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2024-11-04 21:44:58 作者:浅田次郎 译者:周晓晴 来源:浅田次郎作品集 评论:0 点击:
前略
擅自省去烦琐的问候,还请见谅。
时常收到来信,却总是无法回应,失礼之处还请多包涵。
一、繁忙
二、笔拙
三、不念旧事之信条
四、家人的反对
上述四条即是一直以来如此失礼的理由。
每日门诊结束后,就是住院患者病房的巡视了。如此一轮下来,基本上已经是深夜。加之诊所这边,每夜还总会有一两名急诊上门,常常是一夜都没法合眼。这次也算是忙里偷闲,于是赶紧坐下,尽可能把我能告诉你的都写下来。我想了许多办法做了不少调整,才总算把刚刚提到的理由中的三项解决。不过剩下的一项——也就是家人方面的工作,我实在无法做通。所以你在看过这封回信后,不需要再回复,即使有什么疑问,也请不要再写信来了。还请理解。
毕竟说到家人,虽然只有我那做护士的妻子,可她同时也负责诊所的事务工作,所有的信件在到达我这里之前都会经过她的手。另外,借我家人对我的评价来说的话,那就是——“你不用去考虑其他的问题,只要专心为人治病疗伤就是。毕竟你也就这点长处了。”当真是句句在理啊。在一起生活了四十多年,她已经比我自己更了解我这个人了。事实上我确实就是一个除了把脉问诊以外,没有其他优点的小镇医生。
上面提到的那些,虽然只是我单方面的决定,但希望你能够体谅。要是一不小心触到了家人的逆鳞,这所自日俄战争以来,就存在于奉天市【1】四平街的奉天大野医院,就只有关门大吉了。这些日子,满洲“著名”的蒙古风肆虐,整个奉天的空气中都弥漫着黄沙。虽然我是无数次地对那些患者强调过要保持室内湿度,要勤漱口。不过貌似对满洲人来说,这些不过是时令标志一样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日本人倒是有点婆婆妈妈了。
举目望出去,被黄沙笼罩的四平街上,来往行人和驮货的驴马板车,都像盖着一层朦胧的纱帐。昏黄的路灯下,一切都是突然出现又随即消失在黑暗中,就像在看走马灯一样,别说,还真有些许浪漫的情调。我,大野千秋,今年六十三。我妻子则是五十有五。我准备和最爱的妻子一起,在这满洲大地上倾尽余生。没想到你会突然写信来询问吉村贯一郎老师的事情,着实让我大吃一惊。我还在怀疑是不是谁想作弄我,或者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阴谋。没错,我几乎是被吓蒙了。
不过不管我怎么琢磨,也不觉得他的事迹有值得考察的必要。也不可能成得了小说、评书或是戏剧的素材吧。再说了,这明治维新后都过了五十年,突然蹦出他的名字,我更多的是觉得好奇吧。再借我家人的话来说——“这一定是那些怨恨你的萨长军阀的阴谋!绝对没错!”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她不让我去回应这封信。不过我家人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我就跟你简单地解释一下吧。
我想你也应该调查过了,我父亲曾经是旧南部盛冈藩的重臣,名叫大野次郎右卫门。我是大野家的嫡男。于嘉永六年,也就是西历的1853年出生在盛冈。也就是说,明治维新那年,我十六岁,而我父亲应该就是三十五岁。戊辰之战中,南部藩被当作朝敌,父亲作为贼将被捕,于明治二年冬天被斩首。同年,我离开盛冈上京,就是因为当时的故乡已经没有我的容身之地了。
旧藩士们对我父亲,可以说是恨之入骨吧。正是因为他怂恿了家老栖山佐渡大人,才导致了那般严重的后果。所以哪怕父亲已经被斩首,但他身上所承载的怨恨,却丝毫没有减少。父亲死后,母亲和年幼的妹妹们就去投奔了花卷的亲眷,而我则孤身前往东京。你信中提到的樱庭弥之助君,是我竹马之交,他是在我上京两年后才离开家乡的。
提起明治初期的东京啊,那完全就是萨长出身的官员的天下,所以像我们这样背景的人,日子着实不太好过。比如找住处的时候,对方只要一听到来人是会津或者南部出身,是不会给什么好脸色的。毕竟那可是与天子作对的朝敌啊,当然,其中少不了新政府在政治上的过分渲染,不过不管原因是什么,走到哪儿都会遭受白眼这点,是无法否认的。
幸亏父亲在东京还有几个可以托付的知己,那还都是他在担任大阪藏屋敷工作时结交的。我自然是不认识他们的,不过父亲在生前就做好了准备,写下一些书信交付与我。父亲与我不同,是个勤笔、精书的人。虽然我没看过信上到底写了些什么,不过想来也就类似犬子就拜托你了一类的吧。不论是谁,都是清楚这其中就里的。可正是因为如此的背景,那些收到书信的人,内心里其实都不想与我扯上关系才是。
他们之中,有不知所在的,有断然拒绝的,也有已经不在人世的。札差商人【1】、旧大藩的勘定方、船运商……几乎都是一些与父亲在利益上有往来的人。所以,在当时事态尚处混沌的局势下,得知来人是贼军头领的嫡男时,谁都会选择踌躇观望,明哲保身吧。
不管其他人如何评价,我父亲是个循规蹈矩、严谨细致的人,也是个典型的南部武士。只要是他经手的工作,绝对合理又高效,按现在的政府或企业的标准来说,就是个“能干的精英”。
他是被囚禁在盛冈的寺庙里时,写下的请求信。因为无法与收信人沟通,只能写上自己单方面的请求,于是为了保险,他一共写了五封。又照成功的可能性高低编上了号。首先我要去拜访的就该是“壹”这封信上所提到的人(第一位是旧越前松平藩的勘定方,不过已经去世),只要对方表示能够接纳我,那么余下的四封信就可以销毁了。若是行不通,那么就接着再找第二位、第三位。从他这个方法可以看出,父亲这个人十分重视结果,在当时的武士中算是少有的合理主义了吧。
第二位是一个藏前得力的札差,不过人家根本就不愿见我。第三位是德川御三卿一桥家的家臣。但据说已经搬到了骏河台猿乐町的宅子去了,也是寻不到的。到这地步,我也是急了。父亲所编的顺序,应当是按照往来的亲密程度,以及对方的性格等因素考虑出来的。越到后面,被接受的可能性就越低。就算人家答应了,也算是强人所难吧。第四位是位于本所深川的一家叫凑屋的船运商老板(之所以特意把实名给写出来,是因为直到现在,我对这个人物依旧心存着深重的怨恨)。
其实那个时候,我身上所带的盘缠也几乎见了底。我就这样漫无目的地在东京的街头游荡,身心都已疲惫不堪。一个从来没出过盛冈的青年,在东京彷徨着。背负着朝敌的污名,带着的几乎可以说是遗书的请求书也一封封成了废纸。你可以试着想象一下那种感觉。凑屋是一家经营着纪州藩和伊达藩买卖的大商铺。同样是大商人,第二位的那个札差,也许是因为工作立场上的问题,看来事业发展并不顺利,所以不愿意见我,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凑屋不同。不知道是顺利地搭上新政府的买卖了,还是因为船运本身的优势所致,即使时代已变,仍可以看出它事业的蓬勃劲头。当时我就想啊,要是再不抓住这个机会,我就再也没有希望了,所以整个人也变得畏缩起来。我被带到了里屋,在凑屋主人看着我父亲的留书时,我一直低着头。那时是明治二年。我还留着发髻,带着刀,而凑屋的主人也俨然还是江户富商的模样。也就是说,虽说当时已算是个浪人了,但堂堂的武士,却要求助于商人以保证自己能够在东京落脚,我也是进退维谷啊。
看完留书后,那个老板是这么说的:“哎呀呀,这可真是让人为难呢。过去咱能赚上大钱,确实没少了你父亲从中斡旋。话虽如此吧,反抗天子可不是明智之举啊。再说了,大野大人那是作为贼首被斩首的。那是因为他犯了连切腹都不被允许的大罪哦。话虽不好听,不过对咱们这些人来说,也是阿弥陀佛啊。”因为对一些江户的行话黑话尚不了解,当时我也是琢磨了半天他话中的因果。现在想想,那还真是相当过分的拒绝说辞啊。
“总而言之,这事情就到此打住吧。”说着,像是事先就准备好了的一样,老板抽出了太政官札【3】。
“我可不是来威胁你要钱的!罢了!”我起身将太政官札踩在脚下,然后离开了房间。既然会说我是来讹诈的,那一定就是收了萨长政府的好处。之后我怎么样了呢?当时那是一肚子的闷气和由头至脚的绝望,只觉得眼前是一抹黑啊。在受到如此侮辱的情况下,我也没有丝毫动作,那腰间的刀,不就成了摆设么。于是我在小川町的道具屋卖掉了自己的刀和胁差,然后用那笔钱,去了理发店,削掉了发髻。这一切,我记得都是在当天完成的。
我很尊敬我的父亲。他的遗言,我会铭记在心:“寻仇抱怨并非武士的骄傲。愤怒就该咬紧牙关忍下来。不管是怎样不合理的事,只要忍住吞进肚子里,就都会化作自己的力量。听好了,千秋。你若当自己是南部的武士,那么就要让所有的愤怒都化作自己的养分!性命这东西,不是让你平白无故就去断送的。可真正需要的时候,就绝不能犹豫!能让你献出性命的,只有两件事。一件,就是为人民而死,另一件,则是为大义而亡!听明白了吗!”
我在心中反复念着父亲的遗言,暗自下了决心,所以我变卖了作为武士之魂的佩刀,削掉了发髻。因为,我明白那还不是我命该绝的时机。要是换了父亲与我处在同样的立场上,我相信合理主义的他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为民而死!为大义而亡!这个四平街上的诊所,就是我的基地。我坚信,这里就是父亲遗志中所描绘的那个,属于武士的埋骨之地。
第二天傍晚,我带着第五封信——也就是最后一封,找到了信上提到的那个人。身无佩刀又没了发髻的我,看起来就像个流浪汉一样吧。我独自离开盛冈以来,已经过了一个月。从下谷的广小路往上野的山脚下走去,道路两侧是绵延的御徒士长屋。原本幕府的御徒士,就属于那种无力养食客的阶级,从这些长屋的状况来看,如今应当过得是更加萧瑟了吧。我一路问到了幡随院的背后,那一带挤满了看起来就十分贫窘的长屋。
适时正值黄昏,周遭蔓延着腐臭,空气浑浊不堪。看到这样的景象,我几乎完全绝望了。就算我见到收信人,情况也不会有任何变化。我琢磨着还是放弃比较好。你知道为什么第四位会是有财有势的大商贾吗?那应该是父亲考虑到,虽然也许无法信任,但至少在金钱上有足够的富余。不过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这住在充满腐臭味的长屋里的第五人,到底是个什么来历?信封上写着“江户下谷山崎町二丁目铃木文弥先生”。
我战战兢兢地走进了这阴森的长屋深处,其间向一个带着孩子,看来无害的女子询问了“铃木文弥”的住处。那女子听我这么一问,一咧嘴,露出门牙回笑着答道:“阿文的话,就在从这儿数过去的第三间。要不是什么急病的话,最好别去找他,那可是个二流医生。”于是我当时就想,也没必要把信交给他了,权当去拜访一下也就足够了吧。当我走到长屋时,我看到了那个传言中的“二流医生”,正穿着浴衣喝着酒。要知道,那时候还是春天。
“哦哦?次郎卫大人的儿子吗?可真是吓我一跳啊。”一口的南部口音,真是让人怀念。那悠闲的举止,看起来人畜无害的敦厚五官,绝对是南部人没错了。在他的盛情劝饮下,还不熟悉酒味的我仍接过酒杯喝了几口。我将父亲的遭遇告诉了他。听着听着,那个医生放下手中的酒盏,整理了浴衣的前襟,端端正正地坐了起来。
“那些事,我可真的一点儿也没听说。这真不是该喝着酒谈论的话题啊。”他将双手抱在胸前,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用浴衣的袖摆抹了抹眼睛,问道:“对了,你来江户后都在做些什么啊?”于是我老实交代了自己无处可去的事实。不过我并不想给这位穷医生添什么麻烦,所以始终没有拿出父亲的信。
“那就别去住什么小客栈了,在你找到固定的住处前,就先在我这儿住下吧。可能对御高知家的少爷来说,这环境是挺让人难受的。不过我好歹也是个懂得西洋医学的医生,一日三顿倒不用愁。我要不这么做,可就没脸去下面见次郎卫大人了啊。过去真的是给他添了不少麻烦,我也没办法再报答他了。我说啊,你就住下吧。”没想到倒是医生先向我低头,恳请我留下来。那是我与恩师——铃木文弥老师第一次见面。
铃木文弥老师本家曾是百石级别的御徒头。他是天保二年的兔年出生的。所以比父亲和吉村贯一郎老师年长三岁。我们初见的时候,他应该还没到四十岁,但那时的他看起来已经十分苍老,活脱就像个五十多岁的老头。不过,印象中似乎一直到前些日子他满八十为止,那张脸都没有太大的改变。
身为次子的铃木老师,是在家吃白饭的立场。不过他在藩校的成绩似乎相当优异,所以后来被特别准许在江户长期游学,并进入了当时位于神田佐久间町向柳原的幕府医学馆,主修西洋医术。后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被送到长崎学习,数年后回到江户,就在幸桥门内潮见坂下的南部屋敷做御典医,算是相当不错的工作了。可偏偏他年轻时代被压抑的那种游手好闲的德行又复苏了,没少让江户的高官们头疼,最后他选择了逐电。
藏身到平民之中,他过上了悠闲自在的生活。没过多久遇上维新,于是他也就名正言顺地成了城里医生。老师之所以对父亲感恩戴德,是因为在他放荡无赖的时候,总是父亲站出来维护他,甚至帮他偿还赌资。我父亲那个人啊,别看他一脸严肃,其实十分爱照顾人。我要先澄清一下。铃木老师可是个货真价实的名医。我第一次去时问路的那个女子,不是说他是“二流医生”么。后来我才知道那不过是个东京风格的玩笑,戏谑的词语更能体现与对方的熟识。
要知道,在贫穷的长屋住民眼里,铃木老师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大家景仰他,爱戴他。可他却不以此自夸。他,确确实实是个绝世的名医。他不爱患者们叫他“先生”,所以他们只能叫他“阿文”。在药品处方方面,不管西药还是中药,他是样样精通的内科医生;而只要拿起手术刀,他就能变身成做得一手好手术的外科医生。他也是一个总活在怨言与牢骚中,却绝不会放弃原则的典型的南部武士。
看到你的来信时,家里人曾怀疑“是不是萨长的阴谋”。不过由于我有这样一段背景,他们会那么想也不为过。戊辰之战中,最初加入奥羽越列藩同盟,与新政府对抗的有三十多个藩的势力。随着战局的变化,多数藩都脱离了同盟,投向了新政府军。所以同盟诸藩中,不只有没背上朝敌污名的,还有不少的藩因为在倒戈后立下战功,后来就没受任何处罚。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以什么来判断属不属于朝敌呢?如作为京都守护职弹压了长州藩的会津,烧毁了江户萨摩藩邸的庄内藩,作为急先锋与新政府军激战的长冈藩、二本松藩,还有那些谨守盟约,与这些藩共同战斗到最后的几个藩,就被认定为朝敌。像我们盛冈南部藩,因为攻打了脱离同盟的秋田,又与津轻开过战,直到会津陷落都一直严守盟约。所以自然逃不过那顶帽子。
战后,我们都被打上了朝敌的烙印,没少遭白眼,走到哪儿都被差别对待。特别是明治初期,在教育现场对于我们的差别待遇更是露骨。我们心里明白,只有卧薪尝胆咬牙忍耐,以旁人数倍的努力,取得能让所有人折服的好成绩,我们这样的“反贼”子弟才有出人头地的希望。你先前拜访过的樱庭弥之助君、政友会的原敬总裁、活跃在农政教育领域的新渡户稻造博士等人物,都是靠着不懈的努力与忍耐,才有今天的成绩与地位。
有一家报社,在评价原总裁的为人时,说他有“南部不服输之精神”,但在我们看来事实远没有那么轻松。我们在任何不合理的事物面前,都选择忍气吞声,让所有的愤怒都化作自己的养分。每一个人做出的努力,都不是三言两语能够道得尽的。说不定其他人的父亲也跟我家一样,对自己的孩子说了那样一席话吧。在那场战斗中幸存下来,却被扣上反贼污名的南部子弟们,都深知自己该为何而献身——通过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生命的价值,之后再为民而死、为大义而亡。骄傲的南部武士,是不会愿意安逸地死在榻榻米上的。
早在明治元年九月二十四日,也就是南部投降那天,我们就已经做好随时切腹的心理准备了。以后的几年,我做了铃木文弥老师的助手,接受了医术上的指导,然后被允许进入本乡元町的济生学舍深造。在当时,要想成为医生,除了从大学医学部毕业以外,还有直接参加医术开业考试这条路。济生学舍就是为参加考试的人设立的一所医学校。
这所私立学校,在不到三十年间,就向社会输送了近一万名医师,几乎可以说是明治时期开业的医生中的主要势力了。与帝大医学部毕业的那些高阶级的医生不同,济生学舍向明治社会贡献出的,是近万名平民城镇医生。济生学舍的学生,多数都是现役医生手下的年轻书生,其中有不少都是背着朝敌污名的旧藩子弟。你听说过长谷川泰老师吗?他是济生学舍的创始人。老师的故乡,是与会津一起被视为头号朝敌的越后长冈藩。北越战争中,他曾任长冈藩的藩医随军而行。
虽然对于明治新政府来说,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医生力量是当务之急,不过另一方面,在被帝大学阀掌控的医学界中,济生学舍的毕业生们却又受着十分严重的歧视。所以,才会出现诸如野口英世君那样的,没有作为医学研究人员活跃的机会,为求功名只得远赴美国的例子。因为他也是会津藩出身的“朝敌”啊。而明治三十六年,我的母校济生学舍突然闭校了。随着专门学校令的出炉,校方也及时向上面提出了升级为大学的申请,不知为何却没有得到批准。
想来对于政府和医学界来说,既然学舍已经向社会输送了万名城镇医生,就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吧。你可以想象一下,我和同窗们在知道此事时,心中的那种愤怒。那个时期,下谷的铃木医院也发展成了一家拥有三十张床位的诊所了。可是,由于我们的患者大多是拿不出诊疗费用的穷人,所以日子也过得不算轻松。
在患者们眼里,铃木老师还是那个“阿文”。而我,不知道是因为个子小还是名字叫“千秋”的缘故,大家都爱叫我“小千”。对了,就连常年作为护士伴我左右的家人,现在也还是唤我作“小千”呢。这些年来,铃木先生与我所受的差别待遇,我的家人通通看在眼里。比起我们这些因为要医治穷人们的伤病而全然无暇他顾的医生来说,她更能冷静地注视我们的难处。
所以啊,在看到你寄来的信时,她脱口而出的“这一定是萨长军阀的阴谋”,是真心就那么想的,不带半点玩笑。明治二十七年日清战争时,我被征为军医,随军出征。那年我四十二岁。不,说是被征入伍,似乎也不太贴切。毕竟于我而言,也不愿将受伤兵士们的生死,交给那些临床经验少得可怜的帝大或军医学校出身的医生。其实,我还有一个无法说出口的理由。那就是,我想作为一个“官军”的军医,随军出征。
那时候下谷的铃木医院方面,已经有济生学舍的师弟们在工作了。而我手上的资金还不够我独立开业,所以从各个角度来看,接受军队的邀请入伍,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出征前,铃木老师在举杯为我践行时曾对我说:“小千啊。这些年,都怨我没出息,才让你过得这么辛苦哦。”然后,身穿染着血污的白大褂,一脸苍老疲惫的老师对我低下了头,“不过,我希望小千你能明白。应征入伍的军队里,可都是百姓家的次男、三男们,不仅我们,清国的军队也是如此。所以你一定要用你的力量,尽可能地去挽救他们的生命啊。”
抬起头来的老师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但我从那张笑脸上,仿佛看到了寒冬中一片荒凉的南部大地。那一刻,我又想起了饥荒之年,那些只能默默等死的百姓,还有体谅领民辛劳的,正直的南部武士们。我们用几乎已快被遗忘的南部口音交谈,眼泪和着醉意夺眶而出。铃木老师的模样,仿佛一下子变成了济生学舍的长谷川老师,最终又与父亲的样子重合起来。然后,那位沉睡在我记忆深处的恩师的音容,也在我眼帘中渐渐清晰。
在辛夷花绽放的初春,那个人带着我们这些藩校子弟登上了东面的岩山。然后在能将城下一览无遗的山顶上,他这么对我们说——
(你们听好了!南部盛冈,距离江户一百四十里,位于奥州街道最北端,与富饶的西日本大不相同。身在这片土地的你们,要想与西日本的孩子们一样在世间立足,守护南部盛冈,绝不会是易事。可盛冈的樱花,是能劈开石头生长、绽放的;而盛冈的辛夷花,也能迎着北风盛开。不要痴想着能悠闲地去等待春天的到来,若是南部的武士,就是冲破困难与苦痛的岩石,也要绽开!若是南部的子弟,就不要输给寒冬,迎着北风怒放吧!你们要在春天来临之前,抢在世间的其他人之前,开出不输给任何人的花!)
现在想来,维新之战后,受到各种不公待遇的南部人,不就是像破开石头绽放的樱花一样么。铃木老师像对孩子一样,摸了摸我的头。这么些年,我都过来了。那么接下来的日子,我也应该能继续努力下去。打起精神,不到自己倒下,不到粉身碎骨之日绝不能倦怠。当时的我,觉得那就是自己为民而死,为大义而亡的时刻了。
“铃木老师。我这是被大家牵动了啊。原君和樱庭君那样的南部子弟们,他们像破石而开的樱花一样的努力,推了我一把。就算我们一辈子被当作朝敌或是反贼也没关系。因为这一次,我们要为天下苍生、为大义而绽放。”听到我打破沉默的这句话,铃木老师脸上终于露出满足的笑容。方才我家人突然为我端来了红茶,我一时慌了神。不过幸好她似乎并没有发现我面前的书信上写着你的名字。
接下来的事情我想下次再继续,不过万一,如果我这边的联系突然中断,那应当就是被家人发现而受到责难了。我经历过日清战争、北清事变、日俄战争。然后留在了曾是战场的奉天,开了一家诊所。有我这样不省心的丈夫,我家人也着实不容易,所以还希望你能体谅她的心情。
明治七年的夏天,由铃木文弥老师做媒,我们结为了夫妻。那时候我二十,妻子十四岁。我们有过三个孩子。可长男不幸夭折;次男在济生学舍学成后,进入了东京的医院工作;小女儿从御茶水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做了老师。虽然晚了点,不过去年终于和同为老师的人结婚了。年长的媳妇加上双方都有工作,在大正年代,那可是理想的家庭形式。虽然我们对孩子们说过“就当父母都不在人世了吧!”可一些佃煮、梅干,还有年糕和大米一类的东西,却总是隔三差五漂洋过海寄到“不在人世的父母”手里。
你看看我,原本说要写关于吉村贯一郎老师的事,结果竟然花这么多篇幅说起自己来了。不过,若不先把我的人生梳理一遍,我总觉得吉村老师的事开不了头。所以也算是循序渐进吧。我会把想到的事先做一下整理,然后分作几次书信给你的。我希望你也能通过这些信件,了解到我与吉村老师之间的羁绊。
吉村老师离开的时候,我才十岁。也许在你看来应该不会是什么复杂的事儿吧,不过即使是他走后,冥冥之中我们却还有着各种牵连,而这些,都不是一两句话就能交代得完的。哎哟哟,家人又在走廊上唤我了:“老头子,你也该早些歇息了吧,不然身体怎么吃得消。快睡去!快睡去!”不论多少岁,她都是那么可爱。
她个子比我还高,也比我结实。这么多年了,我从没见她消沉过,她那张总是带着微笑的脸,让我几乎要以为是她本来的表情了。不过嘛——她有一个秘密。我们结婚以来,她只要不是在我怀里,就绝对睡不好觉,真是个爱撒娇的女人。附近的中国人,都称呼她“光太太”,还把她当作母亲一般仰慕、尊敬。夜也深了。过几天我还会再寄信给你的。那么,今天就写到这儿吧。
草草不恭
大正四年五月吉日
于奉天市四平街
大野千秋
前略
这些日子,奉天流行着一种相当棘手的感冒,所以一直腾不出手来写信,还望谅解。满洲的春季较短,如今到处都已经有了初夏的味道。不巧的是今年的黄沙十分厉害,在从遥远戈壁吹来的蒙古风消停之前,这麻烦的流行感冒想是暂时也没个完了。住院的都是一些支气管炎或者肺炎并发的重症患者,诊所的床位早就人满为患。我们不得不在住家的火炕上也铺上草席,当作临时的病房。
谢天谢地的是,昨天在张作霖将军的特别关照下,大连方面送来了不少医药品。像我们这样类似野战医院的诊所,也总算得到了片刻喘息。其中有一部分来自德军,看样子应该是战利品的药物中有退烧药,我立即就将这些投入到了治疗中,效果十分显著。我把样品附上简单的书信,寄给了在东京医院工作的儿子。这下才想起了还得给你写信的事儿。幸运的是,家人今天已经因为疲劳早早地睡下了。
那么,让我把我所知道的,一切关于我父亲大野次郎右卫门和吉村贯一郎老师的事,都一一告诉你吧。他们俩都是天保五年那个马年,也就是西历1834年出生的。现在想想,两位父亲同龄不说,彼此的嫡男也同是出生在嘉永六年。这也能感受到我们两家之间不浅的缘分了吧。父亲原本并非祖父的嫡子,而是所谓的“庶子”。
大野家是自藩祖南部信直公时代就存在的古老家系,俸禄也有四百石之多,可即便如此,照规矩也是不能公然纳妾的。因为藩中有“不能任意纳妾”的条款,加之祖父膝下已有嫡男,所以“庶子”的存在,是不能公开的。因此父亲的幼少时代是在盛冈城下的与力小路度过的。一般来说,盛冈城下取名叫某某小路的地方,属于上级武士的居住区,而某组丁则是足轻同心们生活的街道。
至于祖父为何要将自己的妾和庶子安置在与力小路,我是无从知晓了。也许是他的妾——也就是我祖母,本来就是有一定地位的上级武士家的女儿,也可能是为了体面,或者根本只是偶然为之,不管答案是哪一个,都已经是八十多年前的事了,现在再去纠结,似乎也没有意义。吉村贯一郎老师生活的上田组丁,跟与力小路近在咫尺。两人是同在一个叫赤泽塾的寺子屋学习的竹马之交。
我听说父亲是在十三岁那年被接回大野家的,推算起来,应该是弘化三年吧。当时身为嫡男的伯父突发疾病而亡,比起入赘的女婿,自然是让庶子来继承更加妥当。当时,御谱代世袭家族的嫡男,元服后就必须作为御近习进入城中修习,等过了二十岁,就能接替父亲的工作了。大野家突然失去一位十九岁的继承人,家中的混乱是不可言喻的。而一夜之间,我的父亲从见不得光的孩子,摇身一变成了四百石俸禄家的少爷,心中的迷茫也是难以道尽的吧。
父亲不是个会把牢骚挂在嘴上的人,有些事还是后来从他身边的人那里听来的。据说祖父对父亲的教育十分严厉,有时与父亲非亲的祖母与伯母也会责难他。父亲给人的那些与真实性格相反,冷酷无情的印象,想必都是少年时代的辛劳所致吧。记忆中,在我小时候,父亲就没少受祖父母的责骂,有时候甚至就像吹毛求疵一般。不过对我这个长孙,祖父母那是疼爱有加。想是在他们心里,作为庶子的父亲不过只是为了大野家不至于绝后,而暂时定下的当主,真正的继承人只有身为嫡子的我吧。
也就是因为那样的成长环境,父亲不论在行为举止和措辞,还是在工作上,都力求完美,容不得一点瑕疵。他这样的人格,在周遭的人看来,想必十分可靠吧。但相对的,也加重了毫无人情味的冷酷印象。维新后,藩中的人会一改先前毫无条件的信赖,对他恨之入骨,也是他那样的性格所致。不过为了死去父亲的名誉,我还是必须声明一下。父亲他绝对不是冷漠无情的人。他是一个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好人。比如,在我的记忆中,有这样一些场景:
每日清晨,父亲在整理好行头后,都会先去隐居在内屋的祖父母那儿做登城前的问候,再从走廊回到玄关。在走廊的转角处,他会一瞬间停下脚步,呈直角地转弯前进。当他走到玄关的敷台,从母亲手中接过佩刀后,还会让母亲为他检查着装是否得体。先是正面,再是转九十度的侧面,最后是背面。
“一切妥当了。”只要母亲说出这句话,父亲就会点头示意。他在穿木屐前,必定会先用手将木屐带拉紧确认的身影,至今也清晰地留在我的脑海里。用手指将袴的褶皱一一理顺,抓住羽织的袖口向两侧拉扯开。这才把长短两柄佩刀插入腰带,威风凛凛地走下敷台,出门而去。父亲身高四尺八寸五分,足袋的尺码是九文三分【4】,在当时的武士中,算是个头挺小的了。但他深知如何通过姿势与行动让自己看起来高大。每天,他从一睁眼到走出玄关为止,那严肃的神情,就像捕猎中的老鹰一般。
父亲的身边,总带着一个叫佐助的中间侍者。每当看到父亲准备好,他就会从一边的马厩中走出来,接过装着必要用具的包袱。行李多的时候,还会麻利地扛起挟箱,跟在父亲身后。父亲的登城,在孩提时代的我眼里,是一种庄严的仪式。当然,平日里我也会坐在母亲身旁,目送父亲出门。可有一次,也忘了是什么原因,我跟在佐助后面,一直走到了门外。想是在父亲迈出步子的那一瞬间,母亲听到了有谁在唤她,所以转身走下了玄关吧。而我,则趁机跟在中间侍者身后,想着能好好见识一下父亲那威风堂堂的身姿。
跟在他们身后的我,悄悄地躲在门口张望,然而那时跃入我视线的,是让我始料不及的景象。面向小路的正门,是一座气派的长屋门,右边是中间侍者们生活的地方,而左面,则住着一个被叫作“婆婆”的,身份不明的老太婆。那个婆婆,除了如厕和夜深人静在黑暗中沐浴的时候,几乎从未见她从长屋里走出来过。每日只是坐在织布机前自顾自地织布,浑身都是谜团。出了大门后,佐助会跑到父亲前面去,一直走到小路的另一头,然后扛着挟箱,蹲在那里。
而父亲,则探身望向屋内,然后说了一句什么。没错,他应该是唤了一声“母亲”。而后,就看到婆婆那满是皱纹的手紧紧地握上了窗格子。“你一切可安好?若有任何需要,都请告诉我。”那婆婆似乎是说不需要,然后像在赶人一样,摆了摆手。
“对了,母亲。请你尝尝这个,这是正值时节的茱萸果。”眼前的种种,让躲在柱子后面窥视的我陷入了混乱。
“都是因为我,才让你过得如此不便。还请你,请你原谅我。那,我先出门了……”父亲退后半步,又深深地鞠了一躬,他原本就不算高大的身躯,那一刻看起来仿佛又小了一圈。而我,还是第一次看到那样的父亲。
“慢走,要多注意身体啊。”这一次,我分明地听到了婆婆的声音。父亲长长一鞠后,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转身准备离开。这时,小路一头的佐助站起身,发现了我。在佐助的惊讶声中,父亲也回过头来,当他看到我时,一脸的错愕。他向我招了招手。我迎上去时瞄了一眼长屋的窗口,那里已经没有婆婆的身影了。父亲抱住迷茫中的我的肩膀,带着我快步离开。途中他斩钉截铁并且简洁明了地对我说:“千秋,你刚刚看到的一切,不要告诉任何人。明白吗?”我连忙点头答应。
“不过,父亲所做的事绝对没有任何不妥。因为里屋的那个,并非你真正的祖母。长屋门里住着的老婆婆,才是你的亲生祖母啊。”一瞬间,我吓得几乎要失神晕过去。可在父亲的扶持下走出几步后,心中突然又生出了一种说不清的感觉。那应该算是愉悦吧。如何表达才更清楚明白呢。总之就是那个让我觉得了不起却又感到有些可怕的父亲,突然就亲近起来了。
从那天起,我印象中的父亲,就变成了“了不起又可怕的父亲,其实是个很温柔的人”。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父亲对我的态度有任何改变,只是在我的心中,多了一份对父亲打从心底里的尊敬。父亲虽然作为罪人,最终被历史的洪流吞没,但我想借这封信,以他年迈的儿子的身份为他做一个澄清。大野次郎右卫门,是在我这六十二年的人生中,见过的最善良的人。但当时周遭的环境,不允许他是个好心肠的人。他那一身卓绝的本事和见识,也让他无法做到心软。
被时代贬为不共戴天的朝敌,被同胞唾骂为牛鬼蛇神还被斩首的人,正是我最尊敬的父亲。不论谁要如何评价都无妨。毕竟,深知大野次郎右卫门心中苦恼的,就只有我而已。父亲啊,连行路时看到道边被踩倒的花,也会用袖子遮住脸暗自神伤落泪。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说到吉村贯一郎老师和父亲的关系,如果按顺序来讲的话,就免不了要提到那位婆婆。在我去藩校念书的很久以前,吉村老师就经常,几乎可以说是每天都会去拜访那位住在我家长屋门的婆婆。
他在工作结束后,会顺道去婆婆那里,待上差不多一个钟头,然后也总是在我不知觉的情况下就离开了。要说他那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直到现在我也想不明白。也许,吉村老师是受了无法尽孝的父亲所托,也可能是眼见竹马之交的母亲生活不便,所以每日去与她话话家常吧。说不定,两种可能性都有。吉村老师也不单是做婆婆的聊天对象,他还会把织好的细卖到城下的杂货铺去,然后买回一些生活用品,总之就是尽其所能地照顾婆婆。
虽说是发小。可父亲是四百石俸禄的御组头,吉村老师不过是个二驮二人扶持的组付足轻。平日里两人之间是决不允许有任何亲密交谈的。所以我想,包括婆婆的事情在内,他俩都是利用道场练习后的时间来沟通的吧。
“抱歉啊贯一。我母亲的事,总是麻烦你。”
“说什么呢。次郎卫,你的母亲,不就是我的母亲么!”
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他们一边进行着这样的对话,一边交盏对饮时的情景。说起有关吉村老师的事,还有一个。吉村老师偶尔会带着家眷,到我家来借浴室沐浴。我没见过组里的其他同心来过,所以这也该算是竹马之情吧。我家的宅子有两处浴室。一处是走进玄关后左转,穿过走廊,在祖父母的房间更深处的上浴。那里的浴槽由上等的回桧木制成,平日里都是我们家族的人在使用。
另一处被叫作下浴的浴室是进玄关后右拐,在被叫作下居的年轻侍者们的房间旁。浴槽虽然粗劣,但十分宽敞,能同时容纳五六人入浴。这边是家臣和侍从们专用的。当然,吉村老师一家借用的,也只能是下浴。只要听说吉村老师来借浴室了,我就会偷偷地从房间里跑出去,摸到下浴去跟他们一起泡澡。这乐趣嘛,有两个。一是能和同龄的嘉一郎一起玩水。另一个就是能让老师那美得跟人偶一样的夫人,帮我洗澡。
说起来也挺不好意思的,这可是个秘密啊。真要说我的初恋,说不定就是那个被奉作南部小町的夫人哦。看我,得意忘形起来,都写了些什么啊。这一想到要是这些被妻子看到,身上的寒毛都竖起来了。对了,每次从浴室出来,有件事是必做的。我、嘉一郎,还有我的姐妹们,全都围坐在下居的暖炉边,听吉村老师教我们读书。现在想想,吉村老师似乎是用半刻的学习,当作一家人借浴室的谢礼。所以他也算是大野家的家庭教师了。
父亲离开家乡,前往江户奉公的时候,我应该才七八岁吧。吉村老师那时也随父亲一同去了。并且,他还得到了藩的推荐,得以在神田玉池的玄武馆修得了北辰一刀流。那时玄武馆旁边就是瑶池塾,道场练习的空闲时间,他也不忘去塾中勤勉学习。吉村老师身为足轻,却能那般文武双全,应该就是因为他不会放过任何一次机会,时时不忘努力的缘故吧。
吉村老师在江户奉公结束回到家乡后,被任命为藩校明义堂的助教,并同时担任藩道场的代理师范。虽说武家子弟理应文武双全。但现实中,学问优秀的人多文弱,而精于剑术的又大多是莽夫。原本武士就应当是军人与行政官的综合,所以吉村老师那样的人十分难得,更可称得上是理想中的武士。
但我记忆中的吉村老师,更像是一个穷足轻的范本。当年的饥荒,藩内的财政捉襟见肘,无法支付他薪酬,这也是造成他生活窘迫的原因之一吧。虽然俸禄的升降评定——也就是单方面的减俸或加薪,每年都如期进行。但藩中俸禄是一定的,也就是说在已经没有可以再减俸的对象之时,就不可能特别对谁加薪。虽然不想承认,但吉村老师确实也是被利用了。不过,他真是个无人能及的人物。
人在各自的环境内,只要做出相应的努力,就能给自身和周遭带来益处。况且,过去的武士社会,不管你多么努力,面前也有一道不可逾越的,名为身份的高墙。因此按常理来说,足轻只要去寺子屋这样的地方本本分分地学成,就足够了。武艺方面也是,将藩中古武道诸赏流精通,就已经很不错了。吉村老师似乎一直坚信努力就会有回报吧。他相信通过努力,就能打破身份这堵高墙,吉村贯一郎这个人,就能改变吉村家的宿命。
不论结果如何。吉村先生如此坚信,并坚持不懈地努力了。他的所作所为都是无人能及的。正因为学到了他的精神,他的学生们才能在维新后做出那么多推翻常识的大事。在他那“若是南部子弟,就是冲破岩石,也要绽放”理念的推动下,从没有人放弃过努力。而我,会在这异国的诊所里,与我的家人一起将信仰坚守到最后一刻。我竟然选择这种形式,来对抗那些不把中国人当作人看待的帝国军人或帝大出身的医生们,你是不是觉得这样的作法很傻很蠢呢。但不论被如何嘲笑。我,都是会破石而绽的南部子弟。
凡事不止步于想,而是把所想到的事写出来,这真是个不错的做法。正因如此,才让我回想起一件重要的事。——究竟为什么在明知不会得到任何回报的情况下,吉村先生仍然不懈地努力着。我父亲与吉村老师在幼年时,是并称为赤泽塾龙虎的优秀子弟。两位挚友平日里总是不忘事事切磋琢磨,共同进步。而其中一人有一天突然就变成了御高知家的继承人。对于吉村老师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难以接受了吧。
要知道,四百石俸禄的上级武士,对于上田组丁的足轻们来说,实在是高不可攀啊。加之吉村家恰恰就是大野组付三十名足轻中的一个。也就是说,一夜之间,两人由挚友变成了主从。十三岁,正是多愁善感的年纪。那时的他也许是想着要做破石绽放的樱花吧,梦想着有朝一日也许在藩政上能有与父亲再一较高下的机会。所以才会继续奋发努力啊。这样解释的话,很多事也就顺理成章了。
而后,少年吉村在机缘巧合下,进入了只有上级武士子弟才能就读的藩校。当然,只是旁听生,并非正式入学,所以连教材也是没有的。当时的教室,助教的座位背对着壁龛,他的左边是十三叠大小的细长房间,那是南部家御家门的少爷们以及御高知子弟坐的地方。稍次的三十六叠的大房间,则是一般学生学习的地方。平日里,吉村老师一大早就得去教室背后的助教宿舍打下手,他只有把走廊统统擦干净后,才有资格在一旁听课。座位嘛,自然是没有的。听说他都是端坐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听课。
我父亲时常对我说,正因为吉村的学问来之不易,所以他所教之事决不会有半点差错,一定要悉心听课。我想啊,在父亲的心里,吉村老师应该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挚友吧。可惜两人之间,却有一道无法逾越的身份鸿沟。所以不论敬意还是友情,父亲都只能将其深藏心底,不露声色。要问我为何对父亲与吉村老师的关系如此肯定?就让我来告诉你吧。那是因为,少年时代的父亲与吉村老师之间的关系,在我和吉村嘉一郎身上完全地重现了。对我而言,吉村老师的嫡男嘉一郎君,正是那个让我打从心底敬佩的,无可替代的挚友。
父亲乃子女之榜样,子女以其父为范本,这是武士家族的优良传统。正因为有着如此将一切形式一脉相传的传承,才最终形成了“家族”与“个人”的存在形式。原本在武士社会中,至少男子的教育是由父亲来承担的。因为若不这么做,“家族”就无法维系、传承下去。所以儿子总是似父亲更多。但到了明治、大正时代,为了跟上高速西洋化的社会发展形式,才出现了子女的教育理应由学校与母亲来负责的观念。
男孩子们对于自己的行动,都会事先在脑海里做出一番斟酌——“如果是父亲会怎么做?”“如果是父亲会怎么说?”如此举一反三,渐渐地,儿子们一个个都变得像自己的父亲了。在我三十岁的中期,也就是超过了我父亲享年的时期,我才第一次有了失去父亲的感觉。铃木文弥先生总爱把一句话挂在嘴上:“你活脱脱就是个次郎卫的翻版。”要真这么说,那在我看来,吉村嘉一郎君才从小就是吉村老师的翻版呢,简直一模一样。嘉一郎君在他短暂的人生中,对他那位未伴身旁的父亲,定是充满了仰慕与崇敬。
吉村老师决意脱藩那日发生的事,就像一张定格的老照片一样,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是个飘着小雪的早上,天还没亮,我在祖父突如其来的怒吼中惊醒。我从角落房间的拉门缝里偷偷望向隔壁房间,只见因身体抱恙卧床的祖父此刻坐起了身,正怒气冲天地训斥着父亲。父亲穿着手甲脚绊,垂着头在那儿拨弄着火盆,看样子是做了追出去的准备的。其实父亲被祖父责骂的情形,我早已司空见惯。只有那天,祖父的怒气不同寻常。再看看平日里总是老老实实挨骂的父亲,举动给人一种他根本就对祖父的话置若罔闻的感觉。
“他分明就是个足轻,却穿着气派的道中羽织,拿着公务用的通行证明通了关!这定是有人暗地里给他准备的!”祖父的斥责中,夹着咳嗽声。在我记忆中,自始至终父亲对于祖父的种种责难,只反驳过一句话:“吉村是作为尊皇攘夷的志士而脱藩。我又岂能见义而不为!”
“说什么尊皇攘夷!根本就是过不下去日子了才逐电的!”争论持续了很久。其实细细琢磨,就知道父亲是在撒谎,祖父的说法才是对的。不过在孩提时代的我心里,那是毫无保留地相信自己父亲的。后来,父亲就带着一群捕快模样的年轻人出门了。虽然当时事情闹得挺大,可在我记忆中,不论是跨在马上的父亲,还是那些奉命追捕的年轻众人脸上,都看不出什么紧迫感。想必在大家心里,都对追捕一个为尊皇攘夷之大志而脱藩的人一事略有微词吧。
迈出门没多远,父亲就高声地对前去送行的我说:“千秋。吉村老师是为了大义才背井离乡的。没必要去做其他的解释。万一嘉一郎在藩校受了委屈,你一定要挺身而出!若是嘉一郎执意切腹,你就跟他一起自尽了吧!你给我听好了!挚友有难,断不得袖手旁观!父亲我为了贯一,也会不惜此身。为了嘉一郎,你也要拼上自己的性命!这与什么组头和足轻无关,若是竹马之交的挚友,为彼此赴汤蹈火乃是理所当然!明白了吗!”
父亲这一席话的对象,并不单只有我,还有一墙之隔的祖父。不,不对。那一次,应该是父亲向着整个盛冈城下,朝着整个不合理的武士社会的呐喊。父亲在栗毛马的肚子上踹了一脚,消失在飘着小雪的小路上。话说回来。对于一个素未谋面的人,我到底要写到什么程度才甘心啊。我这样一个笔拙之人,却能写下如此长信,只能当作这一切,都是那个勤于动笔的父亲附在我身上所留下的了。或者说,我终于在这点上也变得似父亲了么。
一些与同为发小的樱田弥之助君共同经历的事,相信你已经从身为雄辩家的他那里听说了。就让我稍稍搁下笔,让这黄沙笼罩下的四平街的灯光,去开启那扇只属于我的记忆之门吧。不过事实上,有一些回忆是那么的鲜明,根本没必要刻意去忆起。我会尽可能准确地写下与那位挚友是在怎样的情况下道别的。而这件事,我从未对任何人提起过。那是庆应变为明治,维新第一年的冬天。也正是作为奥州列藩最后阵地的盛冈城上,扬起白旗那年的十二月。
终战的同时,父亲作为贼首被捕,遣送江户。我家的宅子也被封锁,进驻的官军不分昼夜地监视着我们。那应该是日暮时分吧。禁闭的门外,支起了作为罪人之宅标志的火撑。一位平日里许是念我家族处境,处处待我们亲切和蔼的年轻将校,在后门处唤着我的名字。那时我已经十六岁,早已元服。至于那个将校嘛,我是不太清楚的。不过虽然他身着西洋式军服,头戴狮子头,一脸彪悍,但看起来应该与我差不了几岁才是。
因为语言上略有障碍,平日里他是不多话的。那天,他突然顶着个狮子头在后门唤我的时候,也是碎碎地说了几句什么,不过我全然没有明白,只得带着疑惑下到土房,刚一走出后门,我的脚就再也挪不动了。眼前积着薄雪的后院里,赫然立着嘉一郎的身影。他一身要出远门的打扮,一手紧紧地握着他小妹的手。那一瞬间我真是吓得魂都散了啊。要知道,他们可是那个在新选组中被称作“人斩”的吉村老师的子女。官军们正红着眼到处搜寻吉村老师和家人的所在啊。而且据说嘉一郎在秋田战争中战功显赫。在官军眼里,这一对父子可是让他们恨到骨子里去的啊。
“他们是我的远亲,还请允许我们叙叙旧情。”不等回应,我便抓着嘉一郎的手臂把他拉进屋里。大概那个将校已经察觉到哪里不对了。不,毕竟按着嘉一郎的性子,或许早就在门前堂堂正正地报上自己的姓名了。但看在同为武士的情面上,他却帮着避开周围的耳目,推了嘉一郎一把,让我们“不用担心”。
侍从们也都离开了,偌大的宅子一片死寂。我领他们在下居的围炉边上坐下,嘉一郎把小妹抱在自己的膝盖上,仿佛带着怀念环视着这大野家的宅子。没多久不见,他的表情和举动都显得十分成熟,不愧是冲在秋田战线最前锋的年轻武士。我隔着围炉,坐在他的对面。嘉一郎见状连忙带着小妹正了正姿势,深深地向我低下了头。
“别管什么问候了。你知不知道这样做很危险?几条命都不够你用的!”
“实在是抱歉。”嘉一郎跟他父亲一样,都是谨言慎行且不善言辞的人。似乎是在琢磨着措辞,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挤出这么几句话:“我准备北上虾夷,到箱馆去。在此有一事想拜托大野大人。还请听我请求。”我诧异于嘉一郎的决心,可我没有开口阻止他的勇气。当然,也没有任何拦下他的理由。
“雫石的母亲虽卧病在床,但她让我要为大义而献身。小妹却并不能理解这些,只是闹着要与哥哥同行,就像这样黏着我,一步也不肯离开——喂!美津!你难道还不明白吗?”小妹闻言,抬起了挂着泪水的小脸。那是一个长得像极了她母亲的,可爱的少女。
前略
前几日的那封信,停在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地方。那晚奉天郊外的村庄遭了马贼,一时间大量的伤者被抬入了诊所。那些马贼,虽然确实是无法无天的盗贼集团。但他们与日本战国时代横行的野武士不同,意外的有着仗义心肠。只要老实交出一部分钱,他们绝不会做过于出格的事。他们中的许多人原本是村庄中的自警队,逐渐游击队化后,以收取保护费的名义勒索钱财。有件事,我也就在这里写写。其实,现在满洲实质上的统治者张作霖将军,过去就是个马贼头目。
正因为如此,他才更不能容忍马贼跋扈。那夜他接到通报,立马就派了奉天军队的一个小队前往。激战后留下的,自然就是不少的死伤者。一般发生这样的事后,他们都不会去军队的医院,而是跑到我这里来,很是让我头疼。因为伤员里不单有被不幸波及的村民,还混着一些马贼。也就是说,在中国人心里,只要战争分出了胜负,救助伤员这事是不该分敌我的。不过即便如此,把马贼送去军队的医院仍是不妥,所以才会来找我这个小镇医生。
哎,我这诊所姑且打着红十字的旗号,总不能把急诊病人拒之门外吧。所以那晚,诊所里从候诊室到走廊外面,几乎就成了血雨腥风后的战地医院了。不过,他们之所以会来找我,不单是因为上述理由。日清开战以来,军医常年工作在战场前线,所以他们对我的医术,也是十分信赖。所以我只得把未写完的信装入信封,第二天才跑着去邮寄给送了出去。毕竟万一要是被家人发现了那封信,我还不知道会被教训成什么样子呢。
“你说你这个人啊,到底是怎么想的!你看看,你看看!这都忙得不可开交了,你还有闲工夫写什么信!写就写了,竟然还是这种家丑外扬的内容,胡闹也得有个限度!哎!真是让人不省心。”——我已经可以想象出她说这些话时的情景了。还请你看在我这边情况特殊的分儿上,多多体谅。虽然这样一来,信的开头可能莫名其妙,但我还是觉得应该接着上次的话题继续写下去。
擅自省去烦琐的问候,还请见谅。
时常收到来信,却总是无法回应,失礼之处还请多包涵。
一、繁忙
二、笔拙
三、不念旧事之信条
四、家人的反对
上述四条即是一直以来如此失礼的理由。
每日门诊结束后,就是住院患者病房的巡视了。如此一轮下来,基本上已经是深夜。加之诊所这边,每夜还总会有一两名急诊上门,常常是一夜都没法合眼。这次也算是忙里偷闲,于是赶紧坐下,尽可能把我能告诉你的都写下来。我想了许多办法做了不少调整,才总算把刚刚提到的理由中的三项解决。不过剩下的一项——也就是家人方面的工作,我实在无法做通。所以你在看过这封回信后,不需要再回复,即使有什么疑问,也请不要再写信来了。还请理解。
毕竟说到家人,虽然只有我那做护士的妻子,可她同时也负责诊所的事务工作,所有的信件在到达我这里之前都会经过她的手。另外,借我家人对我的评价来说的话,那就是——“你不用去考虑其他的问题,只要专心为人治病疗伤就是。毕竟你也就这点长处了。”当真是句句在理啊。在一起生活了四十多年,她已经比我自己更了解我这个人了。事实上我确实就是一个除了把脉问诊以外,没有其他优点的小镇医生。
上面提到的那些,虽然只是我单方面的决定,但希望你能够体谅。要是一不小心触到了家人的逆鳞,这所自日俄战争以来,就存在于奉天市【1】四平街的奉天大野医院,就只有关门大吉了。这些日子,满洲“著名”的蒙古风肆虐,整个奉天的空气中都弥漫着黄沙。虽然我是无数次地对那些患者强调过要保持室内湿度,要勤漱口。不过貌似对满洲人来说,这些不过是时令标志一样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日本人倒是有点婆婆妈妈了。
举目望出去,被黄沙笼罩的四平街上,来往行人和驮货的驴马板车,都像盖着一层朦胧的纱帐。昏黄的路灯下,一切都是突然出现又随即消失在黑暗中,就像在看走马灯一样,别说,还真有些许浪漫的情调。我,大野千秋,今年六十三。我妻子则是五十有五。我准备和最爱的妻子一起,在这满洲大地上倾尽余生。没想到你会突然写信来询问吉村贯一郎老师的事情,着实让我大吃一惊。我还在怀疑是不是谁想作弄我,或者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阴谋。没错,我几乎是被吓蒙了。
不过不管我怎么琢磨,也不觉得他的事迹有值得考察的必要。也不可能成得了小说、评书或是戏剧的素材吧。再说了,这明治维新后都过了五十年,突然蹦出他的名字,我更多的是觉得好奇吧。再借我家人的话来说——“这一定是那些怨恨你的萨长军阀的阴谋!绝对没错!”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她不让我去回应这封信。不过我家人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我就跟你简单地解释一下吧。
我想你也应该调查过了,我父亲曾经是旧南部盛冈藩的重臣,名叫大野次郎右卫门。我是大野家的嫡男。于嘉永六年,也就是西历的1853年出生在盛冈。也就是说,明治维新那年,我十六岁,而我父亲应该就是三十五岁。戊辰之战中,南部藩被当作朝敌,父亲作为贼将被捕,于明治二年冬天被斩首。同年,我离开盛冈上京,就是因为当时的故乡已经没有我的容身之地了。
旧藩士们对我父亲,可以说是恨之入骨吧。正是因为他怂恿了家老栖山佐渡大人,才导致了那般严重的后果。所以哪怕父亲已经被斩首,但他身上所承载的怨恨,却丝毫没有减少。父亲死后,母亲和年幼的妹妹们就去投奔了花卷的亲眷,而我则孤身前往东京。你信中提到的樱庭弥之助君,是我竹马之交,他是在我上京两年后才离开家乡的。
提起明治初期的东京啊,那完全就是萨长出身的官员的天下,所以像我们这样背景的人,日子着实不太好过。比如找住处的时候,对方只要一听到来人是会津或者南部出身,是不会给什么好脸色的。毕竟那可是与天子作对的朝敌啊,当然,其中少不了新政府在政治上的过分渲染,不过不管原因是什么,走到哪儿都会遭受白眼这点,是无法否认的。
幸亏父亲在东京还有几个可以托付的知己,那还都是他在担任大阪藏屋敷工作时结交的。我自然是不认识他们的,不过父亲在生前就做好了准备,写下一些书信交付与我。父亲与我不同,是个勤笔、精书的人。虽然我没看过信上到底写了些什么,不过想来也就类似犬子就拜托你了一类的吧。不论是谁,都是清楚这其中就里的。可正是因为如此的背景,那些收到书信的人,内心里其实都不想与我扯上关系才是。
他们之中,有不知所在的,有断然拒绝的,也有已经不在人世的。札差商人【1】、旧大藩的勘定方、船运商……几乎都是一些与父亲在利益上有往来的人。所以,在当时事态尚处混沌的局势下,得知来人是贼军头领的嫡男时,谁都会选择踌躇观望,明哲保身吧。
不管其他人如何评价,我父亲是个循规蹈矩、严谨细致的人,也是个典型的南部武士。只要是他经手的工作,绝对合理又高效,按现在的政府或企业的标准来说,就是个“能干的精英”。
他是被囚禁在盛冈的寺庙里时,写下的请求信。因为无法与收信人沟通,只能写上自己单方面的请求,于是为了保险,他一共写了五封。又照成功的可能性高低编上了号。首先我要去拜访的就该是“壹”这封信上所提到的人(第一位是旧越前松平藩的勘定方,不过已经去世),只要对方表示能够接纳我,那么余下的四封信就可以销毁了。若是行不通,那么就接着再找第二位、第三位。从他这个方法可以看出,父亲这个人十分重视结果,在当时的武士中算是少有的合理主义了吧。
第二位是一个藏前得力的札差,不过人家根本就不愿见我。第三位是德川御三卿一桥家的家臣。但据说已经搬到了骏河台猿乐町的宅子去了,也是寻不到的。到这地步,我也是急了。父亲所编的顺序,应当是按照往来的亲密程度,以及对方的性格等因素考虑出来的。越到后面,被接受的可能性就越低。就算人家答应了,也算是强人所难吧。第四位是位于本所深川的一家叫凑屋的船运商老板(之所以特意把实名给写出来,是因为直到现在,我对这个人物依旧心存着深重的怨恨)。
其实那个时候,我身上所带的盘缠也几乎见了底。我就这样漫无目的地在东京的街头游荡,身心都已疲惫不堪。一个从来没出过盛冈的青年,在东京彷徨着。背负着朝敌的污名,带着的几乎可以说是遗书的请求书也一封封成了废纸。你可以试着想象一下那种感觉。凑屋是一家经营着纪州藩和伊达藩买卖的大商铺。同样是大商人,第二位的那个札差,也许是因为工作立场上的问题,看来事业发展并不顺利,所以不愿意见我,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凑屋不同。不知道是顺利地搭上新政府的买卖了,还是因为船运本身的优势所致,即使时代已变,仍可以看出它事业的蓬勃劲头。当时我就想啊,要是再不抓住这个机会,我就再也没有希望了,所以整个人也变得畏缩起来。我被带到了里屋,在凑屋主人看着我父亲的留书时,我一直低着头。那时是明治二年。我还留着发髻,带着刀,而凑屋的主人也俨然还是江户富商的模样。也就是说,虽说当时已算是个浪人了,但堂堂的武士,却要求助于商人以保证自己能够在东京落脚,我也是进退维谷啊。
看完留书后,那个老板是这么说的:“哎呀呀,这可真是让人为难呢。过去咱能赚上大钱,确实没少了你父亲从中斡旋。话虽如此吧,反抗天子可不是明智之举啊。再说了,大野大人那是作为贼首被斩首的。那是因为他犯了连切腹都不被允许的大罪哦。话虽不好听,不过对咱们这些人来说,也是阿弥陀佛啊。”因为对一些江户的行话黑话尚不了解,当时我也是琢磨了半天他话中的因果。现在想想,那还真是相当过分的拒绝说辞啊。
“总而言之,这事情就到此打住吧。”说着,像是事先就准备好了的一样,老板抽出了太政官札【3】。
“我可不是来威胁你要钱的!罢了!”我起身将太政官札踩在脚下,然后离开了房间。既然会说我是来讹诈的,那一定就是收了萨长政府的好处。之后我怎么样了呢?当时那是一肚子的闷气和由头至脚的绝望,只觉得眼前是一抹黑啊。在受到如此侮辱的情况下,我也没有丝毫动作,那腰间的刀,不就成了摆设么。于是我在小川町的道具屋卖掉了自己的刀和胁差,然后用那笔钱,去了理发店,削掉了发髻。这一切,我记得都是在当天完成的。
我很尊敬我的父亲。他的遗言,我会铭记在心:“寻仇抱怨并非武士的骄傲。愤怒就该咬紧牙关忍下来。不管是怎样不合理的事,只要忍住吞进肚子里,就都会化作自己的力量。听好了,千秋。你若当自己是南部的武士,那么就要让所有的愤怒都化作自己的养分!性命这东西,不是让你平白无故就去断送的。可真正需要的时候,就绝不能犹豫!能让你献出性命的,只有两件事。一件,就是为人民而死,另一件,则是为大义而亡!听明白了吗!”
我在心中反复念着父亲的遗言,暗自下了决心,所以我变卖了作为武士之魂的佩刀,削掉了发髻。因为,我明白那还不是我命该绝的时机。要是换了父亲与我处在同样的立场上,我相信合理主义的他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为民而死!为大义而亡!这个四平街上的诊所,就是我的基地。我坚信,这里就是父亲遗志中所描绘的那个,属于武士的埋骨之地。
第二天傍晚,我带着第五封信——也就是最后一封,找到了信上提到的那个人。身无佩刀又没了发髻的我,看起来就像个流浪汉一样吧。我独自离开盛冈以来,已经过了一个月。从下谷的广小路往上野的山脚下走去,道路两侧是绵延的御徒士长屋。原本幕府的御徒士,就属于那种无力养食客的阶级,从这些长屋的状况来看,如今应当过得是更加萧瑟了吧。我一路问到了幡随院的背后,那一带挤满了看起来就十分贫窘的长屋。
适时正值黄昏,周遭蔓延着腐臭,空气浑浊不堪。看到这样的景象,我几乎完全绝望了。就算我见到收信人,情况也不会有任何变化。我琢磨着还是放弃比较好。你知道为什么第四位会是有财有势的大商贾吗?那应该是父亲考虑到,虽然也许无法信任,但至少在金钱上有足够的富余。不过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这住在充满腐臭味的长屋里的第五人,到底是个什么来历?信封上写着“江户下谷山崎町二丁目铃木文弥先生”。
我战战兢兢地走进了这阴森的长屋深处,其间向一个带着孩子,看来无害的女子询问了“铃木文弥”的住处。那女子听我这么一问,一咧嘴,露出门牙回笑着答道:“阿文的话,就在从这儿数过去的第三间。要不是什么急病的话,最好别去找他,那可是个二流医生。”于是我当时就想,也没必要把信交给他了,权当去拜访一下也就足够了吧。当我走到长屋时,我看到了那个传言中的“二流医生”,正穿着浴衣喝着酒。要知道,那时候还是春天。
“哦哦?次郎卫大人的儿子吗?可真是吓我一跳啊。”一口的南部口音,真是让人怀念。那悠闲的举止,看起来人畜无害的敦厚五官,绝对是南部人没错了。在他的盛情劝饮下,还不熟悉酒味的我仍接过酒杯喝了几口。我将父亲的遭遇告诉了他。听着听着,那个医生放下手中的酒盏,整理了浴衣的前襟,端端正正地坐了起来。
“那些事,我可真的一点儿也没听说。这真不是该喝着酒谈论的话题啊。”他将双手抱在胸前,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用浴衣的袖摆抹了抹眼睛,问道:“对了,你来江户后都在做些什么啊?”于是我老实交代了自己无处可去的事实。不过我并不想给这位穷医生添什么麻烦,所以始终没有拿出父亲的信。
“那就别去住什么小客栈了,在你找到固定的住处前,就先在我这儿住下吧。可能对御高知家的少爷来说,这环境是挺让人难受的。不过我好歹也是个懂得西洋医学的医生,一日三顿倒不用愁。我要不这么做,可就没脸去下面见次郎卫大人了啊。过去真的是给他添了不少麻烦,我也没办法再报答他了。我说啊,你就住下吧。”没想到倒是医生先向我低头,恳请我留下来。那是我与恩师——铃木文弥老师第一次见面。
铃木文弥老师本家曾是百石级别的御徒头。他是天保二年的兔年出生的。所以比父亲和吉村贯一郎老师年长三岁。我们初见的时候,他应该还没到四十岁,但那时的他看起来已经十分苍老,活脱就像个五十多岁的老头。不过,印象中似乎一直到前些日子他满八十为止,那张脸都没有太大的改变。
身为次子的铃木老师,是在家吃白饭的立场。不过他在藩校的成绩似乎相当优异,所以后来被特别准许在江户长期游学,并进入了当时位于神田佐久间町向柳原的幕府医学馆,主修西洋医术。后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被送到长崎学习,数年后回到江户,就在幸桥门内潮见坂下的南部屋敷做御典医,算是相当不错的工作了。可偏偏他年轻时代被压抑的那种游手好闲的德行又复苏了,没少让江户的高官们头疼,最后他选择了逐电。
藏身到平民之中,他过上了悠闲自在的生活。没过多久遇上维新,于是他也就名正言顺地成了城里医生。老师之所以对父亲感恩戴德,是因为在他放荡无赖的时候,总是父亲站出来维护他,甚至帮他偿还赌资。我父亲那个人啊,别看他一脸严肃,其实十分爱照顾人。我要先澄清一下。铃木老师可是个货真价实的名医。我第一次去时问路的那个女子,不是说他是“二流医生”么。后来我才知道那不过是个东京风格的玩笑,戏谑的词语更能体现与对方的熟识。
要知道,在贫穷的长屋住民眼里,铃木老师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大家景仰他,爱戴他。可他却不以此自夸。他,确确实实是个绝世的名医。他不爱患者们叫他“先生”,所以他们只能叫他“阿文”。在药品处方方面,不管西药还是中药,他是样样精通的内科医生;而只要拿起手术刀,他就能变身成做得一手好手术的外科医生。他也是一个总活在怨言与牢骚中,却绝不会放弃原则的典型的南部武士。
看到你的来信时,家里人曾怀疑“是不是萨长的阴谋”。不过由于我有这样一段背景,他们会那么想也不为过。戊辰之战中,最初加入奥羽越列藩同盟,与新政府对抗的有三十多个藩的势力。随着战局的变化,多数藩都脱离了同盟,投向了新政府军。所以同盟诸藩中,不只有没背上朝敌污名的,还有不少的藩因为在倒戈后立下战功,后来就没受任何处罚。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以什么来判断属不属于朝敌呢?如作为京都守护职弹压了长州藩的会津,烧毁了江户萨摩藩邸的庄内藩,作为急先锋与新政府军激战的长冈藩、二本松藩,还有那些谨守盟约,与这些藩共同战斗到最后的几个藩,就被认定为朝敌。像我们盛冈南部藩,因为攻打了脱离同盟的秋田,又与津轻开过战,直到会津陷落都一直严守盟约。所以自然逃不过那顶帽子。
战后,我们都被打上了朝敌的烙印,没少遭白眼,走到哪儿都被差别对待。特别是明治初期,在教育现场对于我们的差别待遇更是露骨。我们心里明白,只有卧薪尝胆咬牙忍耐,以旁人数倍的努力,取得能让所有人折服的好成绩,我们这样的“反贼”子弟才有出人头地的希望。你先前拜访过的樱庭弥之助君、政友会的原敬总裁、活跃在农政教育领域的新渡户稻造博士等人物,都是靠着不懈的努力与忍耐,才有今天的成绩与地位。
有一家报社,在评价原总裁的为人时,说他有“南部不服输之精神”,但在我们看来事实远没有那么轻松。我们在任何不合理的事物面前,都选择忍气吞声,让所有的愤怒都化作自己的养分。每一个人做出的努力,都不是三言两语能够道得尽的。说不定其他人的父亲也跟我家一样,对自己的孩子说了那样一席话吧。在那场战斗中幸存下来,却被扣上反贼污名的南部子弟们,都深知自己该为何而献身——通过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生命的价值,之后再为民而死、为大义而亡。骄傲的南部武士,是不会愿意安逸地死在榻榻米上的。
早在明治元年九月二十四日,也就是南部投降那天,我们就已经做好随时切腹的心理准备了。以后的几年,我做了铃木文弥老师的助手,接受了医术上的指导,然后被允许进入本乡元町的济生学舍深造。在当时,要想成为医生,除了从大学医学部毕业以外,还有直接参加医术开业考试这条路。济生学舍就是为参加考试的人设立的一所医学校。
这所私立学校,在不到三十年间,就向社会输送了近一万名医师,几乎可以说是明治时期开业的医生中的主要势力了。与帝大医学部毕业的那些高阶级的医生不同,济生学舍向明治社会贡献出的,是近万名平民城镇医生。济生学舍的学生,多数都是现役医生手下的年轻书生,其中有不少都是背着朝敌污名的旧藩子弟。你听说过长谷川泰老师吗?他是济生学舍的创始人。老师的故乡,是与会津一起被视为头号朝敌的越后长冈藩。北越战争中,他曾任长冈藩的藩医随军而行。
虽然对于明治新政府来说,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医生力量是当务之急,不过另一方面,在被帝大学阀掌控的医学界中,济生学舍的毕业生们却又受着十分严重的歧视。所以,才会出现诸如野口英世君那样的,没有作为医学研究人员活跃的机会,为求功名只得远赴美国的例子。因为他也是会津藩出身的“朝敌”啊。而明治三十六年,我的母校济生学舍突然闭校了。随着专门学校令的出炉,校方也及时向上面提出了升级为大学的申请,不知为何却没有得到批准。
想来对于政府和医学界来说,既然学舍已经向社会输送了万名城镇医生,就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吧。你可以想象一下,我和同窗们在知道此事时,心中的那种愤怒。那个时期,下谷的铃木医院也发展成了一家拥有三十张床位的诊所了。可是,由于我们的患者大多是拿不出诊疗费用的穷人,所以日子也过得不算轻松。
在患者们眼里,铃木老师还是那个“阿文”。而我,不知道是因为个子小还是名字叫“千秋”的缘故,大家都爱叫我“小千”。对了,就连常年作为护士伴我左右的家人,现在也还是唤我作“小千”呢。这些年来,铃木先生与我所受的差别待遇,我的家人通通看在眼里。比起我们这些因为要医治穷人们的伤病而全然无暇他顾的医生来说,她更能冷静地注视我们的难处。
所以啊,在看到你寄来的信时,她脱口而出的“这一定是萨长军阀的阴谋”,是真心就那么想的,不带半点玩笑。明治二十七年日清战争时,我被征为军医,随军出征。那年我四十二岁。不,说是被征入伍,似乎也不太贴切。毕竟于我而言,也不愿将受伤兵士们的生死,交给那些临床经验少得可怜的帝大或军医学校出身的医生。其实,我还有一个无法说出口的理由。那就是,我想作为一个“官军”的军医,随军出征。
那时候下谷的铃木医院方面,已经有济生学舍的师弟们在工作了。而我手上的资金还不够我独立开业,所以从各个角度来看,接受军队的邀请入伍,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出征前,铃木老师在举杯为我践行时曾对我说:“小千啊。这些年,都怨我没出息,才让你过得这么辛苦哦。”然后,身穿染着血污的白大褂,一脸苍老疲惫的老师对我低下了头,“不过,我希望小千你能明白。应征入伍的军队里,可都是百姓家的次男、三男们,不仅我们,清国的军队也是如此。所以你一定要用你的力量,尽可能地去挽救他们的生命啊。”
抬起头来的老师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但我从那张笑脸上,仿佛看到了寒冬中一片荒凉的南部大地。那一刻,我又想起了饥荒之年,那些只能默默等死的百姓,还有体谅领民辛劳的,正直的南部武士们。我们用几乎已快被遗忘的南部口音交谈,眼泪和着醉意夺眶而出。铃木老师的模样,仿佛一下子变成了济生学舍的长谷川老师,最终又与父亲的样子重合起来。然后,那位沉睡在我记忆深处的恩师的音容,也在我眼帘中渐渐清晰。
在辛夷花绽放的初春,那个人带着我们这些藩校子弟登上了东面的岩山。然后在能将城下一览无遗的山顶上,他这么对我们说——
(你们听好了!南部盛冈,距离江户一百四十里,位于奥州街道最北端,与富饶的西日本大不相同。身在这片土地的你们,要想与西日本的孩子们一样在世间立足,守护南部盛冈,绝不会是易事。可盛冈的樱花,是能劈开石头生长、绽放的;而盛冈的辛夷花,也能迎着北风盛开。不要痴想着能悠闲地去等待春天的到来,若是南部的武士,就是冲破困难与苦痛的岩石,也要绽开!若是南部的子弟,就不要输给寒冬,迎着北风怒放吧!你们要在春天来临之前,抢在世间的其他人之前,开出不输给任何人的花!)
现在想来,维新之战后,受到各种不公待遇的南部人,不就是像破开石头绽放的樱花一样么。铃木老师像对孩子一样,摸了摸我的头。这么些年,我都过来了。那么接下来的日子,我也应该能继续努力下去。打起精神,不到自己倒下,不到粉身碎骨之日绝不能倦怠。当时的我,觉得那就是自己为民而死,为大义而亡的时刻了。
“铃木老师。我这是被大家牵动了啊。原君和樱庭君那样的南部子弟们,他们像破石而开的樱花一样的努力,推了我一把。就算我们一辈子被当作朝敌或是反贼也没关系。因为这一次,我们要为天下苍生、为大义而绽放。”听到我打破沉默的这句话,铃木老师脸上终于露出满足的笑容。方才我家人突然为我端来了红茶,我一时慌了神。不过幸好她似乎并没有发现我面前的书信上写着你的名字。
接下来的事情我想下次再继续,不过万一,如果我这边的联系突然中断,那应当就是被家人发现而受到责难了。我经历过日清战争、北清事变、日俄战争。然后留在了曾是战场的奉天,开了一家诊所。有我这样不省心的丈夫,我家人也着实不容易,所以还希望你能体谅她的心情。
明治七年的夏天,由铃木文弥老师做媒,我们结为了夫妻。那时候我二十,妻子十四岁。我们有过三个孩子。可长男不幸夭折;次男在济生学舍学成后,进入了东京的医院工作;小女儿从御茶水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做了老师。虽然晚了点,不过去年终于和同为老师的人结婚了。年长的媳妇加上双方都有工作,在大正年代,那可是理想的家庭形式。虽然我们对孩子们说过“就当父母都不在人世了吧!”可一些佃煮、梅干,还有年糕和大米一类的东西,却总是隔三差五漂洋过海寄到“不在人世的父母”手里。
你看看我,原本说要写关于吉村贯一郎老师的事,结果竟然花这么多篇幅说起自己来了。不过,若不先把我的人生梳理一遍,我总觉得吉村老师的事开不了头。所以也算是循序渐进吧。我会把想到的事先做一下整理,然后分作几次书信给你的。我希望你也能通过这些信件,了解到我与吉村老师之间的羁绊。
吉村老师离开的时候,我才十岁。也许在你看来应该不会是什么复杂的事儿吧,不过即使是他走后,冥冥之中我们却还有着各种牵连,而这些,都不是一两句话就能交代得完的。哎哟哟,家人又在走廊上唤我了:“老头子,你也该早些歇息了吧,不然身体怎么吃得消。快睡去!快睡去!”不论多少岁,她都是那么可爱。
她个子比我还高,也比我结实。这么多年了,我从没见她消沉过,她那张总是带着微笑的脸,让我几乎要以为是她本来的表情了。不过嘛——她有一个秘密。我们结婚以来,她只要不是在我怀里,就绝对睡不好觉,真是个爱撒娇的女人。附近的中国人,都称呼她“光太太”,还把她当作母亲一般仰慕、尊敬。夜也深了。过几天我还会再寄信给你的。那么,今天就写到这儿吧。
草草不恭
大正四年五月吉日
于奉天市四平街
大野千秋
前略
这些日子,奉天流行着一种相当棘手的感冒,所以一直腾不出手来写信,还望谅解。满洲的春季较短,如今到处都已经有了初夏的味道。不巧的是今年的黄沙十分厉害,在从遥远戈壁吹来的蒙古风消停之前,这麻烦的流行感冒想是暂时也没个完了。住院的都是一些支气管炎或者肺炎并发的重症患者,诊所的床位早就人满为患。我们不得不在住家的火炕上也铺上草席,当作临时的病房。
谢天谢地的是,昨天在张作霖将军的特别关照下,大连方面送来了不少医药品。像我们这样类似野战医院的诊所,也总算得到了片刻喘息。其中有一部分来自德军,看样子应该是战利品的药物中有退烧药,我立即就将这些投入到了治疗中,效果十分显著。我把样品附上简单的书信,寄给了在东京医院工作的儿子。这下才想起了还得给你写信的事儿。幸运的是,家人今天已经因为疲劳早早地睡下了。
那么,让我把我所知道的,一切关于我父亲大野次郎右卫门和吉村贯一郎老师的事,都一一告诉你吧。他们俩都是天保五年那个马年,也就是西历1834年出生的。现在想想,两位父亲同龄不说,彼此的嫡男也同是出生在嘉永六年。这也能感受到我们两家之间不浅的缘分了吧。父亲原本并非祖父的嫡子,而是所谓的“庶子”。
大野家是自藩祖南部信直公时代就存在的古老家系,俸禄也有四百石之多,可即便如此,照规矩也是不能公然纳妾的。因为藩中有“不能任意纳妾”的条款,加之祖父膝下已有嫡男,所以“庶子”的存在,是不能公开的。因此父亲的幼少时代是在盛冈城下的与力小路度过的。一般来说,盛冈城下取名叫某某小路的地方,属于上级武士的居住区,而某组丁则是足轻同心们生活的街道。
至于祖父为何要将自己的妾和庶子安置在与力小路,我是无从知晓了。也许是他的妾——也就是我祖母,本来就是有一定地位的上级武士家的女儿,也可能是为了体面,或者根本只是偶然为之,不管答案是哪一个,都已经是八十多年前的事了,现在再去纠结,似乎也没有意义。吉村贯一郎老师生活的上田组丁,跟与力小路近在咫尺。两人是同在一个叫赤泽塾的寺子屋学习的竹马之交。
我听说父亲是在十三岁那年被接回大野家的,推算起来,应该是弘化三年吧。当时身为嫡男的伯父突发疾病而亡,比起入赘的女婿,自然是让庶子来继承更加妥当。当时,御谱代世袭家族的嫡男,元服后就必须作为御近习进入城中修习,等过了二十岁,就能接替父亲的工作了。大野家突然失去一位十九岁的继承人,家中的混乱是不可言喻的。而一夜之间,我的父亲从见不得光的孩子,摇身一变成了四百石俸禄家的少爷,心中的迷茫也是难以道尽的吧。
父亲不是个会把牢骚挂在嘴上的人,有些事还是后来从他身边的人那里听来的。据说祖父对父亲的教育十分严厉,有时与父亲非亲的祖母与伯母也会责难他。父亲给人的那些与真实性格相反,冷酷无情的印象,想必都是少年时代的辛劳所致吧。记忆中,在我小时候,父亲就没少受祖父母的责骂,有时候甚至就像吹毛求疵一般。不过对我这个长孙,祖父母那是疼爱有加。想是在他们心里,作为庶子的父亲不过只是为了大野家不至于绝后,而暂时定下的当主,真正的继承人只有身为嫡子的我吧。
也就是因为那样的成长环境,父亲不论在行为举止和措辞,还是在工作上,都力求完美,容不得一点瑕疵。他这样的人格,在周遭的人看来,想必十分可靠吧。但相对的,也加重了毫无人情味的冷酷印象。维新后,藩中的人会一改先前毫无条件的信赖,对他恨之入骨,也是他那样的性格所致。不过为了死去父亲的名誉,我还是必须声明一下。父亲他绝对不是冷漠无情的人。他是一个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好人。比如,在我的记忆中,有这样一些场景:
每日清晨,父亲在整理好行头后,都会先去隐居在内屋的祖父母那儿做登城前的问候,再从走廊回到玄关。在走廊的转角处,他会一瞬间停下脚步,呈直角地转弯前进。当他走到玄关的敷台,从母亲手中接过佩刀后,还会让母亲为他检查着装是否得体。先是正面,再是转九十度的侧面,最后是背面。
“一切妥当了。”只要母亲说出这句话,父亲就会点头示意。他在穿木屐前,必定会先用手将木屐带拉紧确认的身影,至今也清晰地留在我的脑海里。用手指将袴的褶皱一一理顺,抓住羽织的袖口向两侧拉扯开。这才把长短两柄佩刀插入腰带,威风凛凛地走下敷台,出门而去。父亲身高四尺八寸五分,足袋的尺码是九文三分【4】,在当时的武士中,算是个头挺小的了。但他深知如何通过姿势与行动让自己看起来高大。每天,他从一睁眼到走出玄关为止,那严肃的神情,就像捕猎中的老鹰一般。
父亲的身边,总带着一个叫佐助的中间侍者。每当看到父亲准备好,他就会从一边的马厩中走出来,接过装着必要用具的包袱。行李多的时候,还会麻利地扛起挟箱,跟在父亲身后。父亲的登城,在孩提时代的我眼里,是一种庄严的仪式。当然,平日里我也会坐在母亲身旁,目送父亲出门。可有一次,也忘了是什么原因,我跟在佐助后面,一直走到了门外。想是在父亲迈出步子的那一瞬间,母亲听到了有谁在唤她,所以转身走下了玄关吧。而我,则趁机跟在中间侍者身后,想着能好好见识一下父亲那威风堂堂的身姿。
跟在他们身后的我,悄悄地躲在门口张望,然而那时跃入我视线的,是让我始料不及的景象。面向小路的正门,是一座气派的长屋门,右边是中间侍者们生活的地方,而左面,则住着一个被叫作“婆婆”的,身份不明的老太婆。那个婆婆,除了如厕和夜深人静在黑暗中沐浴的时候,几乎从未见她从长屋里走出来过。每日只是坐在织布机前自顾自地织布,浑身都是谜团。出了大门后,佐助会跑到父亲前面去,一直走到小路的另一头,然后扛着挟箱,蹲在那里。
而父亲,则探身望向屋内,然后说了一句什么。没错,他应该是唤了一声“母亲”。而后,就看到婆婆那满是皱纹的手紧紧地握上了窗格子。“你一切可安好?若有任何需要,都请告诉我。”那婆婆似乎是说不需要,然后像在赶人一样,摆了摆手。
“对了,母亲。请你尝尝这个,这是正值时节的茱萸果。”眼前的种种,让躲在柱子后面窥视的我陷入了混乱。
“都是因为我,才让你过得如此不便。还请你,请你原谅我。那,我先出门了……”父亲退后半步,又深深地鞠了一躬,他原本就不算高大的身躯,那一刻看起来仿佛又小了一圈。而我,还是第一次看到那样的父亲。
“慢走,要多注意身体啊。”这一次,我分明地听到了婆婆的声音。父亲长长一鞠后,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转身准备离开。这时,小路一头的佐助站起身,发现了我。在佐助的惊讶声中,父亲也回过头来,当他看到我时,一脸的错愕。他向我招了招手。我迎上去时瞄了一眼长屋的窗口,那里已经没有婆婆的身影了。父亲抱住迷茫中的我的肩膀,带着我快步离开。途中他斩钉截铁并且简洁明了地对我说:“千秋,你刚刚看到的一切,不要告诉任何人。明白吗?”我连忙点头答应。
“不过,父亲所做的事绝对没有任何不妥。因为里屋的那个,并非你真正的祖母。长屋门里住着的老婆婆,才是你的亲生祖母啊。”一瞬间,我吓得几乎要失神晕过去。可在父亲的扶持下走出几步后,心中突然又生出了一种说不清的感觉。那应该算是愉悦吧。如何表达才更清楚明白呢。总之就是那个让我觉得了不起却又感到有些可怕的父亲,突然就亲近起来了。
从那天起,我印象中的父亲,就变成了“了不起又可怕的父亲,其实是个很温柔的人”。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父亲对我的态度有任何改变,只是在我的心中,多了一份对父亲打从心底里的尊敬。父亲虽然作为罪人,最终被历史的洪流吞没,但我想借这封信,以他年迈的儿子的身份为他做一个澄清。大野次郎右卫门,是在我这六十二年的人生中,见过的最善良的人。但当时周遭的环境,不允许他是个好心肠的人。他那一身卓绝的本事和见识,也让他无法做到心软。
被时代贬为不共戴天的朝敌,被同胞唾骂为牛鬼蛇神还被斩首的人,正是我最尊敬的父亲。不论谁要如何评价都无妨。毕竟,深知大野次郎右卫门心中苦恼的,就只有我而已。父亲啊,连行路时看到道边被踩倒的花,也会用袖子遮住脸暗自神伤落泪。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说到吉村贯一郎老师和父亲的关系,如果按顺序来讲的话,就免不了要提到那位婆婆。在我去藩校念书的很久以前,吉村老师就经常,几乎可以说是每天都会去拜访那位住在我家长屋门的婆婆。
他在工作结束后,会顺道去婆婆那里,待上差不多一个钟头,然后也总是在我不知觉的情况下就离开了。要说他那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直到现在我也想不明白。也许,吉村老师是受了无法尽孝的父亲所托,也可能是眼见竹马之交的母亲生活不便,所以每日去与她话话家常吧。说不定,两种可能性都有。吉村老师也不单是做婆婆的聊天对象,他还会把织好的细卖到城下的杂货铺去,然后买回一些生活用品,总之就是尽其所能地照顾婆婆。
虽说是发小。可父亲是四百石俸禄的御组头,吉村老师不过是个二驮二人扶持的组付足轻。平日里两人之间是决不允许有任何亲密交谈的。所以我想,包括婆婆的事情在内,他俩都是利用道场练习后的时间来沟通的吧。
“抱歉啊贯一。我母亲的事,总是麻烦你。”
“说什么呢。次郎卫,你的母亲,不就是我的母亲么!”
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他们一边进行着这样的对话,一边交盏对饮时的情景。说起有关吉村老师的事,还有一个。吉村老师偶尔会带着家眷,到我家来借浴室沐浴。我没见过组里的其他同心来过,所以这也该算是竹马之情吧。我家的宅子有两处浴室。一处是走进玄关后左转,穿过走廊,在祖父母的房间更深处的上浴。那里的浴槽由上等的回桧木制成,平日里都是我们家族的人在使用。
另一处被叫作下浴的浴室是进玄关后右拐,在被叫作下居的年轻侍者们的房间旁。浴槽虽然粗劣,但十分宽敞,能同时容纳五六人入浴。这边是家臣和侍从们专用的。当然,吉村老师一家借用的,也只能是下浴。只要听说吉村老师来借浴室了,我就会偷偷地从房间里跑出去,摸到下浴去跟他们一起泡澡。这乐趣嘛,有两个。一是能和同龄的嘉一郎一起玩水。另一个就是能让老师那美得跟人偶一样的夫人,帮我洗澡。
说起来也挺不好意思的,这可是个秘密啊。真要说我的初恋,说不定就是那个被奉作南部小町的夫人哦。看我,得意忘形起来,都写了些什么啊。这一想到要是这些被妻子看到,身上的寒毛都竖起来了。对了,每次从浴室出来,有件事是必做的。我、嘉一郎,还有我的姐妹们,全都围坐在下居的暖炉边,听吉村老师教我们读书。现在想想,吉村老师似乎是用半刻的学习,当作一家人借浴室的谢礼。所以他也算是大野家的家庭教师了。
父亲离开家乡,前往江户奉公的时候,我应该才七八岁吧。吉村老师那时也随父亲一同去了。并且,他还得到了藩的推荐,得以在神田玉池的玄武馆修得了北辰一刀流。那时玄武馆旁边就是瑶池塾,道场练习的空闲时间,他也不忘去塾中勤勉学习。吉村老师身为足轻,却能那般文武双全,应该就是因为他不会放过任何一次机会,时时不忘努力的缘故吧。
吉村老师在江户奉公结束回到家乡后,被任命为藩校明义堂的助教,并同时担任藩道场的代理师范。虽说武家子弟理应文武双全。但现实中,学问优秀的人多文弱,而精于剑术的又大多是莽夫。原本武士就应当是军人与行政官的综合,所以吉村老师那样的人十分难得,更可称得上是理想中的武士。
但我记忆中的吉村老师,更像是一个穷足轻的范本。当年的饥荒,藩内的财政捉襟见肘,无法支付他薪酬,这也是造成他生活窘迫的原因之一吧。虽然俸禄的升降评定——也就是单方面的减俸或加薪,每年都如期进行。但藩中俸禄是一定的,也就是说在已经没有可以再减俸的对象之时,就不可能特别对谁加薪。虽然不想承认,但吉村老师确实也是被利用了。不过,他真是个无人能及的人物。
人在各自的环境内,只要做出相应的努力,就能给自身和周遭带来益处。况且,过去的武士社会,不管你多么努力,面前也有一道不可逾越的,名为身份的高墙。因此按常理来说,足轻只要去寺子屋这样的地方本本分分地学成,就足够了。武艺方面也是,将藩中古武道诸赏流精通,就已经很不错了。吉村老师似乎一直坚信努力就会有回报吧。他相信通过努力,就能打破身份这堵高墙,吉村贯一郎这个人,就能改变吉村家的宿命。
不论结果如何。吉村先生如此坚信,并坚持不懈地努力了。他的所作所为都是无人能及的。正因为学到了他的精神,他的学生们才能在维新后做出那么多推翻常识的大事。在他那“若是南部子弟,就是冲破岩石,也要绽放”理念的推动下,从没有人放弃过努力。而我,会在这异国的诊所里,与我的家人一起将信仰坚守到最后一刻。我竟然选择这种形式,来对抗那些不把中国人当作人看待的帝国军人或帝大出身的医生们,你是不是觉得这样的作法很傻很蠢呢。但不论被如何嘲笑。我,都是会破石而绽的南部子弟。
凡事不止步于想,而是把所想到的事写出来,这真是个不错的做法。正因如此,才让我回想起一件重要的事。——究竟为什么在明知不会得到任何回报的情况下,吉村先生仍然不懈地努力着。我父亲与吉村老师在幼年时,是并称为赤泽塾龙虎的优秀子弟。两位挚友平日里总是不忘事事切磋琢磨,共同进步。而其中一人有一天突然就变成了御高知家的继承人。对于吉村老师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难以接受了吧。
要知道,四百石俸禄的上级武士,对于上田组丁的足轻们来说,实在是高不可攀啊。加之吉村家恰恰就是大野组付三十名足轻中的一个。也就是说,一夜之间,两人由挚友变成了主从。十三岁,正是多愁善感的年纪。那时的他也许是想着要做破石绽放的樱花吧,梦想着有朝一日也许在藩政上能有与父亲再一较高下的机会。所以才会继续奋发努力啊。这样解释的话,很多事也就顺理成章了。
而后,少年吉村在机缘巧合下,进入了只有上级武士子弟才能就读的藩校。当然,只是旁听生,并非正式入学,所以连教材也是没有的。当时的教室,助教的座位背对着壁龛,他的左边是十三叠大小的细长房间,那是南部家御家门的少爷们以及御高知子弟坐的地方。稍次的三十六叠的大房间,则是一般学生学习的地方。平日里,吉村老师一大早就得去教室背后的助教宿舍打下手,他只有把走廊统统擦干净后,才有资格在一旁听课。座位嘛,自然是没有的。听说他都是端坐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听课。
我父亲时常对我说,正因为吉村的学问来之不易,所以他所教之事决不会有半点差错,一定要悉心听课。我想啊,在父亲的心里,吉村老师应该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挚友吧。可惜两人之间,却有一道无法逾越的身份鸿沟。所以不论敬意还是友情,父亲都只能将其深藏心底,不露声色。要问我为何对父亲与吉村老师的关系如此肯定?就让我来告诉你吧。那是因为,少年时代的父亲与吉村老师之间的关系,在我和吉村嘉一郎身上完全地重现了。对我而言,吉村老师的嫡男嘉一郎君,正是那个让我打从心底敬佩的,无可替代的挚友。
父亲乃子女之榜样,子女以其父为范本,这是武士家族的优良传统。正因为有着如此将一切形式一脉相传的传承,才最终形成了“家族”与“个人”的存在形式。原本在武士社会中,至少男子的教育是由父亲来承担的。因为若不这么做,“家族”就无法维系、传承下去。所以儿子总是似父亲更多。但到了明治、大正时代,为了跟上高速西洋化的社会发展形式,才出现了子女的教育理应由学校与母亲来负责的观念。
男孩子们对于自己的行动,都会事先在脑海里做出一番斟酌——“如果是父亲会怎么做?”“如果是父亲会怎么说?”如此举一反三,渐渐地,儿子们一个个都变得像自己的父亲了。在我三十岁的中期,也就是超过了我父亲享年的时期,我才第一次有了失去父亲的感觉。铃木文弥先生总爱把一句话挂在嘴上:“你活脱脱就是个次郎卫的翻版。”要真这么说,那在我看来,吉村嘉一郎君才从小就是吉村老师的翻版呢,简直一模一样。嘉一郎君在他短暂的人生中,对他那位未伴身旁的父亲,定是充满了仰慕与崇敬。
吉村老师决意脱藩那日发生的事,就像一张定格的老照片一样,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是个飘着小雪的早上,天还没亮,我在祖父突如其来的怒吼中惊醒。我从角落房间的拉门缝里偷偷望向隔壁房间,只见因身体抱恙卧床的祖父此刻坐起了身,正怒气冲天地训斥着父亲。父亲穿着手甲脚绊,垂着头在那儿拨弄着火盆,看样子是做了追出去的准备的。其实父亲被祖父责骂的情形,我早已司空见惯。只有那天,祖父的怒气不同寻常。再看看平日里总是老老实实挨骂的父亲,举动给人一种他根本就对祖父的话置若罔闻的感觉。
“他分明就是个足轻,却穿着气派的道中羽织,拿着公务用的通行证明通了关!这定是有人暗地里给他准备的!”祖父的斥责中,夹着咳嗽声。在我记忆中,自始至终父亲对于祖父的种种责难,只反驳过一句话:“吉村是作为尊皇攘夷的志士而脱藩。我又岂能见义而不为!”
“说什么尊皇攘夷!根本就是过不下去日子了才逐电的!”争论持续了很久。其实细细琢磨,就知道父亲是在撒谎,祖父的说法才是对的。不过在孩提时代的我心里,那是毫无保留地相信自己父亲的。后来,父亲就带着一群捕快模样的年轻人出门了。虽然当时事情闹得挺大,可在我记忆中,不论是跨在马上的父亲,还是那些奉命追捕的年轻众人脸上,都看不出什么紧迫感。想必在大家心里,都对追捕一个为尊皇攘夷之大志而脱藩的人一事略有微词吧。
迈出门没多远,父亲就高声地对前去送行的我说:“千秋。吉村老师是为了大义才背井离乡的。没必要去做其他的解释。万一嘉一郎在藩校受了委屈,你一定要挺身而出!若是嘉一郎执意切腹,你就跟他一起自尽了吧!你给我听好了!挚友有难,断不得袖手旁观!父亲我为了贯一,也会不惜此身。为了嘉一郎,你也要拼上自己的性命!这与什么组头和足轻无关,若是竹马之交的挚友,为彼此赴汤蹈火乃是理所当然!明白了吗!”
父亲这一席话的对象,并不单只有我,还有一墙之隔的祖父。不,不对。那一次,应该是父亲向着整个盛冈城下,朝着整个不合理的武士社会的呐喊。父亲在栗毛马的肚子上踹了一脚,消失在飘着小雪的小路上。话说回来。对于一个素未谋面的人,我到底要写到什么程度才甘心啊。我这样一个笔拙之人,却能写下如此长信,只能当作这一切,都是那个勤于动笔的父亲附在我身上所留下的了。或者说,我终于在这点上也变得似父亲了么。
一些与同为发小的樱田弥之助君共同经历的事,相信你已经从身为雄辩家的他那里听说了。就让我稍稍搁下笔,让这黄沙笼罩下的四平街的灯光,去开启那扇只属于我的记忆之门吧。不过事实上,有一些回忆是那么的鲜明,根本没必要刻意去忆起。我会尽可能准确地写下与那位挚友是在怎样的情况下道别的。而这件事,我从未对任何人提起过。那是庆应变为明治,维新第一年的冬天。也正是作为奥州列藩最后阵地的盛冈城上,扬起白旗那年的十二月。
终战的同时,父亲作为贼首被捕,遣送江户。我家的宅子也被封锁,进驻的官军不分昼夜地监视着我们。那应该是日暮时分吧。禁闭的门外,支起了作为罪人之宅标志的火撑。一位平日里许是念我家族处境,处处待我们亲切和蔼的年轻将校,在后门处唤着我的名字。那时我已经十六岁,早已元服。至于那个将校嘛,我是不太清楚的。不过虽然他身着西洋式军服,头戴狮子头,一脸彪悍,但看起来应该与我差不了几岁才是。
因为语言上略有障碍,平日里他是不多话的。那天,他突然顶着个狮子头在后门唤我的时候,也是碎碎地说了几句什么,不过我全然没有明白,只得带着疑惑下到土房,刚一走出后门,我的脚就再也挪不动了。眼前积着薄雪的后院里,赫然立着嘉一郎的身影。他一身要出远门的打扮,一手紧紧地握着他小妹的手。那一瞬间我真是吓得魂都散了啊。要知道,他们可是那个在新选组中被称作“人斩”的吉村老师的子女。官军们正红着眼到处搜寻吉村老师和家人的所在啊。而且据说嘉一郎在秋田战争中战功显赫。在官军眼里,这一对父子可是让他们恨到骨子里去的啊。
“他们是我的远亲,还请允许我们叙叙旧情。”不等回应,我便抓着嘉一郎的手臂把他拉进屋里。大概那个将校已经察觉到哪里不对了。不,毕竟按着嘉一郎的性子,或许早就在门前堂堂正正地报上自己的姓名了。但看在同为武士的情面上,他却帮着避开周围的耳目,推了嘉一郎一把,让我们“不用担心”。
侍从们也都离开了,偌大的宅子一片死寂。我领他们在下居的围炉边上坐下,嘉一郎把小妹抱在自己的膝盖上,仿佛带着怀念环视着这大野家的宅子。没多久不见,他的表情和举动都显得十分成熟,不愧是冲在秋田战线最前锋的年轻武士。我隔着围炉,坐在他的对面。嘉一郎见状连忙带着小妹正了正姿势,深深地向我低下了头。
“别管什么问候了。你知不知道这样做很危险?几条命都不够你用的!”
“实在是抱歉。”嘉一郎跟他父亲一样,都是谨言慎行且不善言辞的人。似乎是在琢磨着措辞,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挤出这么几句话:“我准备北上虾夷,到箱馆去。在此有一事想拜托大野大人。还请听我请求。”我诧异于嘉一郎的决心,可我没有开口阻止他的勇气。当然,也没有任何拦下他的理由。
“雫石的母亲虽卧病在床,但她让我要为大义而献身。小妹却并不能理解这些,只是闹着要与哥哥同行,就像这样黏着我,一步也不肯离开——喂!美津!你难道还不明白吗?”小妹闻言,抬起了挂着泪水的小脸。那是一个长得像极了她母亲的,可爱的少女。
前略
前几日的那封信,停在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地方。那晚奉天郊外的村庄遭了马贼,一时间大量的伤者被抬入了诊所。那些马贼,虽然确实是无法无天的盗贼集团。但他们与日本战国时代横行的野武士不同,意外的有着仗义心肠。只要老实交出一部分钱,他们绝不会做过于出格的事。他们中的许多人原本是村庄中的自警队,逐渐游击队化后,以收取保护费的名义勒索钱财。有件事,我也就在这里写写。其实,现在满洲实质上的统治者张作霖将军,过去就是个马贼头目。
正因为如此,他才更不能容忍马贼跋扈。那夜他接到通报,立马就派了奉天军队的一个小队前往。激战后留下的,自然就是不少的死伤者。一般发生这样的事后,他们都不会去军队的医院,而是跑到我这里来,很是让我头疼。因为伤员里不单有被不幸波及的村民,还混着一些马贼。也就是说,在中国人心里,只要战争分出了胜负,救助伤员这事是不该分敌我的。不过即便如此,把马贼送去军队的医院仍是不妥,所以才会来找我这个小镇医生。
哎,我这诊所姑且打着红十字的旗号,总不能把急诊病人拒之门外吧。所以那晚,诊所里从候诊室到走廊外面,几乎就成了血雨腥风后的战地医院了。不过,他们之所以会来找我,不单是因为上述理由。日清开战以来,军医常年工作在战场前线,所以他们对我的医术,也是十分信赖。所以我只得把未写完的信装入信封,第二天才跑着去邮寄给送了出去。毕竟万一要是被家人发现了那封信,我还不知道会被教训成什么样子呢。
“你说你这个人啊,到底是怎么想的!你看看,你看看!这都忙得不可开交了,你还有闲工夫写什么信!写就写了,竟然还是这种家丑外扬的内容,胡闹也得有个限度!哎!真是让人不省心。”——我已经可以想象出她说这些话时的情景了。还请你看在我这边情况特殊的分儿上,多多体谅。虽然这样一来,信的开头可能莫名其妙,但我还是觉得应该接着上次的话题继续写下去。
相关热词搜索:壬生义士传
评论排行
- ·《绝代双骄》录校后记(3)
- ·第四章 疯妇痴情(2)
- ·古龙这个人(2)
- ·第一章 名剑香花(2)
- ·顾雪衣《古龙武侠小说知见录》精装本已上市(1)
- ·珠海古龙全集PDF版(1)
- ·《午夜兰花》中的兰花先生是谁?(1)
- ·刀劈温瑞安:细数温瑞安十大罪(1)
- ·古龙《欢乐英雄》剧版来袭,主角都是演技派(1)
- ·阳朔《血煞魔君》PDF 三册全(1)
- ·38年了,举酒一杯,遥祭古龙(1)
- ·珠海古龙全集PDF版(1)
- ·第九九章 良缘巧订(1)
- ·第三十章 收回神剑谱 棋后撞岩亡(1)
- ·第六章 黄金万两 到死可曾在手(1)
- ·延边人民出版社的功与过— 司马翎小说的版本问题(1)
- ·寻找朱贞木(1)
- ·“武侠书库”查缺补漏计划进入攻艰阶段,恳请协助(1)
- ·第一章(0)
- ·第一章 居扬河畔(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