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书库 熊沐 奇门兵刃 正文

第二章 小矮人酒店
 
2021-05-18 10:29:19   作者:熊沐   来源:熊沐作品集   评论:0   点击:

  千里送君行,长亭更短亭。
  京都一别,亲朋毕至,大家欢送出城,依依不舍,人未尽欢,酒未尽觞,怎么能分别?难怪古人怅怅,说“相见时难别亦难”,说“东风无力百花残”。
  的确是伤心离别。
  真想再饮美酒,真想再歌一曲,真想唱“西出阳关无故人”。
  可这已是城郊,只有蓊蓊郁郁的林子,只有车水马龙的官道,哪里来的酒家?
  偏偏前面有一座楼,楼前是“斜晖日暮一酒旗”。
  就一拥而去,欢呼畅饮。
  酒楼富丽堂皇,比京都的“醉仙楼”还好。
  醉仙楼是相传李太白喝过酒的名楼。李太白就是那个狂傲角色,就是他才喝得“天子呼来不下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醉仙楼敢轻权贵、傲王侯,岂是寻常酒楼能够比得的?可这栋酒楼却比醉仙楼要好。酒楼斜挑一道酒旗,旗很大,大到了十六人围桌放摆不下,一个大大的酒字淋漓畅墨,显然是醉中居士酣饱之墨,那神那势非是斗石之量不能为之的。这酒楼两边有极粗大的两个楹柱,柱上镌刻有朕:
  矢为弓弩,射遍天下不觉疾,
  委是禾女,雄视四海无形秽。
  这一副对联蕴意深长。
  第一层是大桌,小凳。柜台甚高。柜台后都立着店家。店家一人个高过酒客。店家与酒客中间隔有十几只巨大瓮缸,里面贮满了美酒。酒香四溢,引人谋醉。
  这些店家从不走出柜台之外。
  走上二楼,便吃了一惊。
  这二楼之上,却比一楼热闹。
  有店家,也有唱曲子的,唱曲子的多是女子,初初看去,以为有违官禁,有少女作妓,唱曲子娱人。细看看,这些女孩子颜面似已长成,却身体如少女幼儿。还有执琴之盲者,也是身矮一段,店家小腿频频跑动,人头也同他们一般矮小。上楼来的酒客自然惊悚,不敢言语。
  但都知道这里面有些怪异。
  二楼桌低凳矮。
  这里的杯子小,盘子小,碗也小,人也小,一切都小。
  上楼来的酒客恍然以为自己长错了,怎么一下子成了巨人。
  矮人们很快活,大声吼喊着酒唤菜,忙碌着为酒客温酒、端菜、唱曲儿,拉琴。
  酒客们坐下来,吃酒,谈闲、叙别,但心中惴惴,总以为是到了一个不真实的世界。
  三楼上很少有人上去,因为三楼楼梯口上有一块小小牌子:
  钱褡里有银一百两。
  一次就想全花光;
  吃酒、听曲,煨花酒,
  壶中日月长。
  这牌子上的话词儿不顺,上来的客官也就摇摇头,想楼上没什么雅兴,连这话词也写不明白,有什么可细品味的,凭什么要一百两银子?人就下去了,再不回头。
  三楼上的景儿没人见过。
  小矮人酒店中有忌讳,当着人面不讲矮。
  客人在酒店中见到的矮人都很傲,他们昂着头,挺着胸,在人前来去,绝不十分走近你。酒客眼酣耳热之时,也会狂态毕露,喊道:“唱曲的,来上一曲儿!”那唱曲儿的矮女孩就瞠目不应,直盯盯地看着那醉客,象要吞吃了他。
  那醉客不知进退,竟然趔趔趄趄,上来缠绵:“小妮子,干嘛不快活?”
  那矮女孩身子向上一跃,叭叭叭一连三个耳光,把这酒客摔在门边。
  众酒客酒醒了大半。
  他们面前立着三五个矮人。
  一个脸很黑,长胡子的矮人道:“你们最好听着,对她要叫大姑娘,要行礼,别嬉笑。”
  酒客们从他脸上看到了杀机。
  他们明白,得罪了小矮人,后果将很不妙。
  人偏偏闻风而来,小矮人酒店每热闹极了。
  小矮人就狠狠地敲竹杠,拚命地从那些达官贵人兜里掏银子。当然也有不听邪的。
  这天二楼满座。
  人们都习惯了小矮人的正经,都目不斜视,正正经经地吃菜、喝酒。
  吃酒的人中象也有几拨怪人。
  有一个人很英俊,穿草鞋,戴草帽,居然也来到二楼吃酒。更怪的是,他左颊边有一绺胡子,不是三绺长须,也不是五绺长须,只有一绺胡子,而且是一绺白胡子。
  他这一桌挤了四个人。
  这四个人都不一般。一个是骑侍郎张允,他身穿一件素白长衫,眯着眼往嘴里倒酒,另一个是身体剽悍的左散骑常侍王淳,右散骑常侍黎公寿打扮象一个饱儒之士。三个人都坐在下首,坐在上首的是一个老者,一个很威严的老人。这老人很瘦,胡须花白,执一柄洒金扇,正轻轻地摇。
  这老人的筷子只动了三下,有两下还是只碰了碰菜,并没挟来吃。
  王淳向这老人赔笑道:“这里有女人唱曲儿,要不要听一听?”老者只点了点头。
  王淳就向店家喊道:“老大,请一位大姐来唱唱曲儿,好不好?”矮子店家就点点头,去唤人。
  来了三个人,一个是唱曲的女娃儿,一个是执琴的盲师,还有一个执檀板的小人儿。
  那唱曲儿的大姐迎上来道了个万福,深深一躬,道:“不知客官们想听什么曲儿?”
  王淳手一挥,很爽快地一笑:“唱好了,拣好的唱来,唱好了多赏银子。”
  这位唱曲儿的女娃儿颇有姿色,人又玲珑,便嫣然一笑,轻启朱唇,曼口而歌。
  她唱的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小诗《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歌喉莺呖,百啭千折,在唱至最后一句时,“一杯无”做变徽之音,绕梁而飞,又显出几分关切,几分亲近。唱不尽那亲亲热热的朴实情。
  老者点点头,摇摇折扇。
  王淳摇摇头道:“这一首太平淡,太平淡,要来一点情绪的,要么大喜,要么大悲,好不好?”
  众人不置可否。唱曲的女娃点点头,又道了个万福,便又启齿轻唱。
  这一回唱的是元稹的《行宫》,曲儿哀怨,缠绵。
  “寥落古行宫,宫范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张允、黎公寿都喝彩道好。
  那老人就又微微点头,意颇赞许。
  黎公寿举杯而饮,连尽两杯而意犹未尽。他笑对女娃儿道:“感君挚情,美酒新醅,何不再唱一曲儿,让我们欢觞尽醉?”
  女娃抿嘴一笑,点点头,又唱。
  这一回唱的是隋朝时的俚曲,是大业年间的俗歌。
  这歌悲且壮,檀板声厉,似为胡笳,节拍雄壮,作振人之声。“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那老者忽双目圆睁,喝一声彩。
  张允、王淳、黎公寿也喝彩不已。
  偏偏这时,坐在老者对面的这有一绺白胡子的年轻人也用劲儿地喊了一声:“好!”
  老者注视着他,双目怒睁,十分威严。
  这人却行若无事,又低下头去吃菜、斟酒。
  老者回头看看女娃儿,说道:“赏银子!”
  张允看看王淳,王淳从兜里掏出五两银子放在桌上。
  老者就皱了皱眉。
  王淳又掏出十两银子放在桌上。
  他看看桌上的两锭银子,又看看老者,那意思很明白,这两锭银子也够了,就是唱了那么几个曲儿呗。
  老者点点点,似乎还满意。
  还没等这女娃道谢,去拿这银子,坐在老者对面的那年轻人也喊了一声:“赏银子!”
  张允、黎公寿一愣,以为他是在喊随从,酒楼人多,只好杂坐,这人有同伴坐在它桌也未可知。但见别处都未动,只有他的右手掏自己怀里,从中掏出一张银票来。
  张允、黎公寿互望一眼:妈的,这小子不大识相,竟然到银庄数钱,鲁班门前耍斧头来了。
  可打眼儿一瞧,大吃一惊:这是一张京都大和堂兑换的十足银票,一张一千两。
  这人是什么人,竟然给这唱曲的女娃儿一千两?
  宋人习俗,酒肆茶馆之中,多用民女唱曲,唱的是古人诗赋、时下俚曲,以博人酒兴茶趣。有人呼唱,便可一楼一肆都听唱,呼唱之人自然矜贵身份,赏赐丰厚,这也是官场摆阔的时机。
  这张允四人叫女娃唱,赏了十五两大银,本来就不少了,谁知对面坐着这个不识时务的怪人,竟然一出手就赐与这女娃一千两银子。
  他莫非是疯子不成?是想要张允这些官大人难堪么?
  这女娃却不惊不喜,只是先向这年轻人深深施礼,告谢,然后再向张允四人道谢,便去拿银子。
  年轻人突然说话了:“能不能问你几句话?”
  女娃儿一愣,轻轻把银子笼入袖里,慢慢答道:“请公子问吧。”年轻人道:“你有没有家?”
  女娃儿一愣,低下了头:“有。”
  年轻人又道:“你想不想回家?”
  女娃儿更深地埋下了头,不回答。
  旁边有人答了句:“她不想回家。”
  年轻人回头一看,是那人执琴的盲师。他也是个矮子,黑洞洞的眼里连眼球都没有,让人望而生畏。
  年轻人问:“你怎么知道她不想回家?”
  盲师一笑:“我当然知道。你知道我这两眼为什么连瞎眼球都没有么?在家时,几个泼皮大街撞了我,反说我撞了他们。我说:‘我瞎你们也瞎么?’他们哈哈大笑道:‘好好,不知道你这一双眼球不顶事。既然不顶事,还留它干什么?不如一遭剜去,让人家也知道你是个瞎子。反正坏眼球也不会流血……’他们挖去了我的眼球……”
  年轻人看着琴师,那一双凹下去的黑眼眶中流出了泪水。
  盲师冷冷一笑道:“我火烧了他们的房子,烧了三家,是一天夜里烧的。你该明白,一个盲人,一天夜里点三回火,不是件容易事。”
  年轻人沉声道:“我明白了。”
  女娃儿抬起了头,看着年轻人:“你是谁?为什么问我这个?”年轻人一笑:“我在问你。”
  女娃儿咬着嘴唇:“我为什么要说?”
  “因为我从关东千里迢迢来这里找你。”
  女娃儿脸红了,手指拧着衣襟:“因为……因为我在这里找了个男人。”
  众人默然,年轻人也一时无话。
  女人总是要找男人的,即使是这个女娃儿。
  女娃儿道:“他很高,象你一样。”
  她红脸低眉,确实很有姿色。
  她从袖里掏出那一千两银票,轻轻放在桌上。

相关热词搜索:奇门兵刃

上一篇:第一章 京都风波
下一篇:第三章 酒店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