妙,看他在墨洞里空手斗那怪女人双剑一场,可知这些年来,我们所学到的,不过是他的十一。所以照我想,除非是连那怪女人也已淹死,要不她能避,无常道长更能避。只要他老人家一天健在,一切不快意事,迟早都可迎刃而解。倒是洞神道人这次重返济城,好比身入虎穴,这些时日又没丝毫消息,确实叫人挂心。”
  洞真道人道:“缘份这事情,有时候真叫人难于捉摸,你去强求,未必到手;但不求它,它却会碰到面前来。设若洞神不离开大家,今夜里不是与那姓朱的见面了吗?”说罢又叹了一会。洞玄道人却又不愿再谈尘缘烦恼,向船夫讨了些酒,走出船慢慢地喝。
  这时月黑星沉,江风陡猛,船帆一转,涨满逾常,前后各船,得风后都破浪直前,疾驶如梭,不到半个时辰,已抵黄河西岸。
  众人一跃登岸,突听左边芦苇丛中,传出一片悉栗之声,悲切苍凉,众人不禁精神一悚!瞬间,右边河岸上也有同样的悉栗声传出来。
  众人回顾来船,均已离岸回航。河岸之上,却有马蹄杂沓,但在黑暗之中,闻声却不见人。
  群雄俯伏岸边,同看动静,不多一会,只见芦苇丛中,涌出了十多个人,在另一边的树林边,也有人影幌动。人人的手臂上,都扎一条白布带。
  随着杂沓的马蹄声,看见四匹马拖着一架木车,缓缓走过,车上放的却是一具棺材!棺材后边,跟着二十余人。人人的手臂上,也同样扎着白带。
  从河岸涌出的众人,就接在他们后面,大家默默无言,缓缓地走去。群雄就缀在后边。
  那一行人等沿着河岸约走了两刻钟,忽然转入树林中。那里古木森森,阴谧无比,朔风吹树,呜呜作响,蹄声车咽,倍增凄凉。
  在林中走了半个时辰,到了一块空旷之地,那地方纵横可有十余丈,搭着十多个篷帐。
  那一行刚刚走到,帐篷里使有人出来迎接。
  马蹄一停,便有人将木车上的棺材抬下来,稳重地摆在地上。所有的人均分别站在棺材两旁,垂首端容,悲病肃穆。
  当有有一人从行列中走出,点着了一炷香,向棺材揖了几揖,然后插在旁边。当他转脸对着众人时,已经满眶热泪。
  接着,两边的人又分班奉养,人人恭肃,为礼甚周。
  众人奉香已罢,只见为首的一人举袖将泪一抹,双瞳如漆,威武精灵,他两臂一振,朗声说道:“诸位兄弟请抹干眼泪!”
  又指指棺材道:“目下躺在棺材里的是一位英堆,不是一个贪生怕死的无用汉。若是他还会开口,他一定会讲:‘请诸位别再替我流泪,要流的话,不如替我流血!’”
  众人经他这么一讲,有的切齿恨心,有的反而忍不住眼泪,竟呜呜咽咽起来。
  说话的人约五十岁不到,头发虽已斑白,但脸色红润,了无衰老之态。双目神凝气聚,深敛精纯。语声铄金振玉,气足音清。一望而知,武功必居上乘。
  他穿的一身黑衣服,袖长盖指,腰间一条带子,扎得紧紧,更显得他身体结实轻灵。
  刚才他叫众人勿哭,等听到旁人的呜咽,他自己也抹上一把泪,随又对众人道:“大家为他哭,十分应该。他活着的时候,活给我们一个榜样,他要死的时候,也死得极之英雄。他用自己的一个头,去换了总兵曹胜的一个头。他用热辣辣的血,洗干净我们的俗眼。不是他对不起我们,是我们对不起他这英雄好汉。他活着到河西来,本是为着我们大家;他为我们大家死了,我们却未能把他送回河东去。只好暂时把他葬在这里,将来再说。愿他死为雄鬼,再助我们!”说罢又率众向棺材作了三鞠躬,即着手将棺材下土。
  突然之间,蓬的一声,棺材盖飞到半天,里面跳出一个人来!

相关热词搜索:风虎云龙传

上一篇:第七回 义愤填膺 荆棘当途看血泪 中流凿楫 风波逆面战狼豺
下一篇:第九回 一掷头颅 英雄共洒英雄泪 再生狐狗 鬼魅仍多鬼魅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