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2024-11-04 22:24:02   作者:浅田次郎   译者:周晓晴   来源:浅田次郎作品集   评论:0   点击:

  哎哟哟我说你还真是个好事儿的人。
  近卫兵的话,连盂兰盆和正月假期都没有吧。何况先帝当初贵体欠安鲜少外出,大葬的时候你们不也是不眠不休地工作了么。
  难得的假期,既不回家里好好歇息,也不出门散散心长长见识,反而一到晚上就提着一升瓶来听我这个老头子唠旧事……我倒是有点好奇你的目的了。
  我家里人也纳闷呢。说你看着像近卫将校,说不定其实是报社记者或者写书的人伪装的。
  我说不可能吧,她还问我有什么根据呢。哪儿需要证据啊,不就是去年天览试合上惜败给警视厅榊吉太郎的那个陆军剑客嘛,我可是亲眼看了那场比赛的,哪能有假。
  内人也是担心我啊。虽然她不太清楚自己的丈夫过去是干什么的,但没少树敌结怨这一点,她是知道的。
  不管是来报仇还是雪恨的,都没什么好怕的。我年轻的时候也没少惦记这些事儿,改了不知多少次名字了,可却没见着谁寻上门来。不过内人因为不知情,反倒免不了提心吊胆。
  昨夜里也是喝到了兴头上,这样那样说了不少。才一晚的份儿,就死了不少人呀。
  你回去以后,内人没少感慨。说什么老爷你好像变了。
  我问哪里变了,她说我原本是个不苟言辞的人。而且还听说我过去是能动刀就绝不动口的性子。这种传闻,应该是来自那个跟我正好相反,嘴上没闸的冲田总司吧。毕竟以前给我取了“闷葫芦阿一”外号的人就是他。每次我在酒席上自顾自喝着的时候,他就会在我对面大声地起哄:“嘿!闷葫芦!说两句话来听听呗!”然后其他人就会附和着大笑。
  不过能在我面前如此嬉闹的,也只有冲田。换个说法吧,因为他是能避开我拔刀第一招的人。虽然我俩并没有真刀交过手,但不可否认他的确是一个不违后世传说的高手。至少在我遇到过的人之中,他的剑能算是天下第一了。
  不单是剑术,任何需要稽古练习的东西都一样,并不是说只要积累经验就能够变强。当然,连稽古也不做就别谈什么长进了,只不过作为师长这种话是万万不会说出口的。
  这世上就是有常人触不可及的天才。做着同样的练习,任你十年的辛劳,人家只消一年就轻轻松松爬到你头上去了。那种拥有几乎可说是神佛所赐才能的人,是的确存在的。冲田总司就是那样的人。
  我从没见过那家伙汗流浃背稽古的模样。勤勤恳恳与其他队士稽古的首推永仓新八,然后就是土方,这倒是让人挺意外的。冲田身为天然理心流的师范代,原本应该代替近藤负责带稽古,可以说他的确是没有好好地完成使命。
  你想象下。无论哪家道场,当师父的不都是坐在香取鹿岛神位前,一言不发地看着学生们稽古么。大汗淋漓地陪着学生稽古,通常都是师范代的工作。师父得保持某种程度的神秘感,因此才有了这样的形式。
  但八木宅门前的道场里,近藤倒的确老神在在地坐在上座,但下面陪着稽古的却是永仓或土方。根本看不见师范代的影子。于是乎冲田的存在反倒是比近藤更加神秘了。荒稽古之后,队士们都会卖力将地板擦净。然后冲田就会像算好了时间一样出现在空无一人的道场内,将天然理心流的形[1]走一遍。那时候的冲田,会穿着跟新衣无异的稽古着[2],袴的褶皱也是棱角分明。他就这样反复稽古,直到光滑洁净的地板上再次滴落上新的汗珠。不过说来也奇了,我总觉得他并不是单独在稽古。我曾想,说不定是旁人所不能见的香取鹿岛神明,手持古代的枪或者剑在与冲田稽古吧。那是人人都热心于剑术的时代。毕竟是万中挑一的剑士,就算说他身上有武神附体也不会有人诧异。
  我身上有无数的刀伤。现在还活着的永仓新八身上也好不到哪里去。还有近藤、土方、原田和井上,一起泡澡的时候,总是会比比谁身上的伤更多。
  只有冲田的身体,连挠痕都看不到。仿佛是一尊瓷器,光滑无瑕。总之虽然他所踏足过的激战比任何人都多,但却没有任何的刀剑能碰触到他。
  不知经历过多少场麻木挥刀敌我难分的混战。也没少在枪林弹雨里来去。只有他,只有他的身上连剑尖划过的痕迹、炮弹擦伤的痕迹都没有。一定是有什么未知的力量在庇护着他 ——除此之外我想不到更合理的解释。
  然而冲田却带着那具连刀剑的滋味都不知道的身体,死在了肺结核上。想必他是心有不甘,但又无可奈何,说不定附在他身上的神明唯独只是不能接受他战死呢。
  我要说的可能不是按照先后顺序来的,没关系吧。毕竟过了五十年啰,待在京都前后六年发生的事,就像煮干了的汤锅一样,舀不出来多少了。我家冬天的汤锅没啥情调。不外乎就是昆布打底,再煮上豆腐和萝卜干,撒上盐就吃了。被撵出会津,在斗南生活的那阵子,就连这种汤锅也算得上是大餐了。
  那以后,一到了开始刮冷风的季节,隔个三天就会吃上一顿。我是越喝酒就越不爱吃东西,内人担心我身体撑不住才给我做的这个。虽然也没多少营养可言吧,不过怎样?味道还不错吧。
  庆应元年在江户招收的队士里,有一个让我棘手的武士,名叫吉村贯一郎。
  他从是从南部盛冈脱藩出来的,表面看着孱弱无力的一个人,实际上却是个一等一的高手。他的剑天赋异禀,说他是北辰一刀流的范本也不为过。
  一个人的剑,总是会不经意地将本人的人品表现出来。或者应该说自然流露更加贴切吧。这么说剑路端正的吉村,其人品也应该是堂堂正正了吧。但那个麻烦的家伙却并非如此。
  说到底就是见钱眼开。一跟他提点什么,马上就跟你要钱。总是口口声声以自己干了不少活为由要求奖赏。虽说也是理所当然吧,但自己开口索要未免就太露骨了。
  且不说过去的武士视金钱为不洁之物。比如在店内吃喝后付钱的时候,或者买了什么东西之后,有操守的武士绝对不会在人前自己打开钱包。一般都是将钱包交给店里的人,让他们按需取拿即可。店里的人接过钱包,当着面拿出相应的金额,再将钱包归还。金钱对于武士来说就是如此的不净,以至于不能用手碰触。淡漠金钱的作为,才是武士应有的礼数。
  更何况还是自己伸手索要,简直荒唐。要说是笨拙也应该有个限度吧。而且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吉村要那些钱并不是去挥霍。他手上通常只会留很少的一部分,大多都是寄回给在老家寄人篱下的妻子。
  正因如此,他虽然凭着文武双全的本事被提拔为诸士调役,可大冬天的还是只穿着单衣,袴的裆也因为长年磨损,以至于内里白色的兜裆布都若隐若现。新选组原本就是江户风做派,近藤和土方也都是讲究人。上头的人如 此,部下们自然而然地纷纷效仿,以至于一到了中元年末的时候,驻地门前就会大排长龙 ——全是大丸或者高岛屋来讨账的人。就算你再是作风端正,在那样的人群里,一个邋邋遢遢的武士总是显得十分打眼,所以我才说他让人棘手。
  关于他的事儿,我并不想多说什么。有一张面孔,在我吃着萝卜汤锅的时候突然出现在了脑海里,不过并不是吉村。
  是一张完全跟乞丐一样,属于少年的脸。
  那是新选组的驻地从壬生迁至西本愿寺,并进一步在洛南不动堂村大兴土木建邸整体迁移之后了,所以大概是庆应三年初冬吧。
  有那么一天,我和吉村都不用当班,所以大白天的就准备一起出去喝两杯。虽然付钱的是我,但吉村也并非是那种连酒都想赖着人的家伙。那是幕府开始变得弱势的时期,队里严禁单独外出,因此想要喝杯酒也必须得叫上其他人才行。那天正巧吉村也闲着。尽管他是个让人棘手的人,但好在跟我一样话不太多,一起喝酒也并不会觉得碍事。
  他到底是能喝还是不能喝嘛,不大好说,至少我从来没见过喝醉了的吉村贯一郎。喝了酒也不会乱来这点倒是跟我一拍即合,因此找他作为酒伴倒也合适。
  回去的时候已经明月高悬了。我们沿着堀川往回走。时值冬天,堀川的水也干了不少,只剩下一小股像溪流一样从堤坝底部流过。
  正走着,突然发现几近干涸的水边蹲着个人影。应该说是两条影子同挤在一条粗草席之下,从他们身后,可以看见露出的刀鞘。我们原以为这是埋伏在此的刺客。
  我和吉村谁都没说话,只是默契地分别从左右拉开了间合。微醺走在月夜的路上,还有蠢货愿意伸出脖子挨宰,真是让人开心的事啊。
  人影似乎也在观察我们。但从他们身上完全感受不到杀气。
  管他是不是刺客,就算不是我当他是就成了。酒上了兴头,撞到我刀口上是他们自己倒霉。对方要是不出手,那就由我跳下堤坝让他们脑袋搬家。三轮惨白的月亮悬在冬日的堀川上也挺风雅的不是么。“请等一下。 ”我正准备脱下木屐,就被吉村的胳膊拦住了。“那是两个孩子,斋藤先生。 ”经他这么一说,我借着月光仔细审视了一下粗草席下两张带着惊恐的脸,的确是前发都还未削的少年。我可不会对女人和小孩出手。“怎么了?没地方住吗?”吉村用温和的语气寻问道,“冷吧。肚子饿了么? ”我说吉村君啊,你是能关心别人的立场么。酒钱尚且不说,你哪儿来钱打赏乞丐啊。看来是听到吉村的话放下了警惕,两个少年爬上了堀川的河堤。两人腿脚看起来都没啥气力,应该是饿得够呛。新选组虽然没少招误解,但毕竟那时候京都的警察队伍也就只有我们了。像这样保护无家可归的小孩,也算是巡查的职责所在。所以实际上因为嫌麻烦而没搭理的我倒是有些渎职,而出声招呼他们的吉村才算得上是尽忠职守。
  走近一看,发现两个少年长得挺像,应该是两兄弟。两人刀的柄卷也是一个色,最重要的是显得发旧的黑色羽织上,都印着同样的龟甲家纹。虽然他们落魄得跟乞丐一样,但看来家世出身应该并不差。也不知是哪家的未元服兄弟离家出走了,估计父母也是气得够呛吧。两兄弟自称是大垣脱藩的市村辰之助与铁之助。脱藩什么的说得好听,前发都还没削的年纪,不过就是离家出走罢了。
  那年头,脱藩就跟传染病似的。不可否认其中不乏真正胸怀忧国热忱,无奈脱藩的人,可这样的人估计一百个里面有一个就不错了。大多数其实都是不满自己在藩内的境遇,抑或是俸禄迟迟难发,要不就是因为债 台高筑,才琢磨着想在京都大阪或江户碰碰运气的货色。
  藩士脱藩相当于放弃职务,实为重罪。身为藩士子女,虽然尚无职务,但毕竟关键时刻也算是一个战力,他们此举应该算是私自逃脱了。尽管这样脱藩依旧如此风行,只能说武士的道德已经沦丧了吧。
  话虽如此,我身为御家人的次男,也是一个脱藩者。然而德川并不是藩,所以只有御家人会用“脱走”这个词。总觉得跟逃兵似的,听起来怪刺耳的。
  吉村贯一郎也是南部盛冈脱藩,两个脱走、脱藩的大人,去讯问两个自称脱藩的离家出走少年,能问得出什么名堂。
  这要放在现在,比如在上野车站吧,按照程序得先给父母打电报取得联系吧,然而那个时代,除了劝他们回去别无他法。
  但吉村从一个做父亲的立场出发,还是耐心地询问了他们的情况。真是干什么都抓不住要领的家伙。去问离家出走的人有什么意义?如果是能告知旁人的理由,一开始就不可能离开自己的家了。
  我心里无名火起,将荷包朝着吉村的胸口扔了过去。
  ——带他们去吃顿荞麦面啥的,然后送去大垣屋敷!这可不是我们该管的事儿。
  我风风火火地回了驻地。既然把钱包给了吉村,就没指望能回来半分,但那也比跟离家出走的少年扯上关系要强多了。
  京都的美浓大垣屋敷位于二条富小路的坡下,离这里并不算远。毕竟是动荡的年代,哪家屋敷都是彻夜有人值守看门的,比起我们自顾自地说东问西,直接送去才算是合乎情理吧。
  不过吉村的话,倒是有可能给俩孩子一些钱,然后放走他们,要真那样我也没意见。毕竟那时候我们谁也没工夫去应付离家出走的小孩儿。
  顺便说下,我半夜回的驻地并不在壬生村,也不是西本愿寺。那年春天,新选组就建起了丝毫不输给大名屋敷的气派驻地,一洗之前寄生的臭名声。
  七条醒之井下,听起来倒是风雅,其实京都那棋盘一样的纵横也在那儿到了头,倒是说不动村更容易明白些。
  我听说现在那一带通了铁路,还建了个京都的车站吧。你瞧,既然现在能建铁路,也说明地方够偏的了。
  从西本愿寺沿着堀川往下游走四丁半左右的地方有一座不动堂,正对着有一大片地,气派的驻地就建在那里。虽然四周都是田地,但站在东西套廊上可以望见本愿寺的大屋顶,背后不远就是东寺的五重塔,倒也算是别有一番风貌。
  前后也就五年的时间,新选组也壮大了。壬生村实在是容纳不下,这才迁到了西本愿寺的北集会所,等到那里也显得局促的时候,新驻地就像被万宝槌敲出来似的在不动堂村拔地而起。
  不过说来也有些古怪。庆应三年春天的话,幕府已是举步维艰,就算是守护职会津大人,想必也拿不出如此庞大的资金。既然如此,那座宏伟气派的驻地是怎么来的呢。所以我才说那简直就跟敲敲万宝槌,凭空蹦出来的房子一样。
  要我说修建驻地的经费,恐怕是西本愿寺掏的。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象,不过除此之外也找不到更合理的答案了。
  唯有这件事我一直想问问土方,可到底还是错过了时机。毕竟在新木材的气味还未散去时,我们就不得不离开了那所驻地。让我们引以为傲的宅邸犹如一场梦,既然已经失去了,再去计较它的来历又有什么意义。
  听说我们在西本愿寺寄居时,土方没少受和尚们的念叨。想想也是理所当然吧。再有幕府的特殊关照,赖着不走的可是百来个莽汉,任谁都受不了吧。况且我们还没少在北集会所内庭里弄出斩首切腹什么的流血事件。
  成天成天地在本堂境内进行操练,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算了, 可连大炮都拉出来轰,又怎么跟那些远道而来的信徒们解释得清啊。
  我一直就觉得土方这么做是别有用心。无论寺庙方面怎么抱怨,他都是一副马上顺从的模样,可睡一觉起来又继续同样的事。照他的性子来看,这样做绝对不是单纯的找茬儿。他应该是有计划的。
  然后某一天,幕府的御典医[3]来视察了驻地的生活情况。据说是发现队士们的健康状态堪忧,因此勒令寺庙为改善伙食增加荤菜。
  我可什么都不知道哦。可是土方声称西洋医学的权威御典医大人如是说的。
  过去虽然表面上有不食兽肉这样的规定,但时不时还是会以食疗为借口吃上一些,这不街上还有卖丹波猪肉锅的店嘛。好吃还能滋补身体,谁会跟吃的过不去。
  于是乎土方以改善队士健康状况为由,居然就在寺内一角养起了猪。
  此举是基于御典医大人诊断结果的养兵之策。将寄望天下太平的养兵说成是杀生,实在让人遗憾。若实在感到为难,就请在寺外为我们另设驻地。比起历代公方大人对贵寺的布施,那些钱根本不在话下吧。意下如何?若是无法接受那也无可奈何,只是今后为了养兵我们还会继续在寺内养猪的。
  这可都是我猜的哦。要不是土方有这样的计谋,那万宝槌敲出来的驻地又如何解释。
  不论他如何,不动堂村的驻地可以说是奢华至极了。占地三千六百坪,据说单是建造费用就花了万两。这么大的手笔,不会出自幕府或者守护职大人。
  驻地落成的时候,近藤照旧一本正经地说什么“承蒙鸿池[4]的厚意”,谁会真信啊。
  破风屋顶下的玄关,式台宽到相扑都能在上面比赛了。走进去就是不亚于西本愿寺本堂的大厅。简直跟宫殿没两样。
  大厅两侧是足有两间宽的走廊,一边是队士们的房间,另一边则是助勤或其他干部的房间。供应三餐的厨房、泡澡的澡堂……里外都透着大名屋敷的格调。
  也不知道那驻地之后如何了啊。春天迁入后没多久,就是十月的大政奉还[5],紧接着十二月王政复古[6]的大号令后,我们就被赶出了京都。土方的计策当真是妙啊,然而过于贪得无厌,终究难有好结果吧。这也算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了。可笑的是在驻地搬迁后,就以太臭为理由再也没养过猪。至于之前的猪,实际上我也没有宰来吃了的印象,想是被附近的百姓家收去了。或者说虽然我觉得不至于,说不定就这么扔在西本愿寺了。但按土方的淘气的性子来看,不至于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些。
  看你都没动筷嘛。怎么?昆布上只有萝卜豆腐的汤锅不合你胃口?可能军人是要讲究一些吧。没这回事?那就吃!强身健体虽然得吃肉,不过那玩意儿对脑子不好。要保持头脑的清晰,还是日本自古以来的配料更佳。话题扯远了。我和吉村贯一郎在堀川岸边捡到的那俩少年,其中一个之后与我更是有了不解之缘。缘分这种东西,真是说不清道不明啊。有时候明明亲昵的人突然就断了联系,却又有那种与连自己都想不通的对象维持着的孽缘。不知为什么,回顾漫长的一生,那些后来和我有了难解之缘的人,与他们相遇的情景,我总是记得特别清楚。
  市村铁之助就是这样。当时明明两兄弟靠在一起披着草席,但对于与我没什么接触的哥哥辰之助,我几乎已经没了印象。只有弟弟铁之助的模样,至今烙在我眼底。颤颤巍巍爬上河堤的身形,听着吉村教诲低头不语的侧脸,都只剩下了属于弟弟铁之助的记忆。
  嘉永七年虎年出生,算起来庆应三年的时候应该十四岁了。是身型瘦小的原因么,总觉得看起来还要更稚嫩一些啊。一切因缘都从吉村自作主张和那两人扯上关系开始。那家伙不仅没照我说的将两人交给大垣屋敷,反而趁夜把他们带回了驻地。
  那时期驻地是变大了,相应地人员也增加不少。庆应三年冬天的话,差不多已经有不下两百人了。年轻人锻炼起来能成为不小的战斗力,所以驻地里下至十三上到十九的年轻武士尤其多。
  人呐,年纪越大就愈见怯懦。就算在体力上不占优势,士兵的强大在于不知畏惧。这是在前后五年的时间里,我们明确的一个规律。正是那些少年支撑着新选组走过了最后一年,这么说应该不过分吧。不管是在鸟羽伏见、甲州还是会津,小子们的表现着实都不错。驻地的杂物都是年轻人的事。他们一大早就得起来,先是做清洁,然后生火煮饭,然后把做好的膳食一一送到队士的房间。跟现在军队中将校的固定的当值兵形式不同。少年们统一被归在局长属下,有工作大家都是一起完成的。“斋藤先生,早膳已经准备好了。您现在就用么? ”我应了一声。话音刚落,拉门就被打开来,一个留着前发的年轻武士正坐在门外。
  正琢磨有些面生呢。仔细再一看,可不就是昨晚那个要饭的臭小子么。不过是入浴洗净泥垢后再换了一身衣服,铁之助就跟换了个人似的。
  想想也是,这种结局也没啥好稀奇的。队里并不乏那个年龄的少年队士。而身为诸士调役的吉村是他们的老师,无论礼节、剑术还是学问都由他全权负责。简单地说就是新兵教官吧。
  情况是可以理解,但我一想到饭是昨天才捡回来的小叫花做的,心里就火大。我掀翻了铁之助端上的箱膳,还不忘踹上一脚,然后我大声呼喝吉村的名字。
  那家伙起得早,通常都是陪着他的学生们一起工作的。人是不得要领,但却又勤快得过分。吉村听到我的喊声,从走廊那头急急忙忙地跑来,看见房间内的情形应该也是吓了一跳,连忙问道:“是不是他有什么冒失疏忽的地方了? ”根本不想搭理他。 ——疏忽的是你这家伙。扔下这句话,抬脚又踹了铁之助一下后我就洗脸去了。吉村是不是有他的打算?不,他哪能有什么想法。不过是觉得与其送到大垣屋敷,或是施舍他们一些钱放走他们,还不如带回驻地比较好罢了,反正都是无处可去。即便如此也不能连声知会也没有,就让他负责我的膳食吧。
  是我性子急,还是吉村太冒失?哎……都有吧。不过跟那之后我与铁之助的难解之缘比起来,性急和冒失什么的都不值一提。

  注释:

  [1]形:日本剑术和剑道中的招式套路。
  [2]稽古着:练习服。
  [3]御典医:江户时代受雇于幕府和大名的医生。
  [4]鸿池:江户时代富商鸿池家代代相传的名号。
  [5]大正奉还:庆应三年( 1867年) 10月,第 15代将军德川庆喜把政权交还天皇,标志着持续 260多年的德川幕府统治结束。
  [6]王政复古:日本江户时代后期,废除江户幕府、政权移交朝廷的一次政变,是明治维新的一个高潮。庆应四年十二月九日( 1868年 1月 3日),朝廷发起的宣告将政权交归日本天皇。

相关热词搜索:一刀斋梦录

下一章:十七
上一章:十五

栏目总排行
栏目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