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慕云问答西门丁
2024-08-30 19:47:26 作者:诸葛慕云 来源: 点击:
缘起
一直想写点关于作家西门丁的文章,如果将香港新武侠小说从我是山人(陈劲鲁先生),我佛山人(吴硕人先生),王湘琴,斋公(朱愚斋先生)等作为第一轮的话。金庸,梁羽生,牟松庭(高旅先生),蹄风(周照先生),张梦还(张扩强先生),宋玉,散发生(曾纪勋先生),乃至倪匡应该为第二批。其后,才有模仿古龙笔法闻名天下的黄鹰,龙乘风,以及南宫宇(即诗人尚木),马腾,吴道子等。他们应该是属于第三代的香港武侠小说作家。至于,领一代风骚的黄易其实是第四代的“高手”了。按照江湖辈分,西门丁出道仅次于黄鹰和龙乘风,而与黄,龙二位并驾齐驱,在港台澳新马业界称为“新三剑客”,与台湾武侠界前辈泰斗司马翎,卧龙生,诸葛青云遥相呼应,异流同宗。
笔者蒙沈西城介绍,于2009年有幸认识了西门丁先生,西门先生对笔者极为爱护,亦不肯前辈居之,只肯“兄弟”相称。
四年来,我与西门兄虽不至于“鱼雁往来”,但也“书信频频”。
其中,谈到其生平,其创造,其友人均精彩缤纷,使笔者近距离了解了一位武侠名家的创作生涯。
西门兄除了“双鹰神捕系列”“天涯侠客三部曲”奠定其武侠名家地位。其民初作品“山猫王森系列”也是香港除倪匡外,唯一一个写民初动作小说而出名的。在我认识西门兄前,准备将《山猫王森》放在我的《动作小说杂谈》里,但我认识西门兄后,发觉可以写西门的实在太多了,反而不敢轻易下笔了。
最近,忽然灵光一闪:西门兄和我书信如此之多,编个《西门丁·诸葛慕云书信问答》,不是更容易,更实际?而材料“绝无添加、绝对新鲜”。
故此有这篇《问答西门丁》问世!这篇《问答西门丁》和当年《武侠世界》社长沈西城写的《采访西门丁》一文绝不雷同。
最后,必须一提的是,原文颇有涉及部分文化界,娱乐圈以及比较私人的问答,在这篇博客版的文章中,重新做了删除或者更新。
《问答西门丁》写于2011年,2012年侠友鲈鱼脍赵跃利兄编《武侠文坛录》,慕云相赠此文。
武侠生涯篇
问:在国内武侠迷眼里,黄鹰和龙乘风的名气似乎比你大,而我个人早年也很少看你的作品。虽然,我知道如果一个人在香港能出一百本书,绝对有其当行之处!你自己如何认为?
答:若说黄、龙名高过我,这是事实,但就写作来说,他俩赚的稿费,却未必有我的多,相信这也是事实。
问:我个人少年时代看武侠小说时候有个习惯,先看作家笔名,我发现诸葛青云,东方玉这些名字特别容易让人感觉这就是武侠。西门丁反而给我有人丁单薄的感觉,所以,八十年代末,我看到过你的书,却没有买,哈哈哈。看你邮箱,你英文名叫simon,是否就是西门的由来?
答:恰恰相反,我是因为笔名叫西门,而将英文名起为simon,叫西门因为我写字桌对着西面,而我家里排行老四,所以起名西门丁。
问:我个人喜欢笔名霸气些,特别是写武侠小说的,你认为怎样?你写《山猫王森》用高健庭这个笔名,我就非常喜欢,古朴高雅,很适合民初小说!我也见过你另外一个写武侠的笔名──南宫烈,就好听了,为什么不继续用呢?
答:有个姓名学的大师,评过我的笔名,说用西门丁这个笔名不能大红不能赚大钱,高健庭是她送给我的,我想改用,但所有的编辑都不肯,只好继续西门丁下去,而高健庭则只用于民初小说的单行本上(在《武侠世界》刊登时是用王一龙,这是郑重改的,他喜欢替作者弄几个笔名,让读者觉得杂志的作家很多),南宫烈是我在《晶报》用的,因为是左派报纸,那时《武侠世界》在台湾还有一定销路,规定为左报写稿要另起笔名。
问:你写的《齐云飞传奇》在台湾出版时候,用的叶展彤,我也感觉很新派,比西门丁好听多了。
答:叶展彤是应大然出版社的女编辑改的,她认为西门丁若在台湾出版会让读者觉得是本地作家,而当时武侠开始有女读者,希望我用一个比较有诗意的笔名。很可惜作品封面太现代化,难以吸引女读者,算是她的一个失算。至于你说的问题,我觉得每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金庸这个笔名好么?东方白好么?反而我觉得独孤红这名不错,他小说的对白很有特色,北方味很重,其实如果他肯写民初。效果一定不错。姓名是门学问,古龙很多主角的名就起得好。
问:台湾乡野出版过不少香港作家的作品,你的齐云飞之《毒神仙》也是他们出版的。为什么乡野只出了一部,而其他有大然出版社出了?
答:《毒神仙》是被盗,乡野老板娘来香港时,居然无耻到打电话找到我,要我其他书的版权,但不给《毒神仙》的版权费,我连面也不跟她见,何况我早知道她连黄鹰的版税也拖欠很多,便直接告诉她已全部卖给大然,《毒神仙》这本书就看大然告不告她。而《齐云飞系列》这套书在80年代,我自己还比较满意。台湾大然出版社的老板是小吕先生,当年还不到三十岁,他父亲老吕先生是开印刷厂的,规模还不小。小吕IQ130分,当年考大学时,因抗议台湾政府的中国地理资料全是民国时代的,交白卷,但靠其他科目,仍能以高分考进名牌大学。他自小醉心漫画,大学时已靠父亲的印刷厂,自资出版漫画书,整个大学没花家里一分钱。毕业之后立即自资开出版社,出版了大量的漫画书,后更翻印出版日本的漫画而发达,属少年得志,被称为台湾黄玉郎。后来版权法订出以后,赔了不少钱给日本,觉得漫画已难以发展,便想到请台湾武侠三剑客重新出版武侠小说。斯时卧龙生因生意上的事,被股东告上法院,老吕先生帮他不少忙,临入狱时对吕家父子说,如果想出版武侠小说,有三位新秀值得投资,便是香港《武侠世界》的新三剑客,并将黄鹰的电话告诉吕家父子。八十年代中期,吕家父子来港,通过黄鹰找到龙乘风,并通过龙乘风找到弟,一起在喜来登酒店茶叙。黄鹰很想转到大然(因为乡野的版税很难收到),奈何合约未满,便将此难题交给老吕找乡野解决(后来因为乡野提价太高,吕家乃不得不放弃黄鹰),然后取了弟与龙乘风的一些作品回台,找人看书,后来找到原南琪出版社的一位编辑,她认为有可为,翌月,即来港与弟及龙乘风签了十年约,并先付了两万元港币签约费。后来便出版了十本书,但吕家父子很上道,每次来港都将我俩的新作带回去,每篇故事都先付2000元订金。小吕先生野心很大,计划日后拍电影。奈何他后来因高价购了不少日本漫画之台湾出版版权,因台人口味已变,而大亏,随后来港找香港之漫画家买版权,又因港人口味与台湾不同,终至弄至山穷水尽,最后要关门避官司。不过老吕之后几次来港仍来找我茶叙,言明不会再买弟之新作,所买之版权费亦不会要求退钱,但希望我依约十年内不要将版权转售他家。弟觉得吕家父子十分仗义,便一口答应。尽管小吕从此消失于江湖,弟仍遵守当年之约,直至十年后香港皇冠出版社找弟,介绍台湾禾马出版社,方将《雪海血河》及《网中蝎》卖给禾马,可惜斯时,武侠小说已成明日黄花,好景不在,终难在台湾成名。
问:大然吕氏父子应该是讲道义的商人了,不知道大然吕氏和春秋吕氏是否一家人?
答:大然小吕名墩建,老吕先生名政法。又及,忘提一事,小吕后来成立漫画便利屋连锁店,要挽颓势,结果事与愿违,兵败如山倒!至于,大然和春秋是否一家,我也不知道。
问:你曾经和黄鹰以及龙乘风其名,你对他们作品看法如何?你们互相之间也很熟悉吗?
答:我和他们两个都很熟悉,性格上面龙乘风和我更接近些。我们经常出海钓鱼。论名气黄鹰生前在我们三人之中成名最早,由于他也在电影界发展,所以名气也很响亮。作为作品黄鹰可能花在开篇及文字上的工夫较多,整体便很一般了,很多小说都让人觉得虎头蛇尾,甚至有单薄感。他罗辑思维,我认为差了些,因此沈胜衣我觉得写得像“练习作”,当然如果黄鹰不是英年早逝,现在的文字一定更进步了。龙乘风是个写作狂,他父亲非常有钱,在香港是饮食行业的钜子。所以,龙乘风是个“纨绔子弟“,对所有和“玩”有关的,他都内行。我对斗雀有少少认识,知识全得自龙乘风,并承蒙他提携,特地带我去该茶楼开眼界(因为在香港斗雀是犯法的,一般人不能进入斗雀场所),可惜去迟了,楼上只剩下几只“文雀”(擅长唱歌的行内称文雀,擅斗者称“武雀”,能唱又能斗者谓“文武雀”)听他措述,陈惠敏那雀重金购自马来西亚──由大马彼之影迷一位拿督觅得的,由于雀笼巨大,须多买一张机票,放置椅上。龙亦有一只自认擅斗并狠猛之雀,在云天茶楼也曾扬威过。携雀上楼,刚好陈惠敏新购之雀正与另一只拼斗,只几个回合,对方之雀已奄奄一息,其他在场之雀,在笼内惊恐不安,提笼上前,笼内之雀之颤抖不已,龙乘风之雀更是拉稀屎,连忙用布罩住雀笼,回家之后觉得兴趣全失,乃将之放生,从此之后不再玩雀。这一仗,对龙乘风颇有收获,描写高手气概时,笔下纵横,颇有感染力,此乃他认为养雀之最大作获。从写作天分来说,龙在黄之上,奈何时运不济。龙乘风兄本身亦是个仗义的汉子,奈何完全不懂理财,又不擅安排时间,其父曾是显赫之饮食界钜子,创办“醉琼楼”及泉章居酒家多间,家中富裕,养成少爷脾气。像他这种人根本不能做生意,偏偏他还要去做大生意(出版社,先出杂志后出漫画及小说),出杂志时,每期替其写稿,弟曾多次劝他收手,有次饭叙,双方辩至脸红耳赤,他丢下狠话:少爷有钱亏,你犯得着杞人忧天么?小弟也生气,回他一句:在你未发达前,只要你要弟的稿件,我分文不收。从此之后每期仍供稿给他,依诺不收稿费。过了几年,那时小弟已开了几年旅行社,他少有地来电,说请弟到其公司,有些创作方面的事聊聊,那晚刚好约了吴道子晚饭,饭后乃一起去其出版社,到了该社了解了一些情况,替他担忧,原来他还想出版杂志,忍不住又劝他几句,希望他专心做一件事,若什么都想出版的,最后一定会失败,更不可能所有的漫画创作,都由他一个人负责,同时还负责两队少年棒球队的队务,再出版杂志,根本分身不无术,可惜他不听弟劝告,还讥弟太过理智,所以作品难以有所突破。最终弄至一败涂地,可叹可悲可惜。八十年代作为职业写作人时,笔耕之余,每月与他出海钓鱼两趟,对其性格及为人算是较了解。他是个心胸宽广的汉子,虽然,我们经常会因为对某些作家作品有不同看法,而产生激烈的辩论,但无损我们的友谊,至今我也非常遗憾当场在他生意失败时,无能力伸出援手,
问:给弟感觉,西门兄似乎更喜欢龙乘风些?
答:从性格上,其实龙乘风更能使人喜欢,黄鹰属于比较内向的。龙乘风的性格其实很武侠化。黄鹰在德宝电影公司遇到创作困难时,请龙去帮忙,他二话不说抛下手上的稿件,去帮他。我曾劝他电影导演都是武师出身,本身既无文化,又看不起编剧,最好先谈好条件。他说我是去帮大师兄的(他一直视黄鹰为大师兄),我说既然如此,又何须征求我的意见。后来果然分文报酬都拿不到,龙乘风帮过黄鹰很多次也替黄鹰写过报纸连载,但黄鹰那时候连茶都没有请龙乘风喝过口,但龙乘风却毫不在意。不久后温瑞安又找他去编剧,他要拉我去,我婉拒了,同时劝他谈好条件才上班,结果也是分文全无,事后他说彼此都是靠摇笔杆子吃饭的,互相帮忙何须计较太多!正因为他一直视黄鹰为大师兄,所以后方会为其作保向小吕借钱!
问:我对黄鹰,这位作家一直有份特殊的感情。我15岁第一次出国时候,身边带的唯一一本武侠小说就是黄鹰的《相思夫人》,当时我很迷古龙,看了黄鹰的作品,感觉和古龙一样。当然,现在我重看黄鹰作品感觉其是有很多不足处的,也许是我自己经历多了吧!但不管怎样,我对黄鹰仍有一种特殊感情。黄鹰之死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答:听说黄鹰的外婆是玄学高手,不断替他“祈福求财”,他把不该这么早得到的提前得到,当一切得到后,生命也就完结了──这一论点正符合玄学的最高理论。在《有本杂志》二上有一篇你写的《黄鹰已入白云去》,提你一句:黄鹰其实是个心底善良,但也有点自卑而形成自大的人。黄鹰曾对我说他是香港中文大学德文系毕业的,但他副修日文,日文成就比德文好,他最差的是中文。其实中文大学根本没有德语课程,有此可见他的性格,有次他在我、龙乘风及大然出版社老板面前说,他的作品水平与古龙一般高,只是名气差他一点点,又说他祖母或外祖母,替他算过命,未来五年武侠文坛是他的天下,若在台湾发展,前境更好。对于他的遭遇,我寄以无限同情,但他的结果其实与性格有关,双重性格十分严重,又极之迷信,认为他老婆克他,离了婚,新娶的老婆(我见过一次),从相学看,便不是一个好相,也不漂亮。据黄鹰自述其祖母(或外祖母)是玄术高人,正因为如此他才认为他写僵尸武侠及鬼武侠,有其独有之条件,但他自己却不懂,即使懂也肯定极之皮毛。黄鹰最风光时应是“天蚕变”及“天蚕再变”期间,但那也只是表面风光,因为他替丽的电视(今天之亚视)写剧本,待遇极低,且他当时因《武侠小说周刊》尚有债务在身,不过人有希望,那点债务自然不放在心上,因此意气风发。这是《武侠世界》郑重告诉我的,据他说是黄鹰对他说的,因此希望《武侠世界》继续用他的稿,使他能用稿费还债。因为“天蚕变”的成功,令他对影视圈产生了极大之憧憬,便与原本丽的的助导兼编剧徐正康开了一家创作室,接手剧本,徐中文不好,但头脑灵活,又因为做过助导,知道拍摄的可行性,黄鹰文字好,写得又快,但不擅长编复杂及长篇的故事,倒是一个好配合。但圈内人都知道“天蚕变”不是他的作品(萧若元自己也在电台上说故事是他的,细节集体创作,黄鹰执笔),创作室维持了两年,便各自分头去找钱。《僵尸先生》应是刘镇伟的东西,一起编剧的有秦天南及阮xx(忘了名字,两人都是当时之名编剧)、黄鹰及徐正康。黄与徐分手后,黄将剧本拿去德宝电影公司(洪金宝主持),刚好洪的副导演刘观伟一直想开戏,认为成本低,可以一试,上影后叫好叫座。此时刚好洪金宝的御用编剧黄炳耀受不了洪金宝的“霸气”辞职,洪以为黄鹰“有料”便聘他当德宝编剧,这段时间他可能赚到点钱,但非常辛苦,在电影界的不如意及工作繁忙,严重影响他的写作水平,到八十年代中后期,他写的文章,成就远不如他的才气。我个人一直怀疑他祖母(或外祖母)替他用玄术助他,结果是成名了,钱没有赚到,倒赔了一条命。从玄术上说,摆阵求财不会有问题,求者上天未必会答应,端视你前生种下的福分,但催者运用法术强行将日后该得的财,提早实现,往往有后遗症,我觉得他性格上太复杂:自卑、自大、缺乏信心、又无自知之明、过分迷信,强求做不到的事,方会形成这个结果。有一天郑重在半夜打电话给我,说他第一任太太打电话给他,说他生癌致死,后天要出殡,他想约我去送他最后一程,只是我第二天便要出差,所以没有赶上。由于,你要写作家生平,所以告诉你些我认识的黄鹰。我和他不能算很好的朋友,但也曾经有很多的接触。不可否认,他对武侠小说作出的贡献。黄鹰已经过身很久了。往事已矣,只供缅怀吧!
问:我看过倪匡先生的一本武侠小说叫《最后一剑》和一本民初侠义小说《白痴劫》,也看过你的一本武侠也叫《最后一剑》和民初《山猫王森系列》中的一个故事《白痴》。说句绝对不是拍你马匹的话,你的这两部书写得远远超过倪匡的同名小说。你当初写这两部书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是为倪匡先生致意呢?
答:慕云兄,写上述作品时,根本不知倪匡有此两篇作品,完全谈不上对前辈的敬意。(后来,看了慕云兄的来信,我才去香港图书馆借来看)再者虽然我第一本武侠看的是倪匡的作品,故事说是一对连体兄弟,以铁雨伞为武器,只人物设计奇特,小说写得非常差。(多年后无意中在电台听到他的访问,想不到主持人也看过此书,提出对此书之看法,倪匡坦诚这是他写得最差的。可惜忘记了书名),之后看过他的《鬼箭神棋》、《一剑情深》、《玉女英魂》和《六指琴魔》,觉得名过其实,《巨灵掌》只看了一半便看不下去了。当我开始写武侠时,便暗下决心,只能写得比他好,否则便站不住脚,虽然未必做得到,但我的确拿他的写武侠的水准,作为自己努力的标杆(请勿笑弟不自量力,如果一个作家连对自己都没有要求的,又如何能进步?)兄对倪匡的评论,看后再说,特意先说出心中的话再看,交浅言深,乃因已把你当作知已。既是知已那就无话不谈。
问:江湖上传说倪匡先生是个快笔,在香港真的他写书最快吗?
答:倪匡是快笔,关键是快得来要保持一定水准才有意思。职业写稿人快笔不少,冯嘉便是一个,而且是长期快笔,马云也是一个,写了一百多部《铁拐侠盗》绝不会是慢笔。
问:这点我也同意,《最后一剑》的确是四流作品。但在香港作家中倪匡名气是最响亮的吧?
答:倪匡享有这么大的名气,是他命好,出道早,又遇到几个贵人:1,罗斌;2,张彻;3,金庸。他自诩多面手,实际上写作界多面手的很多,比他早的就有方龙骧等。他拥不少读者,也很有”读者缘”。
问:据说冯嘉先生喜欢写稿到凌晨,你写稿有什么习惯?
答:我作职业写稿人时,一个工作天写一万六至一万八字,最高那一天写二万五字,因每月稿量28-30万字,而每周工作四天半(每两周与龙乘风出海钓一次鱼,每两周打一次麻将,周六下午及周日陪孩子玩)我写作通常采取连续作战的方式(个人认为这样会比较快):两个工作天写一家报纸连载一个月的量,写完报纸写《武侠世界》的大小说(十万字)及四期连载(十万字)──我的连载每期二万五字,有时候一个月有五个星期三,因此要写五期,有时只有四个星期三的,郑重若欠短篇,会叫我临时加写一篇二万五的短篇应急。通常写了一段会看一次,作稍作修改。通常报馆都有我最少半个月的存稿,《武侠世界》最少有我一个月的存稿。
问:据说台湾的秦红是不脱稿大王,你应该是香港的不脱稿大王了,对了旧雨楼的冰魂秀士是个秦红迷,想问问你认识秦红吗?
答:说到秦红,我也很喜欢,他写武侠很用功,我一直喜欢写得平直的作家(相信你从我的作品也能看出点来),九十年代初常去台湾就想去拜访秦红,可惜郑重谎称秦红因“耳水失平衡”经常头疼,因此退出江湖,故此丢了他的电话。我知道这是老罗与他这对表兄弟的惯技──不想让作家有所联系(怕他们串通加稿费),有一次我上武侠交稿,有位三十左右的男子刚离开,闲谈中提及马腾,我建议约一下,吃个饭大家交流交流,伍小姐(执行编辑插腔:刚才出去那个就是马腾,你不当面约他?),郑重说马腾有点自卑,不愿意跟作者来往。认识龙乘风也是在武侠世界财务部领稿费时,无意中碰到的,然后一起下楼约老郑喝茶(他没办法阻挡),如果要他介绍,肯定又有籍口。想见秦红还有一个原因,这是老郑跟我说的(他在编排古龙的嚣张):有一次他去台湾,秦红在台北某饭馆请老郑晚饭,饭局中突听到一阵吵闹声,两人回头望去,原来古龙也在,当时古龙也发现他俩拿着酒杯过来说:“老郑,你是大编辑,怎么不跟我喝酒,却跟一些没名气的人吃饭,太掉价了!来,我敬你一杯!”老郑脾气也不好,回说:今天是秦红请我吃饭,你来敬酒我不喝,今天我只跟秦红喝,你真想请我,等改天你请我吃饭时再喝。古龙敬了几人次,老郑都不喝,只好悻悻然而退。老郑赞秦红有修养,一直不吭声。老郑问他为何不作声,他只笑笑:我名气的确不如他,更没有必要在这里跟他较劲。我对秦红不由高看一眼。因为一直听到很多有关台湾武侠作家的负面消息,秦红的性子在台湾就更显难得。所以有心认识,可惜老郑……我问老郑不怕得罪古龙,他大笑而答:他的稿都是老罗约的,与我无关,如果按我的性子我根本不要他的稿,原因是每逢他有稿刊登,他就担心要找人塞版面,因为古龙经常断稿。而武侠不是只“卖”他一人,看武侠世界的读者也不是都欢喜他的,他就常收到读者来信骂他的,他都把信钱花光了,转给老罗(我估计不会给古龙看);第二,古龙平日调子叫得高,其实只要给他钱,什么都可以解决。今天他说稿费太低不写,过两天钱花光了,又会打电话给老罗,说稿费就照你说的,但得马上预支多少万字的钱!秦红是否健在?以他一向低调,即使过世了,台湾传媒也不定会发布消息。这只有天晓得了!
问:古龙先生的性格应该比较有“特色”,古龙生前的朋友很多,知己应该就很少了。燕青曾和我说,他感觉古龙是非常自卑的,但才气高,而多少有点自大。我倒一直认为,古龙很寂寞,心灵非常寂寞。你认为呢?
答:我不认识古龙,但在我心目中,古龙的武侠是台湾最好的。古龙对人生很有感悟,经历多,是他最大的特色。这点,与古龙一脉相承的温瑞安,黄鹰,龙乘风都远远比不上他。
问:据说卧龙生生前对你作品颇为推崇,认为是后起作家中最有潜质的。你认识他吗?
答:虽然不认识卧龙生先生,但他亦算是弟在台湾之引路人,而一直心存感激,因为斯时弟刚出道没几年,能得其青睐,实属荣幸。卧龙生是个很奇怪的人,写斗智桥段环环相扣,但在生意场上却屡屡受骗,曾经有人指着海上一艘船告诉他,那艘船是我的,目前因为收不到运费,无法入厂检修,如果你能投入xxx万元,给你多少股份,卧龙生斯时手上有点钱,为了做船东,倾尽所有,并鼓动朋友加股。结果如何可想而知,而且被骗,不止一次,惹来一身债,因此不断将“名”卖给出版商,找人捉刀写书。故此市面上标有卧龙生的作品,很多不是他写的,怪谁?
问:你知道我特别喜欢诸葛青云,将自己的笔名也改为诸葛慕云,你对这个前辈作家熟悉吗?
答:说老实话,诸葛青云的作品我看过几本,就看不下去。我出道的时候,诸葛青云基本上已经不写小说了。郑重曾和我说过一个故事,有次郑重去台湾,诸葛青云盛情款待,好酒好菜都是地方特色。郑重提出只有他们两个人,不用如此排场,但诸葛青云说:远来是客,必须如此。饭后,郑重返回宾馆,想起有东西未曾交给诸葛青云。就按着诸葛青云家的地址,自己摸上门。开门的正是诸葛,穿着件千创百孔的汗衫,而他夫人正在用餐,下饭的菜仅仅是几块豆腐而已。
问:我也从刘乃济先生那里知道,诸葛青云先生晚年非常潦倒,空有满腹才华。我为他叹息。你说,你上次休假时候重看了司马紫烟的《紫玉钗》,你对这个作家感觉如何?他在台湾名气并不是很响亮,但近年在国内拥有了很多读者。
答:作为作家看同行是以“水平”为准则,而非以红不红或名气为准。司马紫烟的一套《新紫玉钗》已足够他名留后世,这方面他比司马翎强多了。此书对历史的考究(包括官场、当时的风俗等等)比金庸的小说还强,但它又不是历史小说,即使喜欢看武侠的读者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问:你看东方玉的作品吗?我倒认为东方白的作品比东方玉的好看。但《武侠世界》出版最多的是东方英的小说。
答:我一直将东方白、东方玉、东方英弄混了。你说东方白比东方玉好,我不敢作评,但东方玉写的绝对不能说好。他的特点是易容、人皮面具,通过此来化腐朽为神奇,年青时代已不喜欢了,因为用得多了,便感觉他在骗稿费!
问:上次饭局你说台湾大然有位女编辑非常喜欢你的作品,将你的版权全部买下,也让你改了笔名在台湾出版,我有这个系列的书,但是我总觉得这套书的封面太”玄幻“化了。
答:我非常感激大然之那位未谋面之编辑,因为她认为弟之潜质及后劲会好过当时和我一起出道的作家,因此替弟一次过便出版十本,而告诉老吕只要是西门丁之新作,不用看便买,将之储起,将来会赚大钱。因此吕家父子后来来香港,经常叮嘱弟不外传。后来我去台湾很想与那女编辑谋面,可惜当时她早已离开大然嫁人。未能拜会这两位恩人,颇觉遗憾。
问:前几封信中,你有提过吕家父子,你也将他们当中你在台湾的伯乐吧?
答:我虽然不是千里马,但吕老先生绝对是伯乐。吕家父子非常仗义。说吕家父子仗义,是有所根据,龙乘风开出版社,被职员亏空公款,周转不开时,先后向小吕借下巨资(听其口气,似在港币百万之数),黄鹰拍“僵尸学堂”欠下龙虎武师薪酬,黄鹰求助龙乘风,龙漏夜电求小吕代借50万港币,由其作担保,斯时小吕景况已不大妙,但次早仍透过“地下钱庄”先电汇30万(或20万,准确数字已忘),唯仍救不了黄鹰。事后龙乘风根本无法还债,不久之后他夫妇避难台湾,囊中羞涩,求助小吕资助饭钱,小吕已面对窘境,依然慨然解囊。(上述之事,直至黄鹰死后,龙乘风失踪,小吕方告诉弟)因此对当年答允老吕守约一事,毫无悔意,只能怨自己时运不济。
问:你和龙乘风很多年不联系了?他写武侠比你早多久?我在写关于龙乘风的动作小说……想在你这里挖点资料。我曾经去大马,无意中发现龙乘风也写科幻小说!
答:龙乘风大概77年入行,比我早三年。他写民初有个缺点,地方性不强,对白与古装的差不多,古装的写多了,有点腻,改写民初有新鲜感,多写几篇又不行了。他写作兴趣一减,便不能看了,因此郑重说他:他是少爷才可以如此。如果他在香港,也必躲起来,因为欠下的债务太大。他父亲留下来的酒楼“泉章居”共有三家,早已被他俩兄弟卖掉一家。其余两家他的股份已在搞漫画出版时卖掉了,可惜!其中铜锣湾那一家的店址是买下来的,三年前卖了几个亿,可惜他已享受不到!不过铜锣湾那家店的股东有好多个,我有个行家(旅游)也是其中之一,可惜回归不久已死了,我曾托他问龙乘风的哥哥查龙乘风的下落不果。龙乘风写小说属于有佳句而无佳章,因为事先构思不够,而且往往犯了兴之所至,某些章节写长了(可能很精采),但他写的是“大小说”每篇规定十万字,经常尾大不掉!因此我说他不宜写长篇,《铁血成吉思汗》他是要写给我“瞧瞧”的,这跟沈西城一样,但论小说创作力龙胜过沈。此篇开头之后,被郑重及我骂过,因为比较离题,他说他准备写一百五十万字,所以那所谓的开头,只属引子,可惜罗斌的儿子看不上眼!后来他一怒之下跑去找博益出版社,博益却要他写科幻试试,听他说他很用心写。龙乘风后来有送我博益替他出的科幻小说,我一直放着没看(那时候经常要带团回国或出差,自己稿约又多,还要看其他书充电,根本无法抽时间看。很老实说他和黄鹰的小说我都看得很少)。
问:你对黄鹰的名著《天蚕变》三部曲感觉怎样?我当年是先看台湾版的《天蚕再变》才知道有这部书的,说实话,虽然我对黄鹰有点偏爱但《天蚕再变》和《天龙诀》我认为很差。
答:最近重看《天蚕变》,再看《天蚕再变》,结果再变只看了一百页便看不下去(这是他的故事,前者是丽的创作总监萧若元的故事,细节是集体创作),更证明我一向对他的看法,他写情节及编故事实在太差,名不符实。接古龙写的《血鹦鹉》有此成绩,实在是个异数!读者的眼光始终是雪亮的,八十年代后期,他小说的销量便大不如前。
问:我认为你在台湾出版《齐云飞系列》时候用的笔名叶展彤很有新派武侠味道,后来为什么不继续用?
答:当年曾希望改用叶展彤,郑重提出两个“条件”:一、稿费由新人起步点计,再慢慢升上去;二、完全改变风格,则新风格作品用叶展彤发表。唉,著书半为稻粱谋,只好屈服现实。
问:郑重主编《武侠世界》时候,似乎一直在为作家改名。比方慕容美改为武陵客,高庸改为西门雄。你在《武侠世界》写《山猫王森》的名字王一龙,如此俗气的名字,他怎么改得过来?
答:郑重只读过四年私垫,能当上编辑已属幸运,不能对他要求太高,试想想卧龙生被他改了个不伦不类的金童,他也没被气死哩!郑重还有许多杰作,除王一龙外,尚有王龙、黄龙等等。
问:原来卧龙生的香港笔名金童为郑重所取。这个“公案“也算水落石出了。对了,我看过本倪匡写黄鹰的文章收录在《说人解事》里面,说黄鹰曾经主编一本武侠杂志,但遇人不淑,而导致失败!真有此事?
答:我正好回侠圣的一封信,顺便将你和他的问题一起回答。武侠图书出版社与黄鹰主编的《武侠小说周刊》应为同一机构,古龙《七星龙王》香港版权古龙交给黄鹰,这是黄鹰亲口对弟说的,当时黄鹰正要入丽的电视编“天蚕变”,约弟上其杂志社洽商,原来他要弟学其笔法,替他续写以凌霄为笔名,在该刊连载的小说。当时他向弟画了许多“大饼”,在描绘该杂志的美好前景时说的。只因弟一来不想做黄鹰第二,二来发觉该社日薄西山,连弟的百来元稿费,也拖了半年多,原本有几个职员,最后只剩半个,杂志由周刊变成旬刊,再变成半月刊,最后变成月刊,而被书摊退回来的旧杂志,塞满办公室,因此婉拒其好意。与黄鹰相识乃因78年曾投过一篇短篇“仇谜”,为其采用。《七星龙王》封面,也是黄鹰所绘。后来与《武侠世界》老编郑重相熟(时黄鹰已重投《武侠世界》),方知黄鹰在股票交易场所,认识一个大腕,该大腕信其所言,出资让黄鹰搞出版社及出版杂志,黄鹰满怀信心,搞了武侠图书出版社出版武侠周刊,不料出版几期之后,销路不佳(因为除黄鹰外,无其他名家,后来方有古龙之《七星龙王》),该大腕不肯再注资,黄鹰迫得自己承担,结果背了一身债,最后只好结束。《天蚕变》推出后,亲上《武侠世界》,求郑重不计前嫌,再采用其稿(据郑重谓双方结怨,乃因黄鹰要撬《武侠世界》之执行编辑蝉过别枝),郑重说得很好听,实则斯时因《天蚕变》之成功,令黄鹰声名大振,彼此互相利用而已。《天蚕变》之故事框架出自丽的电视创作总监萧若元之手,但萧在电台上坦承该故事桥段偷自墨余生之《明驼千里》。黄鹰这一生运气大好大坏,编《天蚕变》时,认识丽的一位助导徐正康,后两人创工作室,在创作上徐常助他,徐现为无线电视连续剧监制。而之后的《僵尸先生》,实际此故事出自名导演刘镇伟、名编剧秦天南及策划徐正康之手,执笔者是黄鹰,因电影公司倒闭(忘了其名),剧本在黄鹰手上,后黄鹰将之卖给洪金宝,时潘迪生正要洪大展拳脚,洪并不太看好,乃将剧本丢给刘观伟以小本制作拍摄,结果大收。黄鹰文字好,但不擅写情节,更不懂“搞笑”,在德宝电影公司(潘迪生幕后老板,洪金宝台前)混不下去,后来又将徐正康的一个写黑社会的电影故事“义本无言”卖给另一家电影公司,由柯俊雄任主角,结果又大卖座,使他再度进身电影,亦造成他后来的悲剧,因拍电影而欠下一大笔债务,影圈风传被龙虎武师打至内出血致死。
问:说道黄鹰,我总觉得可惜,晚期他的确想在作品风格中寻求突破,写了不少神怪小说如《武侠聊斋》《火龙》等,但都不是很成功。那位郑重先生只读了四年私塾,就能做编辑?
答:郑重的确只读四年私塾,但不在学校求学,也可自修,经过长期接触,发觉他看不错,但文笔便不行了,执行编伍小姐,是印尼归国华侨,也是泉州人,倒是大学文学系毕业的。一般起标题及编者的话,都是她写的,目前的执行编辑叶小姐,泉州师专毕业,当年也是缉辑。郑重是罗斌的表弟。
问:西门兄最近忙些什么?认识你也多亏了沈西城,我发现沈西城朋友非常多。几乎说到什么作家,他基本上都认识。我记得他有本《四大名探》的序中,写你“骂”他,屁股坐不住,不宜写长篇。
答:近日在看封从德的《六四日记》及赵紫阳《改革历程》。后天开始就很忙,因为香港国际旅游展开幕。17日带团去金门,月底去台销售暑期行程,下月13日带团去内蒙,13日住北京,有机会者会与侠圣兄见面,之后尚未安排。与沈西城相识很久,他在《武侠世界》上班是“三点不露”(非至下午三时不会上班)。他的作品也看得不多,看得最完整的反而是他七十年代未翻译的日本推理小说《雾之旗》(松本清张原著),那时很迷松本,因此买了该书,其他的都是在报纸上断断续续看的。只因他性格顽皮,又无耐性,因此笑他不能写长篇。他涉猎甚广,记性又好,目光锐利,写评论反而觉得不错。沈西城交游广阔,而且他心底善良,就是喜在朋友面前吹嘘,又得倪匡力捧,可惜此人年轻时代公子多情,把精力都放在上面,写稿都是在吃饭时动笔的,因此无法写出好作品。原本倪匡口头答应他,让他续写原振侠等书,可惜他的《倪匡传》激怒了倪家,结果倪震要告他侵权,沈只有求救倪,但倪只作和事佬,让儿子取消控告,却不让他续写。沈已将六本书版权卖给利文出版社,但该时只出了四本。其他后来就在《武侠世界》出了。沈父本是建筑师,可惜死得早,沈西城对他父亲是很尊重的。
问:你作为一个资深武侠作家,也看了很多早期和同期的“同行”作品,你有什么感想?我个人很喜欢叶洪生先生的评论,我认为他是个寂寞的“武林太史公”,在金庸的光环下,很少人能做到这一点的。
答:我看过叶先生的评论作品,他与林保淳写的《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还有《论剑》那篇文章。上次要去台湾,请朋友替我找两本武侠评论集《侠客行》,准备见面时作礼物送给你和侠圣,奈何已卖断版,只能期诸再版了。叶老对金庸之评论,对一众马屁精哄起来的“金学”热潮,有降温作用,但他对司马翎却有过誉之嫌,当然在我心目中,在台湾众作家,我也是将他列在古龙之后,论整体水准,卧龙生应在第三。香港作家我的排名:1金2梁3黄易,黄易应在温瑞安之上,他的几篇长篇,气势及对历史之了解及小说化,温不能及。其实梁除文字及历史外,情节及人物都一般,又因同时开篇多,难免力有不逮,而有时情节拖拉,及未能一气呵成,将他排在第二,乃他有开山之功。黄鹰诗词读得多,文字优美,但结构力差、细节差,所以很早我便对龙乘风说,他不宜写长篇。《天蚕变》及《云飞扬外传》严格来说,不是他的创作。前者是丽的(现为亚视)创作主任萧若元的故事,细节是一众编剧集体创作,黄鹰只是执笔,《云飞扬外传》也是集体创作,他自己无法写长篇。温瑞安人物写得好,他的主要作品,也是集体创作。如果他不是好高鹜远,去拍电影,也许还能写出更好作品。一直认为龙乘风的天分在我们一众之中最高,但他的“太子”脾气(他父亲有几家有名的酒楼),太过任性,同时书看得太少,又缺耐性,兴趣太多,限制了他的成就,沈西城跟他情况有点类似,所以我曾说沈写不了长篇,他《四大名探》一书序里面,也曾提及此,但《四大名探》严格来说,也不是长篇,只能说是中篇系列。写长篇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及专心。
问:你经常上我们的旧雨楼吗?我们为不少作家开了专区,不让金庸专美于前!特别是云中岳,很受欢迎。
答:自从你介绍后,我有空就会上旧雨楼潜水。发现旧雨楼藏龙卧虎,很为爱好武侠的朋友们感到开心,也感到欣慰。云中岳在国内居然拥有众多读者,着实出人意料,个人觉得他的作品没什么特色,人物过多又锁碎,最喜欢什么八魔八怪八义、三天魔三圣侠三剑仙等等,近百个人物无一让人留下深刻印象,情节又不见突出,甚至老套,写爱情更弱,自小便觉得他平平无奇,最近因上旧雨楼,见有其专区,生怕当年看他的小说年纪太小,分不出好歹,特别再到图书馆借了他两套书,看后感觉没变。个人感觉独孤红及司马紫烟的作品比他好多了。司马翎则一直认为他应排在金古之后,与梁并列第三。早期作品,其文字让人看得有点吃力。无疑他作品的“含金量”较高,但文字不如梁,属各有千秋,因此将其两个并排于第三。黄易的作品比温的难写得多,他对中国古书籍尤其是哲学书看得较多,并有所体会,故事之转折处理得较好,相反温的小说便易写多了,虽一味强调“义”,但其中较多矛盾之处,写情深度不够,只能骗骗年青人,当然黄易写情也嫌浅薄,而且极符合现代青年之恋爱观及心态,但从写小说的技巧及大气,则胜过温。温在国内名气如此大,同样令我大感意外,他的书在环球,销量其实并不高,当然后期在敦煌时期,曾经辉煌过。
问:我最早迷梁羽生,而后迷古龙,接下就迷温瑞安,看完他作品后,迷上了倪匡,这四个作家可以说是我真正的迷过的,现在当然更会欣赏,而不是迷了。温瑞安的小说给年轻人来说,是很有煽动力的,我当年都差点去参加“神州社”呢,你不会笑我吧?温瑞安在国内有段时间是非常红的。
答:当然不会。年轻人都是有血性,年岁大了,就不会太冲动。写“神州”温是在最得意时,有一群小兄弟一齐“度桥段”,因此情节变化较多,后期的已没什么情节了……其实他的作品我看得很少,早期环球出的“神州”买过一本,文字生涩突兀,经常跑出几句“自创词”,根本看不下去,敦煌时期改过,就好多了),“神州”人物近千个,没几个让人有感觉,我认为权力帮帮主写得比主角成功。作家与明星一样,有个“观众缘”,并不代表他的真正实力。
问:我个人对民初侠义作品特别有兴趣,所以自己也写《动作小说杂谈》已经写了好几个作家。你的武侠小说,我看的不多,但你写的“山猫王森传奇系列”我很喜欢。你是怎么开始写动作小说的?你喜欢朱羽吗?他应该是最有名的民初动作小说作家了。
答:谢谢,我写动作小说恰恰正好是因为朱羽稿件开天窗,郑重要我代笔,才开始写的。朱羽的作品,一向很喜欢,但很可惜,香港人不爱看民初小说,销路不好,罗斌颇欣赏他,为他出版了不少本。郑重亦欣赏他的作品,只是经常断稿,后来索性割爱,而要我“接班”,特意要弟看其作品,吸收其精髓,这才有王森故事。闻说此君好赌,经常要离家躲避债主,也听说他跟台湾黑社会关系密切,因此他有些特点,别人难学。
问:曾经看过本你写的《鬼镇捉妖》,感觉非常好看。这部书,我一开始还以为是僵尸故事,其实是个民初破案故事。电影感很强,场景描写也符合“恐怖小说“的特征,看时候有毛骨悚然的感觉。北京侠圣也看过这本书,也很喜欢,他这个人很少会表扬一本好书了。可见你早期的这本不出名的作品,写得的确不错。你自己如何认为呢?
答:听你这样说,《鬼镇捉妖》我还得重看一遍,老实讲我自己都忘了。不够好像,也是因为朱羽有部连载脱稿了,我赶稿补天窗的。
问:我收集很多港台作家的动作小说,台湾不用说了,但香港似乎只有一个倪匡写的民初颇有看头,除了这位前辈外,我个人只喜欢你的《山猫王森》,其他作家也有几部民初,但都到喉不到肺,没有那股民初的味道。香港老牌作家马云,冯嘉其实都写现代都市侠客。龙乘风的动作小说,其实也只在广州这一带,并无民初风格。黄鹰的《僵尸故事系列》虽然是民初,但格局较小。你为什么在香港能写民初风味浓厚的小说呢?
答:过奖了,我民初小说能写得比一般香港作家写得有那么点味道,那主要是得益于在学时看了很多国内出的小说。黄鹰及龙乘风看书范围较狭窄,也没有去过内地北上,民初的书又看得不多,又不谙普通话,所以写民初小说对白无味,《武侠世界》编辑郑重一直不要黄鹰的民初,也使我很“痛苦”每月最少要交一篇十万字的民初大小说,朱羽改业电视编剧后,便几乎由我唱独脚戏。
问:《山猫王森》一共有多少个故事?环球出版了好几个。而《网中蝎》是香港艺林出版的唯一一本,还有不少是在《武侠世界》刊登的为什么没有出单行本?我个人非常喜欢《白痴》女主角金铃对“白痴”的感情深入,比《深山爱火》更细腻。呵呵你写爱情小说也不错的。的确很吸引人。《白痴》和《深山爱火》这两篇故事,我甚至认为,将王森这个人物从这两个故事中去掉,这两篇故事也不遑是极佳的爱情小说。
答:谢谢你的夸奖,《山猫王森》一共是十八个故事。写完前十几个故事后,出了单行本。罗斌就把《新报》系统卖掉了,环球也就不出书了。艺林是台湾一家大出版社在香港的分公事,有意将未出单行本的《山猫王森》出完,《网中蝎》是第一本,不料该出版社内部起了变动,也就不了了之了。呵呵,一个作家其实也需要运气的。蔡敦琪对“白痴”极爱,认为是文艺小说,还劝我向纯文学发展,哈哈,我要养家写纯文学,孩子不饿死?说到《深山爱火》,我有个女职员,不知道高健庭是谁,只知道我也写武侠。有一次她吃饭时候问我,是否认识高健庭?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在看一部小说叫《深山爱火》非常感人,以为我为《武侠世界》写小说,也许认识高健庭。作为一个作家,作品能让读者喜欢,是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王森最后一个故事是《六颗痣》因为那时候,《武侠世界》开始走下坡路,我渐渐地也意兴阑珊了。
问:你本来是福建泉州人,又长期生活在香港,为什么不将王森的背景放在民国时期的广东或者闽南呢?
答:为何不将背景设在广东或闽南,其实道理很简单,中国方言虽然很多,但大部分都属于北方话(国语即据此而订立),即使是四川、云贵、山东都属于此语系,若有地方色彩,对白难免没有有此味道,则会影响其“大众化”,尤其是闽南语了解的人更少,而粤语式的小说,已被读者根深蒂固地认为作品比较下乘,主要是当时以粤语方言写书的好作家太少,而且年轻一辈都不能接受。
问:我将你的邮箱给了北京的顾臻先生,他在网上有个响亮的名字叫侠圣。国内武侠爱好者不少,值得我内心佩服的只有侠圣一人!他肯定有很多问题问你。他和一个朋友整理了不少港台作家资料,是个有心人!你知道你早期作品《龙王之死》曾编在司马翎的作品里?而且,温瑞安《四大名捕会京师》的第一个故事和你的《龙王之死》有点像。
答:我相信你的眼光,侠圣一定是个值得深交的朋友。又及,司马翎的沈神通有点走火入魔,文字太过现代化,如果有人批评古龙,那么沈神通系列的文字就更加离经了。从网上看到国内有盗版商将拙作《龙王之死》当作司马翎的作品。《龙王之死》是80年第四季在《武侠世界》首刊的。外面流传的是皇鼎盗版的,与环球无关,环球是与台湾万琪合作的。之前旧雨楼便有粉丝提问:是司马抄西门,或西门抄司马,皇鼎的版费估计也没有给司马。我写《龙王之死》的时候,并没有看过温瑞安的作品。
问:我看过你的作品,应该属于慢热型的,在你的长篇小说中,我非常喜欢《倚刀云燕》,开始不过是一个武林故事,但慢慢地带入瓦剌国和大明的国恨家仇。尤其后半部,行军打仗,写得精彩缤纷,而爱情方面也有独到之处,我个人就很欣赏那个反派──三才书生对爱情的持着。在国内这套书叫做《碧血情仇》你知道不?
答:我一般写作前先将全书大体构思一下(因此错漏相对来说较少,推理则先将“谜面”及“谜底”想通,再构思如何解谜),通常下笔的时候,想的是下一步,用在开篇的工夫比较少,我看书不大喜欢虎头蛇尾,喜欢渐入佳境,正如你所说,金庸的小说基本如此,若非声名早著,《鹿鼎记》前三五十页,很多人已看不下去了。忘了告诉你,当年写《倚刀云燕》是在与龙乘风讨论梁羽生作品后,产生的念头,他认为《萍踪侠影录》比《云海玉弓缘》好,我反对并指出该书唯一可取是写活张丹枫,但故事单薄、人物少,人人均说其人擅写历史,但“土木堡之变”完全写不出来,梁作我最欣赏的三套:《云海玉弓缘》、《还剑奇情录》(旧版)、《飞凤潜龙》。龙戏称,既然如此,你何不也写一本“土木堡之变”?于是有了《倚刀》。杀手故事的《屠僚计划》则是学《飞凤潜龙》,不过不很成功。
问:原来在你心目中梁公羽生地位不小啊!原来,你写的《倚刀云燕》和《屠僚计划》可以说是向梁公致敬之作?
答:在前辈作家中,我的确颇为欣赏梁羽生。说这两部书是向他致敬也无不可。另外,我喜欢金庸的《连城诀》,而写了本《魔域赤子》。我看了古龙的作品,而用衍生了本《胡姬》。在我所有的作品中只有这四部作品是受前辈作品影响而产生的。
问:西门兄如果自己没有国内版的《碧血情仇》,我就送你一套如何?
答:我知道国内有盗印我的《碧血情仇》,却不知原来是《倚刀云燕》,原本在香港《文汇报》连载《碧血金牌》,写武侠岳家军,本拟写30万字(老编约好每个故事连载1年完结,每天写900字),结果因为国内的反“精神污染”,《文汇报》要腰斩武侠,故只写一半,便匆匆完结,还以为《碧血情仇》是《碧血金牌》之盗版书。兄欲送弟一套,那就敬受了,并先此致谢。啊,忽然记起,《碧血恩仇》原本在《晶报》连载,有次与《武侠世界》老编郑重饭局,提及《晶报》在作读者调查时,该篇得最受欢迎小说。郑重说那就拿来改名在杂志上刊登,于是改了个《倚刀云燕》交差,赚点稿费。
问:如果,你的《倚刀云燕》能重新修订出版,比方开头气魄更大点,情节再紧凑些,按照你现在的“功力”能发挥得更好!你不准备修订你以前的作品吗?毕竟你现在生活安逸,完全有时间修订呀!
答:这两天休假,在家里重看《倚刀云燕》,一则是喜,因为至今看来这本小说还可以一看;二则有点遗憾,因为如果现在重写可以写得更好更深刻,正因为不够深刻,因此未能成为武侠名著。最重要的有几点:1,三才书生最后投入瓦剌,没有点明是因为得不到棋痴的爱,心灰意冷,致使之“走火入魔”,而雀痴为何会娶金针婆婆,亦没有点明是因为得不到棋痴的青睐,故意找个丑妇的心理状态;2,陈拓疆之心理转变作为武侠小说已足够,但他死前之心理状态刻划不够;3,陈万里偷偷入关,除了好玩之外,缺乏其他令人信服的原因,应该让他有个心愿去父亲的故乡看看,这也可作为陈拓疆思想转变的一个注脚:他在瓦剌表面上风光,但灵魂深处仍然无法斩断那条“根”,这是我重出“江湖”再业旅行社,见到那些台湾老兵,内心对共产党依然十分恐惧,但仍要冒险回家乡一行,所得到之体会,因为很多老兵家乡已无直系亲人,仍然要回去看一看,这说明中国人有极深的“根”情意结。基于上述原因有些场合可改在江南;4,中州群英荟萃那一两章,发挥未到家,马游的“出场”及“退场”给人觉得信手拈来,白云寺慈相住持这个十多岁便接位的和尚,大可大书一笔,使这两章成为书中中段的高潮。5,棋痴后来改变作风还缺乏一个心理转变过程。其实有些缺失,写后已有所觉,奈何当年日写夜写,又同时开几篇小说,力有不逮。印象中自己觉得是失败的,看了你电邮对《倚刀云燕》之推崇,才第一次重看。6,情节未够惊险,可以写得更加“绝”一点,虽然写来会较辛苦及花脑汁,但要成为名著,能不辛苦么?看后颇觉可惜,但回心一想,其实,若不觉可惜,不是等于自己没有进步么?这本书只能说有一定水准,不能说是杰作,打算稍作增删,在《武侠世界》重刊。写这本书其实是我当年喜欢梁羽生之《萍踪侠影录》,无疑这是本好小说,但戴誉过盛,觉得若要写同类的题材,可另辟蹊径,写得更精采。这本书的爱情写来便比“萍”精采及多样化,三痴加三才书生(我是要写他实是情痴)这段爱情,有一定之深意,也较新奇,写男女主角各有背后的苦衷而增加困难及枝节,在当时亦较少见到,因为爱情的力量,使男主角更加坚决要回国,这都是我当日下笔前构想的,写后觉得总体不如《萍踪侠影录》,颇觉失败及失望。有此可见,前辈名家之名实非偶得。
问:对,我个人对《倚刀云燕》中爱情的描写感觉非常好,总觉得反派三才书生对爱情很看重!对了,当年你写《倚刀云燕》时候黄易应该也已经出道了吧?他写气势很有看头!你认识黄易吗?
答:黄易当时根本未出名,我从未看过他的小说,当然他后来写得比我好多了,“寻秦记”我便自认无法写出他的水准。黄易应该很低调。我也不认识他。我想对《倚刀云燕》一书作增删润饰,下笔前从想听听你及侠圣的意见。而你们二位对《倚刀云燕》的建议甚佳,群英荟萃一段会大幅加强,马游也会加强其作用,当时书里加了他,是感觉在那么一个大场面,只一个陈万里,很多事无法办得到。另会大幅增加三才书生的分量,大概秋天动笔。现在,我也需要充电呵呵!你与侠圣兄是我认识的对武侠小说最有认识最热诚的读者。
问:在国内你最早冠名西门丁出版的其实是《箫剑情仇》,两位男主人公爱上同一个女孩,这种感情总有一个人会伤心,但这类感情却一直在重演。我认为你的许多作品中的爱情不拘一格,反应了现实的人生,持平而论,你在你每一部作品中都尽力营造一个不同的爱情,这点甚至超越了不少前辈作家。也超越和你同期的黄鹰先生和龙乘风先生。你自己如何认为呢?
答:在我作品中我的确尽量营造不少不同的爱情故事,这其实也是对读者的一种负责,对自己驾驭文字的一种考验。说到《箫剑情仇》倒有这么个故事:初中一年级的班主任,不知什么原因,老针对我,本来对他没有好感,当时我家恰好住在学校对面,该班主任住在学校,每晚必吹洞箫,家父听后说他一定是失恋,因为箫声充满无奈及孤寂,久而久之家父便要我暗中调查他是否失恋。此事当然没有结果(因为无同学知道他是否失恋),在我业贸易公司时,恰好遇到另一位转业做贸易的老师,闲谈中问他此事,他说好像当年他曾经追求过一位很漂亮的同学,结果那女同学毕业之后,另嫁他人,但他现在娶的老婆又丑又凶,他婚姻甚不如意云云。此公风流倜傥、多才多艺,最后却娶了个丑妇,这便是雀痴的原型,“萧剑情仇”的创意亦来自此君。顺告──也许读者对作者的创作灵感一直都感兴趣,今日便告诉你一点。
问:收到台湾臻品斋寄来的你90年代在武侠世界写的几本大小说,《琴心恨》与《虎胆英雄》是写燕高行的,应该是你另外一个系列,没有出过单行本?《龙在天》《风在吼》《雪在飘》是写指神沈七郎,一共写了多少?
答:这两个系列,我是在做全职作家时候写的,我自己不满意,所以就没有要求出单行本!一共写了多少,我自己也忘了。要回去查查看。
问:吼吼吼!你倒大方,写得不好,出版社还是愿意出单行本,自己却不要出,是否钱赚多了?话又说回来,我看过这两个系列,虽然没有看全,但写得并不错呀。还有你上次说的一篇《碧血金牌》也没有出单行本吧?
答:哈哈,多谢夸奖,我那时候写得太多,感觉不好,就不出,也不觉得可惜。《碧血金牌》因为连自己都不满意(故事刚展开不久已要收笔),怎敢出单行本献丑?80年代老作家凋零,新作家不多,弟又比较多面,因此一有作家断稿,或老编觉得整本杂志风格太接近,便会来电要求弟速写几万字塞版面,那些当然不是好货,因此没有出版单行本的作品甚多。21世纪后写的全未出版,因罗家最后将环球卖给《文化传讯》,便没有再出版单行本。你说我是否钱赚多了,其实我一向非常勤力,人也不蠢,钱也赚过,问题是中壮年时,被人倒了很多账,还未赚够退休金,只能再努力。
问:罗家将环球卖给《文化传讯》后,你还为《武侠世界》写作品吗?上次,沈西城社长约了宇文炎一起出来,我也是那天才认识你的。
答:宇文炎原名王学文,聪明而踏实,《武侠世界》沈西城只是挂名社长,每月支近两万元薪金,实际的工作均是王学文及执行编辑叶小姐主持。沈西城找到王学文,王学文找一家印刷厂老板向老罗买下的,他俩只占空股。王学文的色情小说我看过,不错。听说鬼故事也写得不错,武侠倒写不出特色来,因此后都写鬼故事。此人可交!《迷城飞鹰》只是最后一部已出版单行本的作品,随后还有好几部在《武侠世界》连载:《迷窟潜龙》、《英雄无泪》、《金纸扇》、新版《蝙蝠·乌鸦·鹰》等等。
问:上次和沈西城吃饭,他说你是目前香港唯一还在写武侠小说的成名作家,你现在还在写?
答:《武侠世界》现在是对我又爱又怕,爱我的稿,又怕付稿费,其实我对他们的稿费已是一减再减。自《蝙蝠·乌鸦·鹰》新编版后,已搁笔八个月,若要写也想等到明年,今年先看看书,充充电。成名专业武侠作家应该的确只有我在写了,名家中周显也在写,但他不是专门写武侠的。黄易最近好像也没有新作品出来。
问:我细看你作品后,感觉你是“实不副名”的,《武侠世界》也没有给你做过较好的广告,而且也没有将你的作品,细分归类出版。
答:作家也是人,凡人就有“命运”,对此我一向以平常心对待。
问:90年代开始《武侠世界》有很多辛弃疾的作品,他原名应该是辛彦五。你认识他吗?最早和你一起入围《武侠世界》的南宫宇和马腾现在还写武侠吗?辛弃疾作品色情成分不少,也写过科幻小说如《百慕大三角洲》,南宫宇也写过《神探马狮龙》,我在写《动作小说杂谈》想知道这些作家的情况。
答:只知道辛弃疾是个老兵,退役后有投稿写些“文艺”小说,年纪应逾65岁,其他不详,你可问沈西城,他曾经来过香港,与沈见过面,因弟不在港,故缘悭一面。另据武侠世界叶小姐说,南宫的稿以前一直是伍小姐负责编校的(以前我的稿也是,叶小姐在九十年初去武侠上班才将我及马腾的稿转由她负责),故南宫的情况她不知道。南宫早期写的还可以出,但南宫他有其他职业,所以作品不是很多。移民美加回流后,就更少写武侠了。《马狮龙系列》是那时候流行动作小说,郑重要他写的。现在《武侠世界》刊登的全是他早期旧作。老郑最早也是比较看好他俩的,那次《武侠世界》征稿,他俩比我早录取,当《双鹰神捕》刊了二十个故事以后,有次饭局老郑说我越写越好,要我多写,写多少他都要,我结束《双鹰神捕系列》以后,他很怕我从此完蛋,我保证如果我写不出新东西就重作冯妇,结果“湖海系列”并没有让我沉没,期间为新加坡《南洋商报》写的《蝙蝠·乌鸦·鹰》读者调查我仅次金庸,而高于梁羽生,《南洋商报》把这个消息告诉罗斌后,他要了复印本,在《武侠世界》刊后,反应不错,后来才开始写《杀手传奇》。南宫和马腾现在如何,我不知道,我和他们其实没有什么联系。
问:我一直想知道,出版社是如何和你们算钱的?倪匡,冯嘉等都可以靠支笔致富,我总不敢相信。
答:香港环球当时一版的印数是6000本(能卖的作家),通常新作家会出三本,能卖以后继续出,不能卖就从此“完蛋”。罗老板不道地,能卖的书加印也无人知道,早期(6、70年代根本是买断的,所以有标明再版,以后整个出版行业都以印数计算版税,他便跟作家打迷糊仗),直至80年代中,名家纷纷跑掉,才开始算版税,而且也是出尽法宝,少给!不怕让你笑话,旧稿重登(对新系来说是新稿,每千字50元,单行本每本书2000元,三集6000元,所以后期我都将精力放在报纸连载上,因为稿费高许多,报纸刊登后,改个书名再到武侠世界重登,赚取那50元。不再为武侠世界写新稿,直至沈西城主持后,给我每千字250元,方替他新写了一篇《迷城飞鹰》,这篇作品没让他失望,读者好评如潮。沈西城刚到《武侠世界》时,做了个读者调查,收回数十问卷,唯独小弟一人在“最不喜欢的作家”栏上,榜上无名,“最喜爱的作家”栏中,当然有不少。
问:你第一篇用西门丁笔名写的武侠是那本?
答:用西门丁作笔名,第一篇小说《小镇风云》,也没有出版单行本。
问:上次你扫描给我看了你配武侠诗的短篇故事,我将这几篇文章都放到了《旧雨楼》,很多朋友都惊奇,你也会写“新派风格”的武侠小说。这几篇文章都和你以往的传统风格的作品不同。诗是哪位写的?
答:诗是路雅先生写的,他写了诗,叫我为他配上小说,一共七篇,我用几种不同的手法写,大约七八天交稿,诗及文章发表在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的一本新诗杂志《诗网络》,路雅是六十年代文艺青年,也搞过文社,擅写新诗,他后来开印刷厂,因为自己喜欢诗,用一半的价钱承印该杂志,使艺发局资助的经费,可以多办几期,稿费是他私人付我的。写前没有太大之信心,因为以前写的短篇最短都一万五千字,幸好路雅看后也觉满意,不用再改写。如果你有兴趣,过两天将全部七篇扫描给你。
问:我听说某位国内政坛名人对你的《丐帮之主》《天下第一帮》姊妹作赞不绝口。你还有哪些作品,自己认为满意的?
答:我的《胡姬》、《巨龙帮》也写得还可以,可能你还没看。
问:想起一事,福建出版社为你出版了30个“双鹰神捕系列”,但我知道你除了30个“正传”外,还有好几个“后传”,如《宫廷风云》等,为什么不再接再厉一起出版呢?
答:原本福建人民出版社说有意再替弟出版,奈何一来欣赏弟作品的老编退休、二来上面有人放话,人民出版社不宜出版太多闲书,暗示弟去找海峡文艺出版社,但人民出版社原老编说那出版社连奖金都发不出来,当年卧龙生的版权,也要惊动上面,因怕影响不好才付的。
问:我也听说出版界出版书,和作家是否能拿到版税完全是两回事情。上次我遇到沈西城请他在一本国内正规书店买到的品相非常好的作品上签名,而他根本不知道国内出版过他这部书,虽然书上还写着沈西城授权呢!云中岳国内出书,也靠了天马等朋友的帮忙。早期梁羽生的版权也拿不到。你的《双鹰神捕》能在国内出版,让国内读者知道有这么两个武林经典人物,可谓不让温瑞安的《四大名捕》专美于前,沈鹰和管一见两个快成为老年男子作为主角非常有特色,更有气场。据说你塑造这两个人物,尚在温瑞安的《四大名捕》前?
答:应该差不多吧?当初,我并没有在意温瑞安的《四大名捕》,应该我出《双鹰神捕》前几个故事的时候,温瑞安的《四大名捕》尚未打响。但无可否认,后来温瑞安的名气远远超过我。他的《逆水寒》就非常好。
问:温瑞安笔法如古龙,而且豪情盖天,少年时代的我也非常崇拜,现在我自己也步入中年,确懂得欣赏你作品中的那种深沉。也许你会认为,我认识你后才说喜欢你的作品,但我自己知道不是,认识你之前,你的武侠看得不多。认识你后,却更能安心细看,而回味你作品中的“匠心”。据说,老影星黄树棠和罗剑萍也喜欢你的作品?
答:罗剑萍我对他完全陌生,他在从泰国寄给我的信中自我介绍,曾为仙鹤港联拍过几部片子,演小角色,也曾写信给郑重,要求多登双鹰,因此有一阵子两个月登三篇。我自信敬业,也自惜羽毛,写了一阵,还是每月只写一篇,因为写推理太费脑筋了。也自信我的水准比其他几个职业作家保持得好一点,滥竽充数的作品较少。黄树棠他是粤语片时代的武打明星,因拍过仙鹤港联的片子而认识罗斌的女儿,两人曾经热恋,惜被老罗拆散,罗女自杀不成,老罗从不用他,颇为潦倒。很多年都没有消息,直到我写了《双鹰神捕》的第30个故事居然收到他的一封信,叫我不可收山。我很高兴这两位前辈给我的鼓励。
闲话家常篇
西门兄博学多才,对京剧,对风水,命理,均有很深厚的功力,其人爱茶如命,吸烟不断,为名淡薄。其实完全可以为他起个武林绰号“烟茶上人”,以下是西门兄和我书信中,天南地北的闲聊摘录,很有趣,不妨和大家分享。
问:西门兄说说你少年时代开文社的事情吧。
答:初中时候与几个好同学搞了个文社,还油印出版月刊,弟任编辑,当时用得最多的便是这个笔名。小学五年级时受侠义小说影响,七个好同学上山拜天地结义,当时以龙为号,先写好白、金、?、紫、银、黄、小,然后以出生日期论序,弟排名第五,因此以龙为号,当时觉得既不威风,也不好听,但也没可奈何,后来写“文章”便改了个腾龙笔名。小孩子过家家,一晃眼已近五十年,想来犹如发生在昨日。
问:你作为全职业作家时候有过感觉失败吗?
答:你和侠圣是弟认识的读者中对武侠最怀有热心的。因此有话未对人说的,都对你们说了,虽然内心高傲,但在行家面前,我一直都是很谦虚的,而且很低调,低调的原因是看不惯文人相轻、又喜结党互相吹捧或诋毁他人(这也是我失败之处,如果有人吹捧,早成名,收入好就不必写太多稿,较专心下,可能可以写出几本好书来,在良性循环下,结果自然不是现在这样)。而我在做全职作家的时候由于同时写太多,开篇又多,精力分散,也是令到往往想到一个好题材,而未能充分发挥。现在想来颇感遗憾。
问:你对姓名学这么有造诣,为何后来笔名不索性改掉?我挺喜欢你用南宫烈这个笔名,台湾出过本书叫《孤烟传奇》作者署名东方玉和南宫烈,我还以为是你的呢,买来一看原来是高皋的作品《羌笛怨》,你知道这本书吗?
答:我当然没有和前辈东方玉合作过作品。我在《晶报》最先使用过石镇,最来编辑主任(刘晟──对中国文字读音极有研究)要求使用西门丁,我告之实情,最后用南宫烈来对应西门丁,在八字学上丁属火(我当时用丁这个字倒没有想到此点,虽然那时候已经涉猎过子平算命学,只是因为房门向西,我在家排行第四,天干丁排第四,我二哥又已用了炳字,实际他是老三,真正的老二出生几个月便病死了,母亲很伤心,父亲就坚持把老三叫老二,避免母亲想起伤心事,因此我这个老四,就变成老三)父亲生我时候已45岁,特意将我的乳名叫“三茂”,是三槐茂盛的简称,宋朝有位宰相叫王旦,他家种了三棵槐树,非常茂盛,官场上的同僚来他家,都称三槐茂盛,他家的三个儿子将来必有出色,后来他三个儿子果然都中了进士。父亲在我小学毕业那年,告诉我这个典故,说你两个哥哥都大学毕业,且有成就(大哥是名医、二哥是外贸部日语翻译),希望他也能培养我读大学,但我自己也要努力。父母在时的成绩不错,母亲过世后,父亲携骨灰回国,却因治腿病,过期出不来,我觉得读大学无望,才走偏锋的。这话说来已经四十多年前的旧事了,你是我网上第一个同好,故此跟你聊点家事。
问:你当初起名西门丁的时候,对姓名学应该也无认识吧?从姓名学上说是否西门丁也有缺点?
答:是的,其实西门丁这名有个很大的缺点,如果直排出丁字上面那一划正好在门下,像一根门闩把名利挡在门外。正如你所说,西门丁笔名不好,那晚我讲述“鬼故事”之前介绍的姓名学及命相学大师(张女士),她是我所遇真正懂姓名学的人,她就说西门丁这笔名不好,不会让我红,不会让我从写作方面赚到钱,努力与收获不成比例(最多只能收获一半),只有到晚年才会稍有改变。因此她送我两个笔名:高健庭、端木翊斐,奈何郑重不让改,这也是命运也。有位好朋友是位女士,人非常好(常行善)她叫张玿于,熟了以后我告诉她:你必已开过刀,她说现代人开刀很普遍,我说除非你老公命格强,否则难有孩子,她脸色一变(原来她没孩子,但外表看不出来,典型的胖妇人),我叫她签名不可竖签,因为头重脚轻,也不能再胖,否则脚会出问题,她不信,继续海吃,脚果然承受不了,40多岁就要拿拐杖了,以后她就叫我大哥了,说我人直值得交。我说我也混了几十年了,已过了童言无忌的阶段,是因你心好,我才泄漏天机,希望你有好报避过一劫(虽然她脚有问题,但不会长期跛──我有相信,因为她相厚重,晚境不错)。
问:你是如何学相学以及八字学的?
答:相学及八字我纯粹是自学,无高人指点,不过年纪大了经历多了,看人之秉性及性格多少有点谱,不敢论凶吉学姓名学主要是被张女士“雷倒”了,也无正法拜师学艺,长期与她通电话偷师,另也曾起了几个名让她品提,手上没有她那本天书,很多时候留意人家的名字,暗中比对,因此我也不敢说自己已到挂牌的功力。
问:名字中据说很多最好能不用。我比较喜欢“震”和“振”以及“壐”等较为大气的字作为名字。好像有说,古龙的笔划不是很好。
答:帝、玺、朕这类皇帝用的字,命格不够,最好不用,玄学有句话:承受不了。则未得其利,先得其害。所谓一命二运三名,可见一个名字对人之影响。古龙是21划。龙字不能用,骤起骤落,且晚景都不好:卧龙生、龙乘风、古龙。女人用月字为名,多生女,且夫妇感情不好,少见面还好维持(最好每月只见一次)。女人用玉字为名,有夫等于无夫,不当寡妇,丈夫也不会爱她。女人用君字为名,婚姻不佳(嫁人不淑或爱情厄,群字也有此效)。男女用清字,易离异或生克。伟字容易在无意中得罪贵人。男人用锦字家字缺气魄,有点小鸡肚肠。彬字易遭小人背后插刀,彰虽好字,但仍易招忌。用雄字非英雄(或有成就),必多盗匪。女人用丽字爱情多烦恼。
问:哈。那你万一数错笔画怎么办?在香港改名也许容易写,在国内就麻烦了,改了名必须也在身份证上改吗?还是就让别人叫叫就可以了?
答:我不会算错笔划,那会出问题的!比方19划也是坏笔划数:有横死之虞,如林彪。关键是吉或吉字旁的字含有之凶数,不是只一次的,它会使使用者多了这方面的机会,即使命好,但一到运气差的时候,就会增添这方面的麻烦。在国内证件上改名很麻烦,这我知道,但名片上可以改,以后新朋友会认你新的名字,就会渐渐“清洗掉”旧名带来隐患。有些用字是有忌讳的,比如不是长子不可用东、春,否则无子(生女还好),即使有儿子,也必出状况或身有残疾,最典型的是毛泽东!还有用九字的也必无儿子。
问:想问你姓名学中的笔划如何查繁体和简体的区别?
答:照字数笔划!从一到八十一划每数都有其灵动,懂得笔划灵动,这只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是字的玄学隐义,其次读音五行,再其次是字形的五行(有的字很难分五行),改名还得先看八字,其五行缺什么、喜欢什么就给他什么,挺复杂的。
问:我太太很喜欢西门兄为犬子起的名字,其实她一直反对我为儿子取比较霸气一点的名字,而我是因为自己的名字比较女性化,而故意为儿子起比较霸气点的名字。他很顽皮,但我一直有点宠他,少年时代家父对我特别严格,我发誓一定不打骂儿子,你以为然否?
答:家父很早便教我,儿子必须在十岁前严教,过了十岁,已很难调教。我儿子在七八岁前,经常吃我的棍子(那是忍着心痛下手的),他读小学三年级之后,再也不打他,也从来不用我管教,当然他性子比你儿子温和(从八字看)。改了名字以后,通常要一段时间才能开始发生效果,因此我着你早点用此名,相信对令郎将来必有帮助。我在那位大师从旁指点下,至今替人改名已有几十个。我父辈振字,这个字也是减福分的字,不宜用,所以父辈数十人中,没一个真正发达或者有成就者。玺字,须命格很高才能用,古时只有皇帝的印章才叫玺,寻常人用之未得其利,反得其害。有几个字一般人认为很俗,却是有福分的字:福、庆、厚。等我先查出令郎的八字,先看他缺什么,再用字(每个字都有五行,又分发音五行、部首五行,由于我不懂上海话,只能以国语为准。名字用在户口上,以后读书工作都得用“新名”
问:我不懂喝茶,如果两种不同茶叶放在一起喝应该没有问题吧?
答:把两种茶放在一起冲泡,产生新的味道,这是很多茶叶店会这样做的,以吸引不同口味的客人。
问:西门兄,多谢来信问我喝茶吗?我对咖啡有二十多年的功力,对喝茶一窍不通。听侠圣说,你喝茶很利害,他喝你的铁观音,感觉很好,称它为“西门铁”,哈哈!可以用作笔名了。
答:我代理有机茶,还藏了些普洱,有几十块是81年的生茶砖,目前在国内茶叶店最少得卖三四千元一块,而且这批货量非常少,估计以后会涨得很厉害。上次到北京,送了一砖给侠圣兄,他宝贝得不得了,去上海也准备送一砖给你做纪念。
问:如此厚礼不敢收哦!给我喝茶其实有点暴殄天物。你哪里找来这些普洱茶砖?现在炒得很贵哦!
答:茶砖还是会带去,顺便带点散茶聊天时让你品尝一下,砖你就留着做纪念,侠圣已收了,你不收不行,不能厚此薄彼。此砖我是两年前买的,目前所知全港台只剩一家还有200多饼(这是他向一位三年前向他买的收藏家高价回收的),我打算向他多买五十饼收藏,日后出手一半,自己等于免费拥有一半。只可惜价格已涨了60%,当年买1000现在批发价要1600(五十块以上才能算批发,这还是他因为我让他赚了不少钱,批发价再给我打8折的),估计再过两年会再翻倍。
问:喝茶是否会使不少人晚上精神旺盛?
答:我的茶发酵比较高,烘焙时间比较长,茶叶里的咖啡因已基本消失了,而且比较暖胃(胃寒者也能喝,多喝也没问题,这和绿茶没经发酵和烘焙不一样)因此晚上喝不会睡不着觉。
问:嘿嘿西门兄,用你送我的茶壶像模像样泡茶喝,忽然想起这是属于那种壶?
答:那茶壶是紫砂壶,行话叫“模子壶”(倒模子的,不是手工做的),现在会做手工壶的师傅,包括还能做的──手工壶需要体力,而且费劲费时费工,年纪大的工艺师无法胜任,已不多,“模子壶”的“透气度”不如手工壶,料也会略差──加了其他“边角”泥料,送给你的壶,泥料较纯,因为壶容量略大,适宜几个人一起喝,下次见面送一个小的手工壶给你,适宜两个人喝。之所以送你大壶是以为你自己很少喝茶,大多是跟朋友一起才会喝。不过那把虽然是“模子壶”,但泥料绝对可以,不亚于目前的名家壶(目前名家壶都是做“模子壶”──因为石膏做的模子比紫沙容易做,干了以后就可以将泥浆倒进模子里,干后倒出来,再加以修整,就完成了“毛胚”,然后拿去窑里烧。)你的壶不是名家做的,是个小工艺师(这种人正在求名,因此做得比较认真),名字忘了,得看壶印才知道。该壶是原矿泥,喝茶绝对没问题。下茶叶前,里面先烫一下,第一泡开水浸过茶叶,倒掉(洗茶),第二泡倒了开水后,外面再淋一下(温壶,让壶较长时间保持热度,茶叶容易打开),喝得密的话,不用每次温壶,喝到茶叶快没味了,外面再烫一下,把最后的茶味迫出来。
问:茶壶底有印,但我看不清是是哪几个字,嘿嘿,不好意思,请问是那几个字?还有,喝完茶后是否应该马上清洗?
答:壶底的印是制壶师的名,因为料好,喝完不必马上清洗(不会发臭),隔天要喝时再清洗,下茶叶前先用开水烫一下(这是基本功)。一般壶师的印都是用篆体字,有些还故意用大篆,就很难办认了。
问:古龙写作的时候烟不离手,你做全职作家的时候是否也茶不离手?
答:那时候每个写作日要写一万八至二万字,喝茶纯属牛饮,何况斯时对饮茶没研究(只停留在看书搬字的境界)。
问:西门兄到北京了吧?七夕在北京过?七夕现在可是中国的“情人节“哦!
答:本拟明晚与侠圣及侦探兄晚饭,据说明晚是七夕,是情人节,我差点晕倒,中国的情人节是元宵。谁愿意与情人每年见一面?在福建广东侨乡,因为侨眷几乎都是守活寡,因此七夕这天会拜拜,祈求老天爷能让自己每年与丈夫会一次面。现在将七夕讹成情人节是商人弄出来的噱头,志在做多点生意。想不到国内的青年竟会上当,说明文化传统经文化大革命一破,已荡然无存!
问:西门兄,如果你的作品能重新出版,有没有考虑重新改回你以前另外一个笔名。如南宫烈?这个笔名我认为很适合武侠,而且一班老作家作品在国内重新出版时候都改了个名字,曹若冰改回了原名曹力群,辛彦五改了夕照红。有没有想过出版全集?
答:我到了这个年纪,又非靠稿费维生,反正张女士又有言,晚年会有好转,那就不改了,加上你们这群朋友在旧雨轩捧场,若有人肯出版精选集,相信应有一定市场。由于有一段时间,因工作关系无法沉浸下来写,作品水准较差,出版全集反而不适当,再说我写了三千万字,全出也找不到出版商肯投资。
问:有没有想过将你作品搬上银幕?《山猫王森》拍成电视剧应该很有味道。让赵文卓演王森应该是个好人选。他身材修长,动作漂亮,面相稳重刚毅,没有甄子丹的酷,也没有李连杰的熟,更没有吴京的娃娃脸。很适合王森这个角色。王学圻可以演管一见,王先生腰骨很挺,很有气势,非常适合演领袖类的人物。沈鹰这个人物我其实喜欢让计春华演,计春华在电影界成名作就是“少林寺”中的秃鹰。天生就是秃头,原是杭州武术队的队员,练过鹰拳,电影中虽然演过不少反叛,但据说本人心底善良,看过他主演过的一部《僵尸大时代》里演师傅,挂上短须,颇为慈祥。告诉你个有趣故事,我少年时候看温瑞安的《四大名捕》小说,就想:如果追命这个角色让梁小龙演,一定适合。谁知道,后来果然是梁小龙演的追命。看《卫斯理》心中想,最好让许冠杰演,后来果然是许冠杰第一个演卫斯理。呵呵,很奇怪吧!希望你的作品能早日搬上萤幕!
答:赵文卓不错的。能让自己的作品搬上银幕或荧屏,是我三十年来的心愿,希望有机会能了却夙愿。
问:马云、燕青等的文章均要收入汉王电子书,你的什么时候可以在电子书里看到?
答:王学文告诉我已将《麒麟锁》、《蝙蝠·乌鸦·鹰》及《迷城飞鹰》给了汉王(已签了约),过几天见面再问他,如何上汉王书城查阅作品录。
问:最近出版了一部辛子陵的关于十年动乱的作品,你看了吗?
答:这套书我已替朋友买了很多套,目前进国内有点困难(海关不明白内幕),这次我去北京会带一些古董,要在海关打火漆,怕会被没收,可以先替你买一套,等你来了以后再自己带进去。这书是“中央领导”示意辛子陵写的,非常有说服力,而且看后使我对真正的马克思及恩格斯主义,有个较清晰的理解,我觉得所有经过文革的人都有需要看一看。
问:国内现在的不少男性都很辛苦,有时候真感觉不结婚会生活的更好,这是否自私些?国内女孩子都很“贵”哦!
答:男人手上有一笔创业的钱,这是最安全的。女人要宠,也要教育(不一定是老婆),不堪接受教育的女人,我一般不来往,幸亏一直有很多女人愿意跟我来往(没有性关系),她们都视我为大哥。再三劝你一句:必须注重储蓄及长期稳定搬资,我所认识的高薪管理人员,无不如此,因为他们的名言是:没有一个人不会犯错(指工作上及投资上),万一错了,被公司开了,就得慢慢等好职位,这就需要有足够的“子弹”等待。因为一旦因为“子弹”不够就得被迫“向低流”,以后就很难再爬上去。目前国内的人对此的了解还很不够,尤其是太太们,还未有足够的实力就摆阔,人都是向上易向下难的,万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很难受。
问:西门兄别来无恙?上次来上海行色匆匆,除了天马和老六二位,其他玄鹤等兄均无缘相聚。但明年1月我会和侠圣一起赴港拜访各位前辈。
答:昨晚侠圣兄来信,说准备1月初来港,有了大约日子,我就准备约天地的孙立川兄(梁羽生作品的主编)及青年出版社的陈海滨兄(他原本在伟青出版社),顺便请他约他的旧老板一齐吃个饭。承赞承赞。你两位朋友在旧雨楼的文章看过很多,的确对武侠小说有极深认识。天马与老六,虽只短暂接触,但觉得天马人较踏实,立论公正,回来以后,打开旧雨楼,看了老六写的几篇文章,觉得他文章写得不错(文字),但评论不很到位(可能写得太多,有点草率),这一点他是不如侠圣兄了,当然网上很多是游戏文章,不能要求太高。很可惜未能认识黄山及玄鹤二兄了。
问:看到篇曹正文当年介绍你的老文章,放到了旧雨楼上,原来我们的米舒博士早就认识你了呀。不过他写你少年家境贫寒,似乎不大正确。和曹先生还有往来吗?他也是国内一位较早评论港台武侠作家的作者,而且不独沽一味的只评论金,梁,古!
答:久无曹先生之消息,不知此人如今在何处?我曾送他一本《巨龙帮》,结果他将之刊登在苏州文艺出版社的一本武侠小说杂志上。当日他也是通过沈西城认识我的。小时候应属小康之家,曹正文大概听说我中途辍学,便以为自小家贫吧。我祖辈鼎字辈,发达的人很多,我祖父更是附近几条村最有钱的人,他是第一个请了一个京剧团到马尼拉,“义演”半个月,让桥胞免费观赏,至于泉州的“梨园戏”、“高甲戏”更有多次“义演”,所谓“义演”是侨胞看免费,演员赴菲的船票戏金,全是我祖父包了。祖父死后,日本人攻占马尼拉,在“黎刹大街”只丢下两个炸弹,一丢中我祖父的布店,第二个丢在货仓,从此家道中落。祖父先后娶了两个太太,大祖母生了我二伯父和三伯父不久便得急病死了,后来祖父续弦,我父亲及五叔是继室所生,祖父死时,家父才十一岁,遗产都落在二、三伯父手中。大伯父是养子,十三岁乡间械斗被打死了,三伯父也死得早,赴菲律滨南岛贩货,与他儿子被海盗推落大海中。家父在十四、五岁时赴菲,投靠二伯父,在布店里干了几年,都是当小工,于是回国念高中(培源中学──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福建第一家教会学校),毕业后便与我母亲结婚,家母是乡间方圆数十里有名的美女,慕我父才名(家父古文炰文章都非常好,又擅演话剧、写剧本),婚后家父留泉当校长,抗日前夕再到菲。
问:一个好作家必定是杂家,你的书画功夫也不错吧?
答:我个人在画方面天赋不高,但做了九年的美工,那时候书法还学过,只是丢下了太久,现在写肯定大不如以前,我本来打算,退休后再练练书法,写点国画打发日子,如果有人出书,倒可以再练练,试试能否上大堂之雅。我名片后页的毛笔字是我写的,那是八十年代中,与家二兄开了家卖文房四宝及字画的店子时,印在名片后页的。
问:你自己看不看其他作家写的武侠评论?我个人认为叶老和林保淳先生的最中肯,现在国内也有不少好评论家,开始不再只为金庸先生擦鞋了!
答:有本评论叫“侠客行”有点像叶老的武侠综合谈(对不起,你一定知道我是指那一本书,该书借给厦门一位朋友,尚未取回),但评论没有叶老的深入,但范围较广,而且将很多作者的作品列出来,当然不齐全,而且有错误之处,大概没有人能将每个作家的作品全部看过,因此难免会抄书名,而国内出版业盗名冒名作品又多,少不免会“中招”。想起来十分好笑,因为台湾作家“卖名”“骗”稿费的情况颇为严重,加上国内出版业的乱况,陡然增加了一项“研究”,而且从“旧雨楼”上发现,对此行有兴趣者,居然人数不少。
问:和马云先生约了冯嘉先生会面,你也见过他吧!我们一起吃午饭吧!
答:你来香港当然我要尽地主之谊。冯嘉十六七岁便开始写作,他英文也不错,才气也非常高,据说他太太不断买楼,他为了供楼,只好做写稿机器人,所以出不了精品,虽然如此,现在楼价比前涨了十多二十倍,他每月收租,生活已可以过得很好。我和冯嘉不熟悉,但他是香港名家,曾经包了一个日报的版面写稿,可见写稿质量和速度不亚于倪匡。
问:你经常上我们旧雨楼潜水,可以看看一个叫私家侦探的文章,他对梁羽生作品的研究非常深入,而在国内用有限的资源,研究一位香港作家的作品,非常难得,你看过他的文章吗?侠圣做了一个环球出版目录,厉害之极,我也做过一个《独孤红目录》已经头晕眼花,而侠圣要做整个出版社的目录,可见功夫之不易。但也幸好及时得到你的帮助。
答:多谢你经常给我好文章,我有看过侦探几篇文章,对其苦究的精神十分佩服,因此求侠圣介绍相识别。他请我代查(覆实)梁羽生作品在香港商报刊登的日期,可惜中央图书馆没有《香港商报》的微缩胶片,无法效劳。其实侠圣兄可将环球出版社的目录送一份给淡江,对侠坛作一份贡献,当然如此会白费侠圣兄及其广州朋友的心血。(广州朋友?)
问:看书里面对你的介绍,你曾经也做过编剧?
答:从83年开始有两三年时间都与电影圈有所接触。真正接触时间最长的是在凤鸣电影公司(约半年),弄一个今生与前生女朋友(鬼)发生感情的故事,导演是唐基明,拍过“杀出西营盘”、“女人风情”,颇得好评,接触之后方发觉此人不大适宜当导演。一个导演就像军队的元帅,不但要有能耐,而且要果断,要有决断力、在香港这种地方还需要感觉来得快,他缺的就是最后那几项,编得非常辛苦,因为导演一直找不到感觉,又患得患失,改了又改,改至最后我跟副导演(赵匡城)、策划徐正康(曾经跟你提过,他与黄鹰是搭档,有关黄鹰的很多情况都是他告诉我的)都走了,后来另找人接手,开拍前,导演也换了。另外有一部“代客泊车”,故事是我的,但女导演麦灵芝比唐基明更差,我写了大纲及分场就不干了,后来导演以为自己可以搞定,结果拍出来以后,故事不衔接,劣评如潮,自此之后,此人便在电影圈消失,跑去陪邓丽君。之后我就不再干编剧,其他的或是给故事,或是帮忙“踱桥”(桥段、情节),没有一部是完全自己的作品。编剧是导演的妓女,这句话没错!七八十年代的导演很多文化水平很低,很难沟通,这也是我离开的原因。
问:你知道台湾有个二手书店叫臻品斋吗?我在那里买了套你的《齐云飞传奇》当初买这套书的时候,不知道叶展彤是你另外一个笔名,而以为是台湾某一位新派作家的系列小说。买来后才知道是你的,也看到黄鹰和你的合照,以前在倪匡的《说人解事》中看到过黄鹰的侧面照。
答:大然只替我出过“齐云飞传奇”(1-4)、“杀手故事”(上中下)、“湖海惊魂录”(上中下)。而大然替我出这套书,我开始根本不知道!大概出版不久出版社便倒闭了,还有,可能你会关心,大然会否欠我的版税。没有!我只要在香港的《武侠世界》登出作品,拿给他,就马上付2000元(第一版的版税),前后写了大然七八万元。合约签的是七年,因此后来一直不敢再卖给别家。必须指出的是大然倒闭与老板小吕够义气有关,他除了借给黄鹰和龙乘风不少钱外,还付了不少版税(香港),我是小数量,最大的开支是香港的那几位漫画家,结果香港的漫画,在台湾完全不能销,那一役亏死他了,问题是他年轻气盛,雄心又大,签约都是有稿就给版税(合约注明他包掉你所有著作的台湾版权,因此一有作品给他,他就得付钱),最后不得不付倒闭,否则版税没完没了!一直认为他是个可交的人,可惜后来一直找不到他(手提电话都改了号)!他父亲老吕也很热心,当年被抓壮丁送到台湾,当了几年警察,后来退役营商,开的印刷厂,规模在台湾能排上号,他一直与香港的泉州籍商人有来往,后来他妻子爱上福建南音,他便当上台湾泉州南音会的会长。02或03年元宵,我刚好到泉州过元宵,那年是世界南音节,他带台湾代表参赛,在剧院里,他从厕所回座位,刚好经过我座位,两人不期而遇,大喜过望,可是正在比赛,无法多谈,他说看完再聊,可是天不从人愿,比赛后,大会请他上台颁奖,我在场外等他,见他被市府拉走,只好失望而归,从此之后再未见过他。我找他实际上只是关心他儿子的情况而已,好歹一场宾主,也不希望他一蹶不振!老吕是泉州下面一个县(惠安)人氏。老吕名叫政法,而且他不搞出版。他儿子自小就喜欢漫画,念大学时自已出了几套漫画,赚了钱,毕业后就开出版社,主要是翻印日本漫画,赚了不少钱。他开始搞小说出版是台湾开始要立版权法,所以想改变一下,刚好有人介绍卧龙生给他父亲认识,但那时候卧龙生官司缠身,吕还借了点钱给他,后来他父亲去监狱(或拘留所,忘了)探他,他表示无能为力,但介绍他到香港找黄鹰、龙乘风及弟,黄鹰的电话可问乡野出版社。吕问他如何找龙与弟,他说他们是“武侠世界三剑侠”,只要找到一个,就能找到其他的。果然后来通过黄鹰找到龙,再通过龙找到弟,我问他怎么会找我,他才说出卧龙生的一番话。
诸葛慕云 2011-7-31编于江苏宜兴大酒店 2012-5-1修改于上海
慕云注:
1,此文详见《武侠文坛录》第一辑。
2,指旧雨楼主页的《有本杂志》,可惜早已停办。
文中提到的台湾大然版西门丁作品,笔名改为叶展彤。
评论排行
- ·《绝代双骄》录校后记(3)
- ·第四章 疯妇痴情(2)
- ·古龙这个人(2)
- ·第一章 名剑香花(2)
- ·顾雪衣《古龙武侠小说知见录》精装本已上市(1)
- ·珠海古龙全集PDF版(1)
- ·《午夜兰花》中的兰花先生是谁?(1)
- ·刀劈温瑞安:细数温瑞安十大罪(1)
- ·古龙《欢乐英雄》剧版来袭,主角都是演技派(1)
- ·阳朔《血煞魔君》PDF 三册全(1)
- ·38年了,举酒一杯,遥祭古龙(1)
- ·珠海古龙全集PDF版(1)
- ·第九九章 良缘巧订(1)
- ·第三十章 收回神剑谱 棋后撞岩亡(1)
- ·第六章 黄金万两 到死可曾在手(1)
- ·延边人民出版社的功与过— 司马翎小说的版...(1)
- ·寻找朱贞木(1)
- ·第一章(0)
- ·第一章 居扬河畔(0)
- ·楔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