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书库 熊沐 骷髅人 正文

第五章 天门杀尽人
 
2020-04-12 15:21:49   作者:熊沐   来源:熊沐作品集   评论:0   点击:

  二 江湖追杀令
  嵩山,少林寺。
  方丈禅房。
  这里现在坐着天下七大门派的长老。
  少林方丈澄聪坐在上首,他坐在一蒲团之上,自然身姿较众人为低,但众人仍敛首低眉,静等他讲话。
  左面的凳子上坐三位。
  头一位是一个矮人,笑眯眯的,是武当派长老之一。这人是武当七长老中传说名声最不振的一人,他的大名叫“笑扫”,传说他在武当山上清宫天天洒扫,让他习武他就不乐,说武当剑法极难学,不如洒扫可以一心一意。他师父笞他五十鞭,说他习艺不勤,难成大器。只有武当掌门,现时掌门人清川道人的师父见了他洒扫,大加喜悦,告诉全宫人不得扰他清修。这人轻易不入江湖,入江湖辄因大事。这人身长只及常人一半,自称笑扫道人,手持一柄竹帚,好像到哪里都想扫地。这一柄扫帚走到哪里便带到哪里。
  第二位是一女尼,人称冷面师太。她年近四十,虽在这一群人中算少者,但这一伙人没一个人敢小觑她。冷面师太出家之前就已经是江湖上的一个黑煞星了,蒙峨嵋清静师太收伏,为徒七载再入江湖,便一改恶性,专行善事。她这三年来在江湖上所闯名头实已不小。
  第三位是点苍派的孙长老。这人一身儒者打扮。但眉心不宽,双目之中积郁愠气,显然神思偏狭,不属宽厚长者。这人不论别人怎生议论,也只是傲然一笑,不作一语。
  右面凳子上也坐三位。
  头一位是华山武三屈。这人一手华山剑法据说已不弱于其掌门人鲜三怒,一柄剑曾重创连天寨三十二徒众,一日杀三十二人,曾有人问道:“疲否?”武三屈朗吟而笑道:“人疲剑不疲。”这人威名,在江北江南都著,黑道人闻之无不畏惧。
  第二人是崆峒三长老之一,“不哭不笑”凑热闹。据说此人姓秦。但因其好生事惹人,被武林人称“不哭不笑”,言下之意,不外是武林人见了他,哭不得也笑不成。这人行止,嘻嘻哈哈,不闲不憩,无休无止。但武林人知,如他同崆峒另外二老“不悲不喜”无老少,“不痴不癫”笑罗汉比起来,这人比那二老更难对付。
  第三人是淮阳鹰爪门的掌门人杨伯怒的师兄曾刚。这人一手鹰爪功据说已能生裂虎豹。这人生性刚直,是火仗脾气,与人三言五语不合便即忙着动手。
  这六个人等着少林方丈澄聪讲话。
  澄聪手里持一块玉牌,这玉牌晶莹碧透,十分珍贵,正反两面,各刻一字,这两个字是:杀恶。
  这玉牌是天门派前辈掌门人大力神鹫当年行走江湖的信物。大力神鹫武功深不可测,曾分别与少林等江湖七大门派有恩。当年七门派集会嵩山,铸此玉牌,赠与大力神鹫以为信物,让他持此物可以调得江湖七大门派中人为天门派出力解难。但大力神鹫印定海武功盖世,直至终老天门双翅峰,也无甚要事要江湖七大门派去做,所以这江湖追杀令落在了其子天门一鹫印方明手中。
  印方明当天门派折翼喋血之时,将这江湖追杀令送上少林,求少林方丈澄聪会集七大门派长老,计议寻仇之事。
  澄聪手持玉牌,沉吟不语。
  华山武三屈颇为不耐烦,他声音响亮,直问澄聪道:“不知这块玉是不是真的?”
  澄聪一叹,点点头道:“这玉确系真的。当年我七大门派在江湖上历风险,遭邪魔围攻,七大门派掌门人俱受困于黑森林中,是天门派大力神鹫印定海将我七派掌门救出。当时七派掌门齐聚少林,以此一块海心澄玉石刻字送与大力神鹫,许愿异日有召,当为天门派一效死力。这事不出三十年,想诸位都熟知的了。”
  众人纷纷答允,承认其事。
  点苍孙长老道:“久闻此玉出自少林,有一灵验,不知可否验看一下,也好慎重其事。”
  少林方丈澄聪道:“孙长老所言极是,拿水来。”
  就有少林寺僧从后堂持一瓷钵而上,这瓷钵如玉洗铜盂,可为净水而用,钵中装满清水,水清见白瓷,一白如玉。
  少林方丈澄聪以此玉牌投入瓷钵,便见出了奇怪:这是澄澈之一钵清水,忽然皆为绿色,绿而透明,就显出水似被染过一般。
  众人齐声道:“果然是好玉。”
  澄聪道:“此玉为武林一宝,为海心澄,乃玉中奇品。当年七大派掌门以此玉赠天门派掌门人大力神鹫,原是赞他心如此玉,澄澈透明,使世中浊水为清,清水更碧之美意。但也是七大门派向天门派许诺,可为天门派一死效力。如今,天门派人来求见七大门派,有要事求告。”
  澄聪向门边寺僧略一点头。
  门边寺僧便打开门。
  门外进来形容枯槁之天门派人天门一鹫印方明。
  印方明向七大门派长老行礼。
  七大门派纷纷询问。
  印方明将骷髅人示警,后又杀上双翅峰屠遍天门派诸人,如今天门派只剩下自己与二哥天门一鹰许方重。
  印方明目眦尽裂,声继以血。
  七大门派人人动容。
  如此狠毒,如此阴邪,这骷髅人让他们起了敌忾之心。他们不再因这骷髅人在江湖上籍籍无名而予以轻视,他们决心让这骷髅入地狱,让他万劫不复。
  七大门派决定,向骷髅人出手。

相关热词搜索:骷髅人

上一篇:无喜无忧 是为骷髅
下一篇:第六章 杀人与被杀