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2021-10-03 10:54:00   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   译者:佚名   来源:艾萨克·阿西莫夫作品集   评论:0   点击:

  在乔治·普拉登一生的头十八年中,大部分时间他一直坚定不移地奔向一个目标,那就是做一个合格的计算机程序编制员。在他的朋友中间,有的人谈论宇宙航行,有的人谈论冷冻技术和运输管理,甚至还有人谈行政管理;他们谈得都头头是道。但是乔治对自己的志愿却从来没有动摇过。
  他也象别人那样慷慨激昂地讨论各种职业相对的优点。为什么他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呢?“教育日”已经隐约浮现在他们面前,这是他们一生中的一件大事。这一天一步又一步地向他们挪近,好像日历一样不能改变,准确无误——这一天就在他们过完十八岁生日以后十一月的第一天。
  过了这一天以后,谈话就转移到别的话题上面去了。可以同别人讨论自己职业中的一些细节,可以夸奖自己妻子儿女,再不然也可以聊聊空间球队比赛的胜负,或者奥林匹克节的经历。但是在教育日之前,却只有一个话题百谈不厌地吸引住每一个人,那就是“教育日”。
  “你选了什么专业?你有成功的把握么?咳,这可不太好。你不妨看看记录;名额减少了。现在后勤学——”
  再不然就是“现在机械学怎样怎样,”“现在通讯系统怎样怎样,”或者“现在引力学如何如何。”
  特别受人重视的是引力学。在乔治的“教育日”到达前的几年中,由于利用引力的动力机械迅速发展,引力学已经成为人人谈论的话题了。
  每个人都说,十光年旅程以内的任何小星球,都将不惜重资,到地球上招聘任何类型的引力工程师。
  但是这种想法从来也没有使乔治动过心。小星球是会这样做的,就是花掉它辛辛苦苦积累起的全部储备资金也在所不惜。可是乔治也听说过一门新兴技术所必然经历的道路。在一门新技术建立起来以后,随之而来的是流水一般的不断的革新和简化。每年都会出现许多新型机器,新型引力发动机,新的原理。这样一来,所有重金聘来的专家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学过的一套技术已经过了时,不得不让位给接受更新的教育的新型技术人员。这样,第一批学会这种技术的人就不得不改行去做一些非技术性工作,或者转移到一些没有赶上先进潮流的落后的星球上去。
  与此相反,各个星球对计算机程序编制员的需求却从来没有中断过。一年又一年,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永远如此;尽管这种需求从来没有狂涨到任何高峰,也从来没有出现哄抬市价的现象,但是随着一个又一个新星球世界的开辟,随着老星球的各种事务愈趋错综复杂,这种需求总是稳定地上升着。
  这个问题他曾经同小胖子特瑞维利安争论来争论去。因为是最要好的朋友,所以他们总是三天两头进行争论,而且每次都争得面红耳赤。当然了,两个人谁也不能说服谁。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特瑞维利安的父亲在世时就是合格的冶金人员,而且曾经在外界星球上工作过。他的祖父也是合格的冶金员、日此特瑞维利安几乎把这个职业看作是自己一家的世袭职业;他一心想做冶金员,而且认定任何其他职业同这个行当比起来都有失体面。
  “无论到什么时候都得使用金属,”他说,“再说,不论浇铸一定规格的合金也好,观测合金结构的增长也好,都表现出冶金人员的技能。可是程产编制员做的是什么呢?整天坐在编码器前面,把一个又一个的数据送到一英里长的庞大的机器里,不过如此而已。”
  乔治虽然才十六岁,但已经学会了从际实角度看问题了。他只简单地反驳了一句:“每年同你一起训练出来的冶金人员有一百万。”
  “因为需要啊!这是一门很好的职业。最好的职业。”
  “但是你会被别人排挤出来的,小胖子!你会远远落在别人后边,什么事也轮不上你。任何星球都能培养自己的冶金人员,他们对地球的先进的冶金学家需求并不大。需要这种人的主要是一些小星球。你大概知道我们这里训练出来的冶金人员有百分之几被聘请到甲级星球去,这个数字你大概是知道的。我查过这个资料。只不过百分之十三点三。就是说,对你来说,十成有八成是窝在一个刚刚装置自来水的原始落后的星球上。你还有可能一辈子离不开地球;百分之二点三的冶金人员永远留在地球上。”
  特瑞维利安斗气似地说:“留在地球上这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地球也同样需要技术人员。而且需要优秀的。”特瑞维利安的祖父就是在地球上工作一辈子的冶金人员。他说完这句说,伸出手指头摸了摸嘴唇上还没有生长出来的上须。
  乔治知道特瑞维利安祖父的情况,他想到自己的前辈人也没有离开过地球,所以并不想讥笑对方。他只是委婉地说:“从智力方面看,算不得丢脸的事。当然不算。可是要是能到一个甲级星球上去,到底非常了不起,不是吗?”
  “现在咱们看看程序编制员的工作吧!只有甲级星球才装置需要第一流程序编制员操作的新计算机,所以在市场上招聘这类人材的都是最先进的星球。此外,程序编制的教育磁带非常复杂,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于接受这种技能的。这些星球所需要的程序编制员,只靠从本星球人口中选拔训练是不够的。这从统计数字便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大概每一百万人中只有一个人可以培养成一个第一流的程序编制员。一个拥有一千万人口的星球需要二十个这种工作人员,所以他们必须到地球上来召募五到十五个。对不对?”
  “你知道不知道去年有多少合格的计算机程序编制员到甲级行星上去了?我可以告诉你,地球上培训出的全部人员,一个也没剩、换言之,如果你是一个程序编制员,你就等于已经被一个甲级星球选中了。就是这样的,先生。”
  特瑞维利安皱了皱眉头,“如果一百万人里面才有一个能学这门技术,你凭什么认为你就有资格学习呢。”
  乔治并没有把全部情况都说出来,他只是简单回答了一句:我会学到这门技术的。”
  有一件事他从来不敢对任何人说,既没有告诉过特瑞维利安,也没有告诉过他的父母。那就是,他正在做一些什么,使他这样信心十足。他一点也不担心,他只是充满了信心。(在后来他过的这段毫无希望的日子里,最使他痛苦的莫过于回忆当时的这种心境了。)他是这样的盲目乐观,正象一个八岁的儿童对待即将到来的“阅读日”一样——不妨说,以儿时迎接“阅读日”的心情迎接“教育日”。
  当然了,“阅读日”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童年时期的特点——许多不平常的事在一个八岁的孩子的眼里都显得平淡无奇。头一天你还大字不识,第二天就能阅读书籍了。这好象是天经地义的事,正象太阳在天空中照耀一样。
  其次,“阅读日”对一个人的前途关系并不重大。没有应聘不应聘的问题,用不着你推我搡地等着名单揭晓,也无须为下一次奥林匹克竞赛的分数而提心吊胆。男孩子也好,女孩子也好,通过“阅读日”只意味着在人群簇拥的地球上再过十年和过去毫无不同的生活;只意味着,回到家里以后发现自己多学会一门本领罢了。
  十年之后,轮到要参加“教育日”的时候,“阅读日”的许多细节乔治几乎已经非常模糊了。
  他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是,这一天天气阴阴沉沉,下着蒙蒙细雨。(“阅读日”,在九月;“教育日”,十一月;五月呢?什么在五月?——奥林匹克节。他们已经把这个编成一首儿歌了。)乔治在壁灯的照耀下,穿戴整齐。爸爸妈妈显然比他本人还要兴奋。他的爸爸是个合格的管道安装工,后来在地球上找到了一个工作位置。他总为这件事抬不起头来,虽然谁也看得清楚,每一代人中,绝大多数必须留在地球上,这是极其自然的事。
  地球必须有农民,有矿工,也要有技术人员。太阳系以外的星球需要的只是具有最新技术和特长的专业人员。在地球的八十亿人口中,每年只能有几百万人移居到其他星球上去。并不是每一个男人和女人都有资格成为其中的一员的。
  但是,每一个男人和女人却都希望至少有一个孩子能够移居到其他星球上去;普拉登的父亲自然也不例外。他看得很清楚(其他的人也毫不怀疑这一点),乔治是个智力出众、头脑敏捷的孩子。他将来一定会很有出息;而且他必须不负父母的期望,因为他是个独生子。如果乔治不能到外界星球上去,他们就只能等第三代才能再有这样的机会了。这未免大渺茫了,给不了他们很大的安慰。
  一个年轻人的前途从“阅读日”上当然看不出什么来,但是在”教育日”这一伟大的日子到来之前,“阅读日”还是唯一可以使作父母的看出某些迹象的日子。地球上每一个作父母的,当自己孩子学会了阅读回家之后,都会让孩子读点什么,听他读得怎么样,听他是否能流畅地读出书中的字句;他们也就用这个来判断自己孩子的前途。几乎哪个家庭都至少有一个孩子是全家的希望;从“阅读日”这一天起,只从他能顺利读出三个音节的长词这件事上,父母便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乔治模模糊糊地意识到他的父母所以心情紧张的原因。如果说在下着毛毛细雨的那一天,在乔治的幼小的心灵中也存在着某种不安的话,那就是担心自己学会阅读回家以后,父亲脸上充满希望的神情也可能会消失。

相关热词搜索:低能儿收容所

下一篇:第三章
上一篇: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